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最大的坑:遇事的反应越大,损失就越大

在新华社看到一个有趣的实验。

有人分别往两个杯子里放进了一片泡腾片。

当泡腾片放在水中,水没有任何反应;放进可乐中时,可乐几乎沸腾起来了。

过了会再看,杯中的水一滴不少,而可乐却溢出了大半。

为什么可乐会损失更大?原因就在于它剧烈的反应。

其实人性也是如此。

一旦遇上损害自身的破事,人内心的愤怒情绪就会迅速膨胀。

殊不知,遇事的反应越大,人的损失就会越大。

1

先讲几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日本知名商业顾问安达裕哉的见闻。

年轻时,他曾陪同一位投资人参加一家创业公司的融资演讲。

起初,演讲非常顺利,那家创业公司创始人站在台上侃侃而谈。

他一边指着制作精美的PPT,一边畅谈自己的品牌规划及商业前景。

台下的投资人听后,也是频频点头。

就在这时,电脑突然出了卡顿,以致PPT无法正常翻页。

台上的创始人立刻慌了神,生怕出了岔子,影响融资。

于是,他就愈发使劲地按压手中的切换笔。

可电脑仍是不见丝毫反应,创始人气急之下,直接捏坏了切换笔。

后来,工作人员迅速更换了电脑设备,才使得演讲得以继续。

但演讲结束后,创始人询问对方投资意向,投资人却一口回绝了。

安达裕哉十分不解:我看您先前对品牌构想是比较满意的。

投资人只说了一句话:

不是项目不好,是创始人不行。冲动易怒,难有所成。

2

第二个故事,关于美国作家班克罗夫特。

班克罗夫特有个女儿,父女俩的感情非常好。

就在女儿13岁那年,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那是一个黄昏,班克罗夫特外出散步寻找写作灵感。

无意间,他远远地看见女儿跟一个陌生男孩举止相当亲密。

他走近一看,男孩竟是当地街头出了名的小混混。

一想到女儿跟这样人的厮混在一起,他立时腾起了满腔怒火。

二话不说,他冲上前去就拽开了女儿,并对小混混一通羞辱,场面相当难看。

他女儿见状,瞬时愣住了,片刻后泪水夺眶而出,哭着就对他说:你真是粗鲁的人。

回到家,女儿便把自己反锁在房间中,对他不理不睬。

可班克罗夫特还是不依不饶地训斥女儿。

委屈至极的女儿,这才道出真相:

她根本不认识男孩,只是在路上落了件东西,对方看见了,就追上来还给她。

女儿正要感谢对方,他突然出现无礼打断不说,还把对方骂了一顿。

班克罗夫特这一莽撞举动,深深地伤害了女儿。

从此,那个跟他无话不谈的女儿消失了,父女关系不复从前。

而班克罗夫特也在文章中悔恨道:

因为我的冲动,划下的裂痕,永远也无法彻底修复了。

3

第三个故事,关于自媒体记者周揽的亲身经历。

前些年,周揽去武汉中国食品博览会参加采访工作。

开幕式当天,当地下起了瓢泼大雨,她就乘坐地铁准点前往现场。

坐上地铁后,她随手将自己的雨伞放在一旁。

中途靠站时,她突然发现一个妇人把她的雨伞理所当然地顺走了。眼看着对方快挤出车门,她紧跟着上去,说:你怎么拿我的伞呢?

不料,妇人环顾四周,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

她又逼问了一句,妇人却死不承认。

周揽气不过,就叫来乘务员调监控,一心想要惩治妇人。

于是双方吵吵嚷嚷,在车站争执了半天。

等调出监控后,妇人不咸不淡地说了句“拿错了”,就匆匆走人。

而周揽则直接错过了开幕式采访工作。

事后,她因为重大失职被降薪罚款,坠入了事业低谷。

4

为什么我要讲上面三个故事?

