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宇宙第一大行”头衔易主背后,折射出了哪些信号值得重视?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3358篇原创文章

(本文不含任何AI创作和自动生成内容)


#秋日生活打卡季#


这篇文章,和大家聊一聊国内金融市场中,一个最新的,具有规模级别和意义的新动向。

9月4日,农业银行A股涨逾5%,创历史新高,总市值亦首次超过有“宇宙行”之称的工商银行。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收盘,农行A股+H股总市值约2.55万亿元,工行总市值约2.5万亿元。

此前8月6日,农行A股流通市值曾超过工行。

宇宙行换人了,农行逆袭了,金融圈的江湖老大,在2025年这个夏天突然变天,微信群、朋友圈都是一张截图刷屏,农业银行A股市值冲到2.11万亿元,压过了工行,这一幕谁都没想到,气氛直接拉满。

图片来源:网络

在中国,过去很长的时间里面,工商银行曾都被冠以“宇宙行”的头衔。

之所以被称为宇宙行,主要是工行在资产规模、营收利润、总市值、流通市值各方面一直处于国内的第一位,是当之无愧的大哥大。

2025年8月上旬,农业银行的市值首次超越工商银行,迅速登上资本市场的风口浪尖。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农业银行的总市值再次跃升,正式成为新的“宇宙行”。

当然,排名的更迭,是资本市场永远都有的戏码,但是头部公司,还有规模效应明显的银行业这一次的变化,其实更有看头。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宇宙行宝座的更迭这一新变化不仅意味着市场格局的调整,也反映了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新动向。

更重要的是,导致这样的变化的原因,是绝对值得去挖掘和分析的。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农行在金融市场逆袭登顶,顺利获得新一届“宇宙行”头衔的动向梳理,深入挖掘农行在规模,股价,还有市值全面超越工行背后的因果逻辑和关键因素,并对这个动向揭示的一些趋势信号,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


阅读提示:

(本号已在全网平台进行了关联认证和内容实时查重检测。如有未经明确允许的抄袭搬运情况,必将追究。)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2025年9月,宇宙行易主,农行登顶,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宇宙行宝座易主这事儿,其实在8月份,就有前置信号了。

继8月上旬A股市值超过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之后,不足1个月时间内,农业银行(601288.SH,01288.HK)总市值首次超过工商银行,晋升为新“宇宙行”。

截至9月4日午间休盘,农业银行总市值接近2.45万亿元,略超过工商银行的2.44万亿元。

Wind最新数据显示,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总股本分别约为3500亿股、3564亿股。

其中,A股股本占总股本比例分别在91%、76%左右,港股股本占比分别约为9%、24%。

另从流通股占比来看,目前二者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均为100%。

图片来源:网络

(注:文中总市值计算口径为A股最新价×A股总股本+H股最新价×H股总股本×实时汇率;A股市值计算口径为A股最新价×A股总股本)

市值的波动关键还要看市场的态度。

至少从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来看,农业银行明显比工商银行更受到市场的认可。

而农业银行之所以受到欢迎,倒不是说他们比其他国有五大行更厉害,只是说在当前这种环境之下,农业银行的整体表现在国有六大行当中应该算是最好的。

根据国有六大行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虽然农业银行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增长只有0.85%,在国有六大行当中倒数第二,但是他们的净利润增速却达到2.66%,明显比其他五大行更快。

图片来源:网络

别的妖股,小市值股票的涨跌,其实基本上都是投机资金的炒作和收割游戏。

而农行,工行这种大块头的头部权重股,背后的资金,无论是规模,还是信息差,以及能够拉动股价的能力,肯定不是投机资金能比的。

这才是最大的看点。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为什么农行能够超越工行,登顶国内银行股市值的第一宝座?


关于这一次农行在资本市场大放异彩,成功晋级新一届宇宙行这事,大家可以随便看一看网上的主流分析和内容,说句不客气的,基本上都是正确的套话,以及模棱两可的废话文学。

涨上去了找理由,却完全分析不了农行这次逆袭的核心原因,这不就是国内投资领域和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么?

既然要聊,就聊点有深度的,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权重股背后的资金,用脚投票,选择农行呢?

对于农行这次在金融市场半年报的表现,很多分析和观点,都认为是农行降本增效的结果,就是通过压缩员工的开支才提升的利润。

然而从国有六大行的薪酬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农行的人均薪酬是上涨的,而且涨幅仅次于交通银行。

这说明农行利润的增长并不是靠压缩员工的开支获取,而是通过其他增长渠道获得,其中最大的增长动能来自于他们的非息业务。

根据农行公布的上半年财报数据,他们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14.41亿元,同比增长10.1%;

另外其他非息业务收入360.23亿元,同比增长23.2%。

图片来源:农行2025年上半年财报

值得注意的是,利息收入的增长率,是负的,也就是大众和市场认为的银行主要利润来源(息差利润),呈现收缩态势。

而农行半年报,最大的亮点,就是上面提到的这两项非息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23.6%,跟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近三个百分点。

大白话翻译一下,就是农行在赚钱这个事情上,已经有非常明显的创新和渠道开发特征了。

农行的非息业务发展情况,单独看可能没啥感觉,但是和其他五大银行相比,就比较亮眼了。

上半年,工行实现非利息收入虽然达到1135.16 亿元,但增速只有 6.5%,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70.20 亿元,同比下降 0.6%。

再看看商业银行的表现:

