在湖南永州
有一个独具特色的
青年文艺小店
吸引越来越多人
来此用餐、拍照打卡
小店老板唐铭阳的创业故事也很浪漫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创业青年
唐铭阳,男,2003年出生,永州零陵人,2023年毕业于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家乡,在冷水滩区活龙井铁路文创街区开设集饮品、甜点、打卡点于一体的32号小院,用汗水与梦想开启创业之旅。
行者归乡:一场跨越山海的自我追寻
唐铭阳自幼便醉心于观察与摄影,捕捉自然与生态之美。高中毕业后,他考入湖南艺术学院,专攻后期制作专业。大学时光里,他与好友经常一起出游,领略祖国各地风貌。2023年6月,毕业的钟声敲响,怀揣对未知的热望,唐铭阳毅然投身义工旅行的浪潮——从雪山脚下的青稞田,到海边渔村的礁石滩,大半个中国的风都曾拂过他的面庞。旅程终有归期,当他拖着行李箱驻足家乡巷口,蓦然惊觉:那些曾被他匆匆作别、视为“起点”的地方,原来深藏着多少被自己忽略的温柔。
旧院新生:用青春创意浇灌永州版“大理”
回到家乡后,他和朋友常常在湘江西路支起小摊,感受潇湘烟火气,昏黄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当笑闹声混着晚风飘向江面时,他恍惚间觉得永州和大理洱海边慢慢重合了,他心想,能不能把那些在路上见过的美好,都种进这片熟悉的土地里?
与好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后,大家不谋而合,决定在活龙井社区的老院子开发出一个属于永州的青年文艺小店。说干就干,从杂草清理到院墙三角梅种植,从购置市场小金鱼到搜寻农村小物件,事情一件一件干,9个月的清理、装修、升级,小院也渐渐有了生机。当阳光穿过光秃秃的枝桠落在地上时,当院墙上爬满了三角梅推门就是草木香时,唐铭阳的“永州版大理”也渐渐落成,他说再也不用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就能把日子过成诗。
“我是个旅游爱好者,印象深刻的经历就是我在广西涠洲岛上面待了三个月,上面的生活节奏很慢,很喜欢那种感觉,每天睡到自然醒,早上打扫一下院子,中午自己做饭吃,下午就去看海,这就是我梦想的生活,回来后在机缘巧合下找到了这个院子。”唐铭阳说。
小院烟火:连接青年活力的文化坐标
小院建成后,唐铭阳聚焦当下青年吃喝玩乐需求,把小店打造成了一个“城市寻宝”的成果展:春天他把从云南捎来的杨梅榨成汁,夏天他用本地的奈李做甜品,上海小巷里吃到的那款巴斯克,也在他们的改造下少了些甜腻多了点茶香,就连永州街头巷尾奶奶常做的米豆腐,也换了个精致的小碗摆上桌。小院闹中取静,饮品和甜点迎合青年口味,精致的摆盘、文艺的小院吸引了让一众年轻人在忙碌的缝隙间品尝美食、拍照打卡。唐铭阳说:“小院的设计灵感大多来源于我和女友每月的自驾游,在旅程中不断尝试、了解、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才有了现在这个小院”。
如今32号小院热热闹闹,每天有近500双手推开那扇木门:年轻人或是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品美食、拉家常、谈趣事,或是站在镶嵌在窗户里的鱼缸、屋内一角的艺术品旁等打卡点拍照,或是穿校服的学生捧着果汁坐在花架下写作业,亦或是白发苍苍的老人端着米豆腐念叨“这味道对劲”,还有外地来的游客举着相机说“没想到永州这么有味道”。
看着院子里的花越开越盛,唐铭阳心里的火苗也越烧越旺。他说以后想再给院墙再刷一层更温柔的颜色,想在角落支个小舞台让本地歌手来唱歌,更想让活龙井的石板路上,响起越来越多轻快的脚步声——毕竟,家乡这么好,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2025年“你好,大学生”湖南团团带你逛校园开学季直播活动
9月5日10:00
第三站—— “湘潭大学 ”
(保存下方图片,用抖音APP
扫描二维码进入直播预约页面)
9月5日16:30
第四站—— “长沙学院 ”
(保存下方图片,用抖音APP
树洞话题扫码参与留言有机会获得青年湖南送出的独家文创礼物
本文由青年湖南综合整理
转载请联系授权
来源|永州共青团
组稿|阿澜 校对|贰水
初审|凡粒坨 复审|景茜 终审|君杨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