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蜜雪冰城搞了个大动作,直接砸了快3亿把鲜啤品牌“福鹿家”拿下了。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先在香港联交所发了公告,计划给福鹿家注资2.86亿,占对方扩大后注册资本的51%,紧接着又从独立第三方手里买了2%的股权。
这么算下来,交易完成后蜜雪直接持有福鹿家53%的股份,“雪王”这是正式要卖酒了。
福鹿家这牌子跟蜜雪的调性还挺像,都是走平价路线。
他家鲜啤500毫升一杯,也就卖6到10块钱,比市面上同类品牌便宜不少。

而且看数据,2024年福鹿家还扭亏为盈了,除税前净利润有107万,虽然不算多,但至少是在往好的方向走,蜜雪选这个标的,眼光倒不算差。
很多人可能会问,蜜雪好好做奶茶、咖啡不行吗,为啥突然跑去卖啤酒?其实了解一下行业情况就懂了。
本来想蜜雪在茶饮圈已经够稳了,结果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现在茶饮赛道早就过了跑马圈地的阶段,增速慢了很多,蜜雪在下沉市场的门店开得太密,几乎没什么增长空间了。

更头疼的是,今年的外卖大战,又把利润压得更薄,日子没以前好过。
咖啡那边也没好到哪去,2017年蜜雪孵化的幸运咖,本来是想当“第二增长曲线”的,靠5块钱美式这种低价策略确实起来了。
但现在整个咖啡圈都在卷低价,9.9元咖啡都成常态了,幸运咖想靠这个长期拉业绩,难度越来越大。
之前山西证券还说过,蜜雪本来有三个增长点,国内门店加密、幸运咖加盟、东南亚扩张,可现在这三个方向都没那么顶用了,跨界找新赛道,其实是没办法的办法。

那蜜雪为啥偏偏选鲜啤这个赛道?主要是这赛道现在还有不少机会。
国家统计局有数据,2024年国内规模以上企业的啤酒产量有3521.3万千升,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期,大家不再只喝工业啤酒,更愿意选品质好的。
艺恩做的啤酒报告也提到,咱们中国人均喝啤酒的量,跟欧美那些前15名的国家比,差得还挺多,这意味着鲜啤作为升级品类,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而且现在年轻人喝啤酒,越来越看重品质和口感,鲜啤能保留更多啤酒本身的风味,口味还多,像百香果、龙井味的都有,正好戳中了年轻人的需求。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的朱丹蓬也说,现在中国精酿啤酒赛道正处在高速增长的红利期,以后会往更规范、更专业的方向走。
他觉得蜜雪有优势,毕竟品牌名气大、供应链完整,还有不少粉丝,在精酿赛道大概率能跑出来。
我也觉得这话说得有道理,蜜雪最擅长的就是靠规模压成本,再用低价打开市场,这套玩法用到鲜啤上,说不定真能成。

不过话说回来,卖鲜啤也不是光靠低价和品牌就能成,蜜雪要面对的问题还不少,首先就是品控和保质期的难题。
鲜啤这东西太“娇贵”,常温下放一两天就坏了,就算冷链运输,也撑不过7天。
蜜雪之前做奶茶、咖啡,供应链主要针对常温原料,现在要搞鲜啤,就得花大价钱升级冷链,从仓储到物流都得改。

要是冷链没做好,鲜啤运到门店口感变了,或者直接坏了,那不仅砸了福鹿家的牌子,还会影响“雪王”的口碑,这风险可不小。
而且蜜雪门店多,超3万家,大部分在三四线城市,怎么把冷链覆盖到这么多门店,也是个麻烦事,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
除了品控,竞争也得重视。
现在鲜啤赛道不是没人,青岛啤酒、百威这些大牌子早就布局了,还有泰山原浆这种本土精酿品牌,人家在啤酒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不管是生产经验还是渠道,都比蜜雪有优势。

蜜雪是纯新手,没做过啤酒生意,怎么跟这些老玩家抢市场,怕是最有体会的挑战,还有门店场景适配的问题。
蜜雪的店大多开在校园、社区,大家买奶茶、咖啡都是拿了就走,主打“即时消费”。
但鲜啤不一样,很多人喝鲜啤是搭配吃饭、逛夜市,需要特定的场景。
怎么让消费者在社区店主动买鲜啤,或者怎么调整门店布局适应鲜啤消费,蜜雪还得好好琢磨琢磨,总不能让大家买杯鲜啤站在路边喝吧?

其实之前也有其他茶饮品牌试过跨界酒饮,比如喜茶。
2023年喜茶跟青岛啤酒联名,出了款啤酒风味的茶饮料,但那里面不含酒精,算是小步试错,没敢真碰酒饮。
对比下来,蜜雪这次直接控股福鹿家,步子迈得大多了,风险也更高。

奈雪的茶也做过类似尝试,开了“奈雪酒屋”,但走的是中高端路线,只在核心城市的商圈开店,跟蜜雪主攻下沉市场的方向完全不一样。
蜜雪要是学奈雪开高端酒屋,肯定不符合自己的定位;但要是在社区店卖鲜啤,又得解决场景适配的问题,确实有点两难。
福鹿家2024年虽然扭亏为盈了,但净利润只有107万,规模还很小。
蜜雪想把它做成“第三增长曲线”,就得帮它快速扩张门店。

可扩张又会遇到新问题,怎么保证新开的门店都能盈利,怎么培训加盟商做鲜啤,这些都是蜜雪没经历过的,需要慢慢摸索。
我觉得蜜雪跨界鲜啤,想法是好的,毕竟茶饮、咖啡都卷不动了,找新赛道是必然选择。
但能不能成,关键看能不能把品控、冷链、竞争这些问题解决好。
如果急着扩张,没把控好质量,反而可能拖了集团的后腿;要是能稳扎稳打,先把供应链和门店场景理顺,说不定真能在鲜啤圈闯出一片天。

对于整个饮品行业来说,蜜雪这波操作也给其他头部企业提了个醒:单一品类的好日子可能不多了,多品类布局或许是条出路。
但跨界不是随便说说,得摸透新赛道的规矩,发挥自己的优势,不然很容易“翻车”,至于蜜雪的鲜啤生意最终能做成什么样,咱们还得再等等看,毕竟现在才刚刚开始。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