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光模块时,我们肯定会考虑到它的布线问题,如何根据光模块来挑选合适的光纤跳线?本期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入手进行解析。



适用场景:长距离传输(如城域网、骨干网)。
特点:纤芯直径小(通常为9μm),色散低,传输距离可达几十至上百公里。
光模块匹配:单模光模块(如1310nm、1550nm波长)。


适用场景:短距离传输(如数据中心、企业局域网)。
特点:纤芯直径大(50μm或62.5μm),色散较高,传输距离通常在几百米到2公里。
光模块匹配:多模光模块(如850nm波长)。

单模光纤与多模光模块不兼容,反之亦然。例如,10G SFP+多模光模块(850nm)必须搭配多模光纤,而10G LR光模块(1310nm)必须搭配单模光纤。

光模块的发送和接收波长必须与光纤的传输特性匹配。常见波长组合如下。


若光模块标注为10GBASE-LR(1310nm),则需搭配单模光纤;若光模块标注为10GBASE-SR(850nm),则需搭配OM3/OM4多模光纤。

光模块的传输距离决定了光纤的长度限制,需确保光纤长度不超过光模块的最大支持距离。


若光纤长度过短但光模块为长距类型(如10km光模块搭配100m光纤),需使用光衰减器(如20dB光衰)避免接收端过载。
若光纤长度超过光模块的标称距离,需升级更高功率的光模块或中继设备。



单模光纤:9μm纤芯(国际标准)。
多模光纤:50μm(OM1/OM2/OM3/OM4/OM5)或62.5μm(OM1)。
匹配原则:光纤直径需与光模块设计匹配。例如,OM3光纤(50μm)不能用于仅支持62.5μm的光模块。


G.652:普通单模光纤,适用于90%的场景(如1310nm/1550nm)。
G.657: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适合复杂布线环境(如数据中心)。
G.655:非零色散移位光纤,用于高带宽长距离传输(如WDM系统)。


光模块的接口类型决定了光纤连接器的类型,常见组合如下。


SFP+光模块(10G)通常使用LC双工接口,需选择LC-LC光纤跳线;QSFP28光模块(100G)通常使用MPO接口,需选择MPO-MPO光纤跳线。


查看光模块的波长(如850nm)、传输距离(如100m)、接口类型(LC/MPO)。使用命令(如display interface transceiver)或厂商文档获取详细参数。

根据光模块的波长选择单模或多模光纤。根据传输距离选择光纤等级(如G.652单模或OM4多模)。

确保光纤连接器与光模块接口一致(如LC-LC或MPO-MPO)。

检查光纤的直径(9μm/50μm/62.5μm)是否匹配光模块要求。若为长距光模块(如10km),确保光纤无过度弯曲。

短距光纤+长距光模块,需加装光衰减器(如20dB)。多模光纤+单模光模块,可能导致信号衰减或损坏光模块。不同厂商光模块,建议使用原厂光纤以避免兼容性问题。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