我想告诉大家:遇上事时,并不是反应越强烈,就越能处理好问题。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突如其来的情况。

很多时候,其实原本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很可能因为你的过激行为,酿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而当你能控制自己的反应,心平气和地处理问题,就能轻松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作家汤学汉有次骑电动车外出。

路上,他碰到一辆小货车停在非机动车上卸货,占据了整个路面。

他就停下车,耐心地等待着货物卸完。

可没想到,货车卸完货后,没有向前行驶,而是迅速往后倒车。

汤学汉避让不急,电动车前轮直接被撞坏了。

货车司机下车查看后,淡淡说道:

我有急事,你找地方修一下,这里是我的门店,等下来找我,多少钱我赔给你。

说罢,司机就驾车而去。

无奈之下,汤学汉只得独自费劲气力,把损坏的车推到了修理店。

之后,他拿着修车收据来找司机理赔。

司机见后却矢口否认,甚至反咬一口汤学汉碰瓷。

对方气势汹汹,俨然一副要吵闹到底的架子。

汤学汉见此情形,笑了笑,扭头就走。

哪曾想,等他走出百米后,对方却快步赶来,挡住了去路。

原来是对方良心上过意不去:“老先生,是我不好,我给您赔不是。”

说罢,对方不仅赔付了修车的钱,还请他到店里喝了茶。

得益于汤学汉的退让,原本剑拔弩张的两人,就此化干戈为玉帛了。

这让我想起了作家李思圆的一句话:

别什么事,都梗着脖子红着脸往前冲,静一静,让一让,忍下一口气,说不定就跳出来了。

在这光怪陆离的人间,与人交往,难免会有摩擦、碰撞。

如果你总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动怒,什么破事都揪着不放,只会持续损害自己。

少一点冲动,多一点克制。

别再让当下的遭遇,变成无限延续的悲剧,及时止损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5

心理学家戴维斯教授,曾对近1000人做过追踪调查。

他通过分析他们的脾气秉性、对工作的态度,以及家庭状况、生活质量后,得出结论:

一个人若是遇事脾气暴躁,就很容易把事情搞砸,甚至会导致事业常遇瓶颈,家庭分崩离析。

相反,无论何种情况,当你压住了火,事情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职场博主@刘红强在文章中说他曾是个急性子,这一度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

直到一年,他在做一个重大项目时跟同事产生了分歧。

他认为预算不到位,效果就难以达到,应增加项目拨款。

而同事则认为继续拨款的话,项目成本太高,完全不值得;

两个人在会议上拍桌子打板凳,争得面红耳赤。

双方关系恶化到了极点,项目更是无法推进。

临下班时,大领导把他叫到办公室,就问了一句话:

“你脾气够大,就能解决问题吗?”

他这才意识到,再继续顶着脾气,只会拖累项目进程。

于是第二天,他耐住性子,主动找到了同事沟通协商。

不管对方说什么,他都笑着倾听对方的反对点。

随后他将这些问题摆到桌面上,一个一个讨论,一点一点商谈。

最终,他制定出一套折中方案,项目跟着如期上线,大获成功。现实中很多人遇到事情特别容易“上头”。

稍感不顺,他们的情绪就像火药桶般,一点就炸。

却不知,发脾气只是人性本能,控制脾气才是本事。就像狄更斯说的,情绪之健全,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当你遇事能够不慌不忙,平心静气地面对一切。

你会发现,生活中所有扑面而来的冲突与破事,都早有它的应急方案。

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曾受邀到华盛顿大学进行演讲,有个学生问:

“你们是如何做到比上帝还要富有?”巴菲特说:“答案非常简单,成功与智商无关,关键在于理智。”

比尔·盖茨说:“我非常赞同沃伦的观点,掌控情绪的能力,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成功。”

我们不难发现,越是本事大的人,越能够稳住情绪。

因为当遇事的反应小了,人才能以最理智的方式应对问题。

权衡利弊之下,自会选择用最小的损失,来化解一切冲突。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5

标签:美文   人性   损失   女儿   妇人   创始人   项目   脾气   情绪   安达   故事   可乐   投资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