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伪营养师”盯上你的钱包!三大避坑指南请收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度

显著上升

但对相关专业资质的

辨别能力不足

让一些“伪营养师”有了可乘之机

11月19日

中国消费者协会和

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

联合发出消费提示

提醒消费者

警惕“伪营养师”推销保健食品

中消协和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表示,这些“伪营养师”利用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构建起层层迷魂阵,刻意营造焦虑氛围、精心设计围猎套路,制造连环骗局侵害消费者权益。

套路设计

伪造身份:他们擅长在各种社交平台塑造“健康管理师”“营养顾问”等专业形象外衣,通过短期速成的培训证书装点门面,甚至直接伪造资质证明。

虚构案例:通过虚构的“健康奇迹”案例和定制化方案说辞获取信任,再以“疗程套餐”“买多省多”等名义强制或诱导消费者大量购买,其产品价格远高于市场同类。

“定制”方案:整套流程下来,消费者动辄被骗数万元乃至数十万元。更讽刺的是,无论咨询“减肥”还是“孕期营养补充”,“伪营养师”给出的推荐方案几乎一致,所谓的“个性化指导”不过是推销的话术。

为帮助消费者

破除养生陷阱

摆脱健康焦虑

树立科学理性消费观念

中消协和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

给出三大避坑指南

辨资质

别被“速成证”忽悠

消费者要建立“资质先行”的判断标准,牢记注册营养师须具备严格的学历、专业和工作年限要求并通过考试,对未主动展示资质证明的营养师保持高度警惕。

我国营养师行业目前有多种营养师资质,比如注册营养师、临床营养师、公共营养师等,其背后的认证机构不尽相同,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第三方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中国营养学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属机构等。消费者应结合自己所需,选择持有权威部门认证、专业认可度高的资质证明的营养师。

守底线

保健食品不是药物

消费者要坚守“科学理性”的消费底线,明确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伪营养师”为兜售保健食品,会夸大功效或者宣传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效(如“降血压”“抗癌”等)。

选购保健食品时要认清、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依据保健功能和适宜人群科学选用并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保健食品产品注册备案信息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http://www.samr.gov.cn)查询。消费者要充分评估自身健康状态,如果身体不适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轻信宣传、盲目选购保健食品,贻误治疗时机。

护权益

保留关键维权证据

消费者应主动选择正规咨询渠道,比如医院营养科、正规康复理疗机构等。消费者在咨询诊疗的过程中注意保留聊天记录、付款凭证、产品包装、就医记录、检测报告等,这些都是维权的关键证据。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首先与经营者沟通协商,提出合理诉求;若协商未果,可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向消协组织投诉,或拨打12315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延伸阅读

保健食品可以声称哪些功能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并动态调整,目前已发布的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有24项名称:

1.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2.有助于抗氧化;

3.辅助改善记忆;

4.缓解视觉疲劳;

5.清咽润喉;

6.有助于改善睡眠;

7.缓解体力疲劳;

8.耐缺氧;

9.有助于控制体内脂肪;

10.有助于改善骨密度;

11.改善缺铁性贫血;

12.有助于改善痤疮;

13.有助于改善黄褐斑;

14.有助于改善皮肤水分状况;

15.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

16.有助于消化;

17.有助于润肠通便;

18.辅助保护胃粘膜;

19.有助于维持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健康水平;

20.有助于维持血糖健康水平;

21.有助于血压维持健康水平;

22.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23.对电离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作用;

24.有助于排铅。

超出以上范围的功能宣称,均违反该规定!

任何宣传保健食品能“根治”高血压、糖尿病,“攻克”癌症,“替代”胰岛素等说辞,均属违法虚假宣传。

患病还需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切勿用保健食品替代药物而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在哪能查保健食品信息

合法的保健食品:外包装上必须有市场监管总局(或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

图片来源:市说新语

保健食品产品注册备案信息可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http://www.samr.gov.cn)查询,输入批准文号,核对产品名称、生产企业、保健功能等信息是否与实物一致。这是辨别产品合法身份最直接、最权威的途径。

图片来源: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截图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任震宇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0

标签:养生   营养师   钱包   指南   保健食品   消费者   健康   资质   功能   营养   中国市场   国家   监督管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