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内,中方连谈14场,拜登拦不住的事,特朗普更办不到

一场阅兵,一场峰会,数十位外国领导人涌入中国。8月31日当天,中方最高领导人会见了14位外国领导人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接下来几天里,双边甚至是多边会谈可能还会更多。

用德媒的话来说,上合峰会展示了中国的外交影响力,九三阅兵将展示中国的军事实力,字里行间,少了对中方的阴阳怪气、污蔑诋毁,多了对中国强大的感叹。美媒那边,CNN等主流媒体虽然没有明说,但都在间接责怪特朗普,认为是他搞砸了这一切,让世界各国都开始倾向与中国交好。沙利文更是毫不掩饰的批评特朗普,称他让美国多年来拉拢盟友共同遏制中国的努力付之东流,更是以与印度的关系举例。

虽然这些主流外媒的结论没错,但他们仍然主观的认为,是因为特朗普“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不分敌友的“对等关税”政策,所以才会出现如今的局面,但客观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中方的期望不是争高低、抢霸权,从来都只有两个。一个是希望自身强大,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但中方对霸权地位不感兴趣,更没有和美国对抗,开展一场“新冷战”的想法。相反,中方反对选边站,例如在关税议题上,中方一直表态乐见各国与美国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解决关税分歧,只是中方不会容忍各国在谈判时,以损害中方利益的方式寻求美方的关税减免。

另一个是希望国际秩序更加公平,用官方的话来说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简单来说就是命运与共,互利共赢,和平共处。这些年来,中方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尽可能的实现这一目标,具体路径包括“一带一路”倡议、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都充分体现了中方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所以这次上合峰会不仅有成员国参会,还有多个非成员国领导人以及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出席。

其次,中国已经是机遇与和平的代名词,美国若想要遏阻中国崛起,拉拢其他国家参与对华围堵,注定会以失败告终。拜登拦不住的事,特朗普更不可能做到。拜登时期,美方没少威逼利诱地区国家参与对华围堵,沙利文的表态,事实上也承认了这点。但现实是,除了极个别国家外,大多数国家都更倾向于不选边站,因为他们清楚,拒绝中国等于拒绝发展机遇。

例如莫迪开启第三任期前,就表态要改善中印关系,当时特朗普还未上台,说明莫迪此次访华并将中国定义为伙伴,并非完全是迫于特朗普施压下所做的权宜之计。东盟国家也曾被拜登积极拉拢,但他们依然坚持与中国加强合作。甚至包括美国的盟友们,例如德国、法国等等,都强调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

特朗普上台后,只顾自身利益,不顾盟友处境的做法,则客观上加速了美国盟友体系的破产。李在明近期在访美专机上明确表示,如果与中国保持联系就算“亲华派”,那他就是“亲华派”。石破茂在与美方讨论关税与安全问题时,也不忘派访团向中方送来亲笔信,表达改善中日关系的意愿。

所以不是特朗普将各国推向了中国,而是中方的发展理念,所创造的机遇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只不过特朗普政府一系列倒行逆施的做法不得人心,使得各国更加倾向与中方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财经   中方   小时   中国   美国   关税   盟友   美方   国家   峰会   领导人   成员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