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刺中国,陷害孟晚舟的真凶被挖出来后,如今遭到了哪些报应?

文 | 阅微札记

编辑 | 阅微札记

前言

2025年是华为CFO孟晚舟回国的第4年,因为2018年发生的扣押风波,让其在加拿大“扣押”了1000多天。

当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那些曾经背信弃义的"商业伙伴"们,如今又过得怎么样?

特别是那个充当"急先锋"的汇丰银行,这场背叛换来的代价,恐怕远超他们的想象。当年那些参与陷害的高管们,现在又都沦落到了什么境地?

孟晚舟事件背后的“真凶”

2018年12月1日,一场精心策划的陷阱在加拿大温哥华机场悄然展开。

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转机时被加拿大执法人员拦截并逮捕,这背后牵出了一家百年金融巨头汇丰银行令人不齿的卑劣行径。

回溯这场事件的源头,要从2013年的一次看似普通的商务会面说起。

汇丰银行特意邀请孟晚舟到香港会面,地点选在了四季酒店附近的一家牛排馆,作为一家国际知名银行,处理重要业务不选择正式的公司会议室,反而约在餐厅。

更值得玩味的是,汇丰派出的代表艾伦托马斯与孟晚舟的职级并不对等,而且整个会面过程竟然没有留下任何书面记录。

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商业往来的基本准则,现在看来分明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圈套。

而在这次会面中,孟晚舟向汇丰展示了一份关于华为在伊朗业务情况的PPT。

这份用于澄清事实的简报,后来却被汇丰扭曲成了所谓的"犯罪证据"。

事实上早在2007年华为就已经出售了香港星通的股份,2009年孟晚舟也辞去了该公司董事职务。汇丰作为华为的长期合作伙伴,对这些情况再清楚不过。

然而他们却装作不知情,声称只有"初级"员工了解相关信息。

这种说法简直是在侮辱大家的智商,要知道华为可是汇丰全球流动性及现金管理部的第17大客户,双方合作将近20年,怎么可能对客户的基本情况一无所知?

更令人气愤的是,汇丰明明知道华为与香港星通的关系完全合法合规,却还是配合美国编造了所谓的"欺诈"指控。

他们声称向华为提供了9亿美元的信用额度,面临巨大风险,殊不知这个数字完全是虚构的,实际上汇丰只提供了区区8000万美元的额度,而且华为从未使用过这笔信用额度。

从一开始,汇丰就在下一盘大棋,他们利用与华为的正常商业往来,暗中收集歪曲信息,为日后的陷害做准备。

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不仅严重违背了商业道德,更是对整个金融行业信誉的极大损害。

汇丰银行为何要如此不择手段地陷害华为?

起底汇丰银行

这家百年老店早已身陷重大丑闻,急需向美国司法部递交"投名状"以求自保。

2012年,汇丰因涉嫌严重洗钱和资助国际恐怖主义被美国司法部盯上。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光是罚金就高达19.2亿美元,更要命的是,汇丰不得不签署了一份为期5年的《延期起诉协议》,相当于被美国司法部拿住了命门。

要知道这种性质的违法行为,按美国法律是要追究高管刑事责任的。

就在协议即将到期的2016年9月,市场传出消息说美国司法部正在考虑撤销协议,要对汇丰提起刑事诉讼。

也就是在这年底,汇丰银行偷偷的开始了对华为的调查。

毕竟自2016年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对华政策发生重大转变,开始全方位打压中国的科技发展。

而在这场针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中,作为中国科技创新领军企业的华为,自然成为美国重点打击的对象。

美国深知华为在全球5G领域的领先地位,因此不惜采取各种手段遏制华为的发展。

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甚至不择手段地盯上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华为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孟晚舟。

作为华为高层核心成员,孟晚舟在公司的战略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所以在美国要调查华为的时候,汇丰银行他们动用了上千名员工配合美方调查华为,简直是不遗余力,最终汇丰银行如愿了。

在2017年12月的时候,尽管监管人员明确指出"汇丰的合规仍有很大缺陷",美国检方还是出人意料地撤销了对汇丰的全部刑事指控。

然而汇丰的如意算盘打得再响,也挡不住恶行带来的报应。

那么,汇丰银行受到了哪些报应?

截止到2024年汇丰在中国市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众多企业纷纷与其划清界限,终止合作关系。

这种用背叛换来的短期自保,最终换来的是更大的信誉崩塌。

而市场用实际行动给了汇丰响亮的一耳光,2019年汇丰大中华区多家分行相继关门,近5000名员工被裁退,就连大中华区CEO也不得不引咎辞职。

汇丰的市值更是断崖式下跌,损失超过七千亿。

四年过去,汇丰银行在全球范围内遭遇的反噬远超预期,这个曾经以"汇通天下"为傲的百年金融巨头,如今正面临着危机。

说起来也是讽刺,他们自以为聪明的"交易",反而成了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金融领域,汇丰银行的一系列不当行为也逐渐浮出水面。

2020年这家老牌金融机构被曝参与庞氏骗局,明知违规却依然我行我素,涉嫌协助洗钱活动。

就在这些丑闻刚刚平息之际,2021年汇丰又陷入了新的争议,银行被揭发存在操纵市场、非法获利的行为,这让本就受损的声誉雪上加霜。

这些违规行为最终为汇丰带来了沉重的代价,监管机构对其处以3.4亿欧元的罚款。

同时汇丰银行也陷入到了裁员风波,作为其亚洲总部所在地,香港市场在2024年4月的时候进行了一次裁员。

而在2025年的2月,汇丰银行被传出在中国市场将在裁掉900人,而其也进行了回应。

说到底,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当你选择背叛的那一刻,就等于给自己判了死刑。

汇丰现在的处境,不过是他们自己种下的苦果罢了。

来源:人民网2020-07-24——《孟晚舟案证据公开!汇丰银行构陷,美国一手炮制》的报道

澎湃新闻2025-02-27——《汇丰回应“聆峰裁员”:对中国市场持有长远的战略承诺》的报道

中国新闻(2024-03-10)——《汇丰银行背刺中国,陷害华为孟晚舟,它得到了什么报应?》的报道

金融界2019-10-08——《半年赚了886亿 如今却开启万人大裁员 这家银行怎么了?》的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汇丰银行   报应   司法部   中国   华为   真凶   中国市场   香港   美国   额度   金融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