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玩家也能投:游戏行业基本面亮眼,ETF投资指南来了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连王者荣耀里的英雄都认不全,却最近天天盯着游戏相关的ETF看。

今年这游戏行业的数据太扎眼了,连带着ETF的涨幅,让我这个“游戏门外汉”都忍不住想琢磨琢磨,这行业到底为啥这么火?普通人想参与,又该怎么选工具?

之前我总觉得玩游戏就是年轻人的消遣,撑死了算个“小圈子生意”。

直到看到今年上半年的行业数据才惊了,国内游戏市场光实际销售收入就有1680亿,还比去年多了不少,创下了历史新高。

用户规模也没落下,涨到了差不多6.79亿人。

这概念啥意思?差不多每两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是游戏用户,你说这行业能小吗?
光有收入和用户增长还不够,行业能稳下来,“版号”这东西得算头功。

前几年版号发得特别紧,有时候甚至停发,好多游戏公司都不敢随便投钱研发新内容,毕竟做出来没版号,就没法上线赚钱。

后来版号发放慢慢回归常态,厂商才有了底气搞新游戏。

这逻辑其实跟拍电影似的,没有上映许可,再好看的片子也没法跟观众见面,游戏行业也是这个理儿。

而且游戏这行的付费模式还挺特别,不是买个光盘就完事儿,是“体验付费”。

本来我担心人均玩游戏的时间就那么多,行业增长会不会有天花板?后来看了一位基金经理的分享才明白,玩游戏的时间难涨,但每小时花的钱能涨啊,甚至能跑赢通胀。

你想,新技术能带来更有意思的体验,比如更逼真的画面、更灵活的剧情,玩家自然愿意多花点钱。

普通人花在游戏上的钱,占收入的比例其实很低,就算收入有点波动,也不太会砍游戏支出,这行业抗风险能力还真不弱。

现在提AI都快听腻了,但游戏行业用AI是真的“对症下药”

之前看“ETF和LOF圈”的报道,申万游戏指数里那些公司,研发费用占比从2023年一季度的快一半,降到了2025年二季度的29%,管理费用也少了点。

我特意去查了查原因,原来AI能帮着做建模、配语音,之前做一个游戏角色模型可能要30天,现在用AI10天就搞定,成本直接降一大块。

不光省钱,AI还能搞点个性化内容,比如根据玩家习惯调整剧情,玩家体验好了,自然更愿意花钱,这不是双赢嘛。

国内市场稳了,游戏公司还把生意做到了国外。

今年上半年,国产自研游戏在海外卖了95.01亿美元,比去年也多了不少,东南亚那边最买账,北美市场也有不少玩家。

本来我以为国外玩家不喜欢咱们的游戏,后来才发现,只要玩法有意思、内容做得好,不管哪儿的玩家都认,这出海算是给行业找了条“第二增长曲线”。

俩游戏指数看着像双胞胎,实则差得远

本来我以为,名字里都带“游戏”的指数,差别能有多大?后来一对比才发现,这俩简直是“同父异母”,一个专做“纯游戏”,一个搞“大杂烩”。

先说说中证动漫游戏指数,这货特别“专一”,只选主营是动画、漫画、游戏的公司,里面80%以上的权重都是游戏公司,堪称“游戏纯血股集合”。

另一个中证沪港深游戏及文化传媒指数就不一样了,覆盖面广,除了游戏,还把影视、广电、广告、出版这些传媒行业的公司都装进来了,游戏权重只占23.3%,剩下的32.8%都是些业务复杂的互联网公司。

成分股数量和权重也差得挺多。

动漫游戏指数只有26只成分股,单个股票最多能占15%的权重,前几大权重股加起来能占三成以上,集中度很高。

SHS游戏传媒指数就分散多了,有50只成分股,单个股票最多占10%,还覆盖了沪港深三地市场,能买到腾讯这种港股游戏巨头。

更有意思的是,俩指数前十大成分股里,只有3只游戏股是重合的,就算重合了,权重也差不少,比如完美世界,在动漫游戏指数里占12%,在SHS里只占5%,影响力完全不一样。

历史表现也能看出差别。

从2023年到现在,动漫游戏指数涨得比SHS快多了,今年到9月24号,前者涨了超60%,后者才40%多。

但涨得快也意味着波动大,今年上半年动漫游戏指数最大回撤有18%,SHS才12%。

这就像开车,想加速快就得接受偶尔刹车猛,想稳一点就得慢下来,没什么两头占的好事。

最让人搞不清的是估值。

动漫游戏指数现在市盈率47倍,看着挺高,但放在过去三年里,只处于38%的分位,意思是过去三年里,有62%的时间比现在还贵。

SHS游戏传媒指数市盈率才27.8倍,看着便宜,却处于过去三年95.77%的分位,快到历史高位了。

估值不能只看数字大小,得看背后公司的成长能力。

动漫游戏指数里的公司都是纯游戏厂商,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涨了25%,成长快,自然能撑得起更高估值,SHS里好多是传统传媒公司,净利润只涨了8%,成长慢,现在的估值反而显得“虚高”了。

选ETF不用纠结,看清需求就行

普通人该怎么投呢?其实不用太复杂,要是想纯纯布局游戏板块,盯着两只ETF就行,游戏ETF(159869)和游戏ETF(516010),俩都跟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算是“游戏ETF双龙头”。

从规模看,159869今年三季度末有52亿,516010有41亿,俩规模都不小,不用担心买不到或者卖不出去的问题。


流动性也还行,今年三季度日均成交额都超5亿,159869还多一点,有6.8亿。

费率也一样,管理费加托管费都是每年0.6%,没什么差别。

我个人觉得,要是怕流动性出问题,选规模大的159869更稳,要是习惯用沪市账户交易,516010是沪市ETF,也能选,看自己方便。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想“allin”游戏。

要是你觉得游戏行业不错,但又怕政策波动之类的风险,想分散点投资,那可以看看SHS游戏传媒指数对应的产品。

毕竟它里面有影视、广告这些业务,就算游戏板块跌了,其他传媒业务说不定能扛一扛,起到对冲作用。

但有一说一,要是想赚游戏行业的“主升浪”收益,选纯游戏ETF肯定比选大传媒ETF更直接,毕竟后者里游戏的“戏份”太少了。


不过得提醒一句,没有稳赚不赔的投资,游戏ETF也有风险。

首先是版号政策,前几年版号停发的时候,游戏板块最大回撤有40%,要是以后政策又收紧,指数肯定会受影响,得盯着每月版号发放数量。

然后是新游戏质量,要是某家大厂的重点新游上线后口碑差、流水不行,股价跌了会拖累指数,今年二季度就有个例子,某大厂新游上线后不及预期,股价跌了15%,直接拉低了动漫游戏指数。

还有AI的边际效用,要是以后AI降本空间见顶了,比如研发费用率降到25%就降不下去了,行业盈利增速可能会放缓,这也是要注意的。

游戏行业现在确实挺景气,国内收入创新高,出海也给力,AI还在帮着降本,长期看有成长空间。

选ETF的时候,想纯投游戏就选159869或516010,想分散就考虑SHS游戏传媒相关产品。

但千万别被短期涨幅冲昏头,得持续跟踪版号、新游戏质量这些消息,逢低布局比追高更稳妥。

我一个不玩游戏的人都能看明白这些逻辑,相信大家也能搞清楚,关键是别跟风,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就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游戏   基本面   玩家   行业   指数   公司   传媒   权重   上半年   收入   规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