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正业!河南药企靠一瓶水年赚 40 亿,还成酒鬼的 “续命神饮”

都说隔行如隔山,可河南有家药企,偏要在“山”之间凿出条路来。

它放着制药的老本行不深耕,反而却把一瓶苏打水卖成了爆款:连续八年霸占销量榜首,2024年狂赚40亿,市场份额高达43.2%,比第二名到第五名加起来都多。

离谱的是,这家药企的药品和保健品一年才卖2到3个亿。

要知道,苏打水这个东西,在被屈臣氏引入我国后,一直在国内市场没有什么存在感。

因为它喝起来带着一股苦涩味,像在喝“肥皂水”一样,这样的东西自然比不上可乐和果汁这些饮料讨人喜欢。

哪怕它是欧洲贵族的奢侈饮品,但在我们国内市场始终火不起来。

可就是这么一个“冷门货”,却成了陪伴很多人长大的小甜水,也是很多中年人酒后的“解酒搭档”。

相信很多人都喝过名仁苏打水,尤其是一些喝酒的人。

酒喝多了胃里猛泛酸水?来瓶名仁苏打水缓解一下。

很多常年受痛风的患者坚信“喝苏打水能碱化尿液”,甚至发展出“白酒配名仁”的喝酒方式,只为图个安心。

就这么着,名仁苏打水成了很多人的 “酒局标配”。

那么明仁一家做药的企业,到底是怎么把苏打水做成爆款的?

药企盈利主靠卖水?全靠歪打正着

明仁这家药企成立于2024年,成立之初,本是奔着生产中药饮片和保健品去的,然而如今它的主要营收却要靠苏打水撑场面。

明仁做苏打水完全源自一次歪打正着的意外。

2006年,国内饮品市场正处于冰火两重天的格局:瓶装水巨头们为了抢占市场争的难解难分,碳水饮料市场更是硝烟弥漫,而苏打水作为一个全新品类,还处于萌芽期。

2007年,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不少人开始意识到喝碳酸饮料不健康,于是大家对饮品有了“健康”“天然”等更深层次的需求。

市场上也出现了大热的“身体酸碱学说”——大家普遍觉得碱性食物对身体的好处多。

当时的明仁瞅准了这次时机,决定推出自己的弱碱性苏打水。

药企跨界卖水,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扯,但是明仁分析了一下自己的优势,发现这个还真的可行。

作为药企,明仁有自己的研发团队,能够以药品生产标准来制造苏打水,而且还自有一条碳酸氢钠(小苏打)生产线,其洁净度也远超普通的饮料厂,相比于竞争对手,明仁更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下定决心后,明仁说干就干,凭借着药企的专业度,明仁把苏打水的pH 值调到了 7.8±0.4 的 “黄金区间”。

考虑到小苏打自带涩味,为了让口感更易接受,还加了三氯蔗糖等代糖调味。

就这样,“名仁苏打水”诞生了。

酒鬼喝出的爆款,药企突然懂了营销

苏打水刚推出的时候,明仁针对自己的目标消费人群,打着健康的概念进行营销。

当时的广告语为:“健康之水,生命之源”、“真弱碱,真苏打”之类的,但是这样的营销方式对消费者来说实在是不太感冒。

所以苏打水的销量虽然还不错,但也并没有很出色,按照这样的情况下去,名仁估计早就凉凉了。

但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名仁苏打水的消费者给这款产品开发了一些不一样的卖点。

不少人认为苏打水既然是“碱性的”,那肯定就可以中和一下“酸性”。

有人喝多了会胃酸,就会来瓶苏打水“中和"一下。

有人担心尿酸高引发痛风,也来瓶苏打水“酸碱平衡"。

虽然医学上对这些“疗效"存疑,但对于宿醉后肠胃不适的人来说,名仁微甜的口感确实是个不错的安慰。

就这样,名仁苏打水在民间悄悄获得了“解酒神器"的称号。

有个湖南的经销商,就靠着圈子里口口相传的解酒功效,一年卖出了将近十万箱。

而一些学生也把它当作“健康版可乐",毕竟听起来比碳酸饮料健康多了。

2016年,明仁终于意识到产品一直没找对推广方式,于是他们请来了王老吉的营销团队取经。

经过深入研究,他们制定了一个简单粗暴但超级有效的策略:绑定白酒。

首先是换标语,从之前的“真苏打、真碱性"直接改成了“酒前酒后喝名仁",简单明了,一听就懂。

但光换标语还不够,名仁开始了一场“地毯式轰炸"。

在渠道方面,他们主动走访烟酒商店,向老板们科普苏打水的解酒功效,还专门设置了“白酒+名仁"的联合展柜。

在展会方面,他们在各地糖酒会上积极参展,主动和茅台、五粮液的经销商们套近乎。

初次之外,他们还进行了场景绑定,每当白酒经销商承接婚宴、展会等大型活动时,名仁都会主动出手,和白酒一起“打包"到现场。

这招为什么这么有效?因为它解决了双方的痛点。

对消费者来说,有了“官方认证”的解酒搭配;对白酒经销商来说,苏打水毛利高、回款快,正好缓解了白酒生意库存压力大、回款周期长的问题。

这顿操作的效果立竿见影,2017年名仁苏打水销售5亿瓶,2018年销售7亿瓶,年增速高达40%,从此一路飞升,连续8年稳坐销冠宝座。

爆火背后危机四伏,40亿生意要凉?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当苏打水市场开始爆发式增长时,名仁却被困在了舒适圈里。

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对苏打水确认要感兴趣些,但当看到名仁配料表里的三氯蔗糖和安赛蜜(老式代糖)就会忍不住皱眉头。

在经历了代糖恐慌后,这些添加剂在年轻人眼里就是“不健康"的代名词。

而名仁的核心用户群——中年酒局人士,却不在乎这点代糖的危害。

对他们来说,名仁要是换了配方,那才是真正的背叛。

除此之外,名仁苏打水还有着一大批竞争者。

看到苏打水的市场潜力,娃哈哈、农夫山泉等巨头纷纷入局。

各地小品牌也开始模仿,比如云南的“淡定"苏打水,直接喊出了“油腻辛辣来一瓶,酒前酒后喝淡定"的口号。

名仁也试图破圈,推出了柠檬味、高端纯天然版本、含锌功能性版本等新产品,但效果有限。

因为它的品牌形象已经和“解酒"牢牢绑定,很难在年轻人心中建立新的认知。

站在今天回看名仁的故事,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有时候“歪打正着”比精心策划更有效,但成功之后如何突破自己设下的“标签陷阱",才是真正的考验。

名仁现在面临的选择很清楚:要么继续在“解酒神器"这个舒适圈里躺平,等着被大厂慢慢蚕食;要么学会“不破不立",像当年做“白酒+"一样,重新定义苏打水的饮用场景。

运动后补充电解质?加班熬夜提神醒脑?减肥期间的低糖饮品?

苏打水的应用场景其实非常丰富。

关键在于,名仁愿不愿意走出那个让它成功的温室。

毕竟,在商场上,没有永远的“一招鲜",今天的护城河,可能就是明天的围城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财经   不务正业   河南   酒鬼   白酒   歪打正着   饮品   市场   苏打   碱性   健康   弱碱   饮料   消费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