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90后”小说家、女拳手,做了一款海飞同名小说改编的谍战游戏

时间回到上世纪40年代,一边是风雨飘摇的上海,一边是炮火四溅的重庆,故事在这两座“孤城”中错落展开……

5月22日,在经历资金链断裂、工作室濒临解散等低谷后,由独立游戏团队“好乐猫工作室”开发的谍战题材游戏《谍:惊蛰》将在Steam平台正式发售。游戏内容改编自人民文学奖得主海飞的小说《惊蛰》,玩家可以通过多位主角的不同视角,在推理解谜、做出抉择的过程中,感受谍战风云。“这是一款谍战解谜视觉小说,通俗而言,就是可以交互的小说。”日前,游戏制作人唐一辰(小渣)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于此时的她而言,轻舟已过万重山,“就像惊蛰这个节气一样,在滚滚的雷声里,一个团队求生的欲望,会像一棵树一样长起来。”

是游戏制作人,也是女拳手

唐一辰是“90后”,小时候痴迷《仙剑奇侠传98》,立志要做单机武侠游戏;上大学后就读软件工程专业,和搭档做了一款名叫《清宫Q传》的休闲古风手游作为毕业设计。“当时没赚多少钱,但收获了600多万用户,就此和游戏事业绑定了。”毕业后,她与合伙人在天津成立了HelloMeow好乐猫工作室,先后推出《废柴物语》《匿名爱人》《三秋食肆》等游戏。

游戏人物档案

一边开发游戏,唐一辰一边写小说,因写作与已凭《麻雀》名声大噪的海飞有了剧本方面的合作。这为《谍:惊蛰》的游戏改编埋下了种子。“纯文学小说中有许多优质题材在游戏领域尚未被挖掘,尤其是红色题材小说。我主业是做游戏,便萌生了将其与游戏结合的想法。”摆在唐一辰面前的有两部作品,一是《惊蛰》,一是《向延安》,“我选择了《惊蛰》,因其故事线和行动线清晰,兼具文学性与商业性,与我们在独立游戏中寻求游戏性和商业性平衡的理念不谋而合。”

游戏中人物群像

从获得改编授权到开发完成,《谍:惊蛰》走过了漫长的历程。“许多团队开发游戏通常先确定玩法,再围绕其构建剧情和表现形式。但这款游戏先从内容开始,这意味着要为内容量身定制玩法,几乎没有经验可供借鉴。”唐一辰坦言,早期团队规模极小,从最初的两人逐步扩充,她自己也参与手游版本的UI设计,“那时没有美术,我们一点点摸索,慢慢才把人员配齐”。

在创业的前几年,好乐猫工作室经济状况良好,团队规模扩展到近20人,主力团队延续了工作室一贯的风格,主要开发休闲及模拟经营类游戏。2021年,《谍:惊蛰》手游已经开发了一半,还拿到了腾讯游戏创作大赛手游赛区银奖。

制作人唐一辰站上职业拳台

但从2022年起,工作室资金陷入困顿。“那段时间压力挺大的,贷了款、借了钱,我开始练习自由搏击,打拳成为我的精神支柱。”接下来的一年,唐一辰用“赤贫”形容当时的经济状况,她不得已解散了工作室的大部分成员,一个人去了广东的一家职业格斗俱乐部,“上了几次擂台后,想通了一些事,和团队剩余的五个人决定坚持”。工作室最后留下来的四五个人,都来自《谍:惊蛰》项目组。她们决定暂停手上的所有手游项目,把一切推翻重来,从头开发《谍:惊蛰》的PC版。

用真实可考的细节还原上海风情

作为一款谍战解谜视觉小说,《谍:惊蛰》在玩法设计上另辟蹊径,打破了传统的单一主角模式。浑浑噩噩的“包打听”,被特务挟持的盲眼少女,潜伏在军统的中央卧底,性格泼辣的外科医生……游戏中,玩家可以代入这四位性格迥异的角色,帮助他们解除一触即发的重重危机,在人性沉浮的谍海中共同进退。硝烟之外,革命年代的青春与爱情、战争时期的信仰与情怀,也在几位主角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玩家需要体验四个人的故事,才能拼凑出完整的剧情全貌。基于此,我们设计了‘参与’和‘旁观’事件,这些选择会对人物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唐一辰说,游戏内置多个分支和结局,有40万余字的不重复文本和4个不同结局,预计单轮游戏时长为10-15小时。

游戏中的上海建筑

上海是《谍:惊蛰》故事的主要发生地,制作团队准备了大量真实可考的材料和细节。“我们在游戏中还原了见证上海商业发展的新新百货、《申报》的原报社大楼申报馆、霓虹闪烁的米高梅舞厅,还有顺泰码头、茂隆栈码头、十六铺码头、外滩公园、外白渡桥等。”唐一辰介绍,团队不但为这些地点精心制作了信息卡,还将它们融入玩法。

游戏中的申报馆

玩家可以前往新新百货,挑选国货商品,为推进剧情任务做好准备;还可以逛逛老上海吆喝迭起的弄堂口生煎摊,来一份刚出锅的生煎补充体力;或者在舞厅和码头找包打听闲聊,穿梭在标志性的石库门建筑群,开启一场情报暗战。这些地点不仅是当时上海繁华与动荡的缩影,更承载了文化发展、商业崛起与社会变革的多重记忆。“游戏把历史渗透在细节里,你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探索,就能窥见上世纪40年代上海的某个角落。主角的台词也带有上海腔调,营造出《繁花》般的语言氛围。甚至码头、茶楼,或者弄堂里的一户人家,都在时时上演着一些反映当时居民生活状态的小事件,这些都会让历史更有实感。”唐一辰说。

游戏中的生煎摊

此前,《谍:惊蛰》的试玩版已经上线,并在Steam上获得97%的特别好评。正式版上线在即,唐一辰颇为感慨,“游戏做完了,这的确是值得庆祝的时刻,可更难忘记的,是旅途中的风景和夜行时闪烁的微光”。

她回忆,《谍:惊蛰》的团队经历了长时间的零薪远程办公,后来情况略有好转,但所有人仍处于半薪发放的状态。回想起来,这段困难的日子里也有意外收获,那就是拳打得有模有样了,站上了职业擂台。后来,为了游戏来上海、杭州等地出差时,她也会利用余暇走上拳台,“我想,等《谍:惊蛰》制作完成后,我要穿着《谍:惊蛰》的T恤上擂台”。

《谍:惊蛰》里的新新百货

另一个意外收获是文学上的。筹备项目时,唐一辰在研究历史之余,写了一部以20世纪初上海为背景的中篇小说《春琴的岛屿》,发表在《西湖》杂志上,收获了一些文学方面的成绩和奖项。“我最开始练自由搏击,是因为写了本小说,主角是一个练习格斗的女生。”她说,“格斗就像惊蛰这个节气,有一种天然的硬度,惊蛰的雷鸣就是力与力的碰撞,而创作本身又是一种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融合。格斗给了我生活的支撑,生活又给了我创作上的支撑。”

制作人唐一辰打职业拳赛

“游戏行业一直面临拷问,我们希望创造有文化价值的产品。”唐一辰说,《谍:惊蛰》这类红色题材、历史题材游戏的出现,为行业注入新元素,“游戏是一个创造性的产业,它不仅是娱乐,更是传承文化、引发共鸣的载体。”

原标题:《一个“90后”小说家、女拳手,做了一款海飞同名小说改编的谍战游戏》

栏目主编:施晨露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张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7

标签:游戏   拳手   小说家   惊蛰   上海   团队   工作室   新新   小说   码头   题材   玩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