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晶作为长期活跃于娱乐圈的导演,向来以“毒舌”风格著称,曾在2009年就对大小S有过“差别对待”评价,称大S“美感喜感兼备”,却暗讽小S“不上镜”,为此次争议埋下伏笔。2025年10月23日,他在个人直播节目《王晶笑看江湖》中,主动谈起上世纪90年代末与大小S的初遇经历,而此时距大S离世已8个月,这一时间点也成为后续舆论争议的焦点之一。

直播中,王晶回忆90年代末初见大小S时,两人年仅十七八岁,还是电视台跑外景的娱乐小记者,因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皮肤黝黑,被他笑称为“两个小黑妞”,这一描述也得到网友佐证——1998年《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节目截图显示,当时姐妹俩确实皮肤黝黑、带着婴儿肥,与后来的精致形象差异明显。

关于大S,他直言其后来的“冷白皮”并非天生,而是通过打美白针、极端保养等方式实现,同时提到大S私下性格温柔,拍戏从不迟到,在《黑社会》系列中戏份虽少但表现踏实,连宣萱都认可其片场守规矩、不摆谱的敬业态度;

针对小S,王晶则调侃她“专‘嗨’男大帅哥”“像女色魔一样”,称其在主持节目时言行大胆,喜欢对男嘉宾动手动脚,这一说法也与小S在《康熙来了》《小姐不熙娣》等节目中“摸男嘉宾肌肉”的公开表现相符。

爆料一出,#王晶说大小S以前是小黑妞#话题在2小时内冲上新浪热榜第5名,网友形成鲜明对立阵营:支持方认为王晶所述符合大小S早年形象,公众人物的形象本就该接受审视;反方则怒斥其在大S离世后翻旧账,属于“消费逝者”“蹭热度”,梅艳芳、张国荣等逝者的粉丝也加入声讨,批评其拿逝者隐私博眼球。圈内人也对此作出反应,“晶女郎”邱淑贞罕见下场在评论区留言“积点口德”,可见王晶的言论已触碰圈内底线。面对质疑,王晶辩解称自己是看不惯自媒体将大S“说成绿茶、情感工具人”,才“在正经场合讲实话纠正”,并非单纯怀旧,但该解释未获得多数网友认可。截至目前,王晶未公开删帖或道歉,大小S方面(小S及相关团队)未针对此次爆料作出公开回应,事件相关讨论随新热点出现逐渐降温,但王晶“毒舌”的标签及此次争议留下的舆论影响仍在持续。从事件本质来看,王晶的爆料存在“双面性”:部分内容如大小S早年“小黑妞”的形象、大S为美白付出的努力等,与公开可查的历史资料、当事人过往言论(大S在《美容大王》中曾分享美白心得)相符,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艺人成长的真实侧面,且他提及大S的敬业品质,也避免了全盘否定的片面性。但争议的核心在于爆料的“时机”与“语气”——在大S离世不久后公开谈论其隐私话题,即便内容有事实基础,也难免让人产生“消费逝者”的观感,违背了对逝者的基本尊重;而对小S“女色魔”这类带有贬义的调侃,则超出了客观评价的范畴,显得低俗且缺乏分寸感,这也是其引发圈内反感和公众批评的关键。从娱乐圈生态来看,公众对艺人的成长经历有天然的好奇心,合理的回忆与评价能拉近艺人与大众的距离,但“爆料”绝不能成为“冒犯”的遮羞布。对此,建议公众人物在公开表达时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尊重边界,对逝者保持基本敬畏,不拿隐私话题博流量;二是措辞得体,客观评价而非恶意调侃,避免使用带有侮辱性或贬低性的表述;三是初心纯粹,若出于“纠正误解”的目的发声,应聚焦事实本身,而非掺杂八卦心态或炒作意图。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也需理性看待此类爆料,既要区分“事实陈述”与“恶意攻击”,不被情绪裹挟,也要警惕过度关注艺人隐私而忽视其作品与专业能力的本末倒置行为,让娱乐圈的讨论回归更健康、更聚焦专业价值的轨道。
更新时间:2025-10-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