上半年,不少上市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速亮眼。

数据显示,中信银行1-6月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9.06亿元,占营业净收入15.98%,同比上升0.98个百分点。其中,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51.10亿元,同比增长25.12%,主要是理财业务收入增长,该行持续强化销售渠道建设,加强产品品控管理,提升客户投资体验,理财收入及规模均实现增长。个人理财及代销基金规模增长,带动财富管理营收、中收同比实现较快提升。

浦发银行则充分发挥“财资赛道协同机制”,推动零售AUM迈上新台阶。6月末个人金融资产余额AUM(含市值)4.2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41万亿元,增长10.55%。一方面,财富管理、托管等重点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实现增长,轻资本转型发展效果显现;另一方面,把握市场交易机会,债券、基金、贵金属、外汇衍生等交易性收入增长显著。非息收入来源拓展之下,上半年,浦发银行非息收入达322.52亿元,同比增长6.79%。

单纯从非息业务上来看,农行上半年的数据明显比工行好一点,这估计也是农行市值超过工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和市场化程度的商业银行相比,也不落下风,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银行背后的大资本们,用脚投票的理由,就是农行在这个维度的突破和变化,更有想象力呢?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信号分析和趋势讨论:宇宙行易主这事,折射了哪些信号?接下来的变化,怎么看?


从现实出发,在利息收入承压的背景下,非息收入成为国内银行业对冲营收下滑的重要变量。

这个逻辑,就连国资背景的头部大银行,都难以规避。

尽管农行短期内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全面超过了工商银行,但他们能够保持多久?

能否持续保持下去,其实一切都是未知数。

更重要的是,看清,看懂这样的逆袭和超越背后的原因,以及对应的信号,才有意义。

最核心的一个信号,就是国内的银行业,在当前银行业内卷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光靠传统的息差业务是很难获得健康发展的。

换个角度来看,传统的信贷扩张,息差利润作为银行主要收入的模式,已经玩不转了。

再进一步,折射出来当下国内信贷扩张,呈现明显的紧缩态势。

而对于债务增长驱动经济发展,维系经济运行模式下的国内经济环境,这样的信号,就很值得重视了。

银行信贷扩张收缩,意味着资产表承压(银行角度,存款是负债,贷款是资产)。

息差空间还有,但是资产和负债的临界点,恐怕已经不远了。

任何入不敷出的生意,都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银行也是这样。

过去躺在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差额上轻松赚钱的好日子过惯了,环境变了,谁先适应变化,起身去挖掘新的利润来源,谁就是未来这个行业的王。

这一次农行的逆袭,可能只是偶然之下,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

后续,国内银行业,谁能在非息业务上面有所作为,谁就更能获得市场的认可。

因为,信贷扩张规模收缩这个事情,不可能短期内就得到改善和扭转。

在全民和企业已经形成“去杠杆”的共识背景下,银行躺赚的好日子,到头了。

未来还会变吗?没人敢断言,金融行业的江湖风云变幻,谁也不敢说下一个登顶的会是谁。

但是,能够正视现实,积极求变的,一定是未来的赢家。

而不管曾经如何辉煌,规模多么庞大,思想和行动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被超越是必然,被淘汰,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基于对这个动向的梳理和讨论,能够得出哪些结论和启发?


文章最后,基于以上的梳理和分析,分享几点个人的思考和观点,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进行一个讨论和参考就好:

首先来说,工行丢掉“宇宙行”宝座并不冤枉。

虽然它仍是总市值王者(含H股)、营收规模第一,但其增长模型与农行已走向分野。

有一个细节值得重视:工行超70%网点位于城市,在存量博弈中陷入同质化竞争。反观农行,2.26万个网点中54%分布于县域。

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不是直接证明了当下城市居民的杠杆率,已经接近极限了呢?

反而是下沉市场的中小城市和县城,成为了撬动居民杠杆更有想象力的方向和空间?

其次,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次银行股的头部更迭,是一次很好的市场经验。

国内股市的赢家,赢得不是能力,而是信息差。

而中国国内的新闻,对于金融市场而言,信息都是滞后的。

所以,不是说农行被各种吹捧,就一定值得考虑,也不是说工行被超越,就需要卖出。

绝大多数时候,大家看到的行情,背后都是精心设计的。

这个比较敏感,就不多展开了,只说一点:所有人都看到利好信号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主力要离场的时候了。

所以,看新闻,要会看,更要明白资本市场的规律和套路。

最后,国有银行居安思危,开始进行非息收入的发力,对老百姓而言,肯定是一个好信号。

让躺着就能轻松赚钱的银行坐起来,是不可能的。

能改变国内银行业很多弊病和深层问题的理由,那就是钱不好挣了。

对于任何国家,任何时代而言,银行业日子不好过,是倒逼银行服务升级,信贷宽松的契机,才是经济复苏,甚至新一轮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撑。

再逼一逼,银行就是国有的,该冒险还得冒险,该服务就得服务,该宽松,就要宽松。

是不是这么一个逻辑和规律?


毕竟,金融空转,是无法创造利润,只能账面好看,业绩达标而已。

真当国家是不知道?

中国的银行业,转向真正的服务行业,是发展成熟过程中,必然的结果。


全文完,如果觉得内容不错,有所收获和共鸣,还请大家不吝“点赞,收藏,转发”三连支持一下。感谢。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头条账号@熊猫贝贝小可爱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财经   宇宙   信号   头衔   重视   国内   农行   银行   农业银行   工行   市值   息差   来源   银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