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奶”女装惨遭全网审判,网红女装天塌了!

来源:电商天下

电商女装,好活怪整

现在的电商女装,为了流量,还真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漏乳”女装引争议

在时尚圈,有一句被玩坏的老话叫“时尚就是用来打破规则的”。

原本,这只是设计师反对保守与陈规的一种宣言,但眼下,这句口号却被一些品牌拧成了另一种意味:

挑战公众底线,借“恶趣味”博关注。

这一次,引发舆论风暴的,是淘宝18年老店的一款原创贝壳短袖。

图源:淘宝

乍一看,这只是普通的印花基础款,但细看之下,就会发现,衣服上的贝壳图案无论是位置还是颜色都极为微妙——

这两个贝壳的位置与女性乳房的视觉重合度极高,加上偏暗的颜色,让不少网友表示看上去像“妈咪漏奶风”,直呼恶俗。

图源:网友评论

由此引发质问:“这是设计还是在擦边?”

有意思的是,在引起争议后,这款服装的设计师还在评论区亲自回应;

声称灵感来源于自己哺乳期的经历,希望挑战“平胸羞辱”,为穿衣自由正名。

她强调女性身体不应成为羞耻的对象,贝壳图案正是想象与包容的象征。

源:设计师回应争议

这番回应看似情绪饱满、立意高远,但不少消费者却并不买账。

原因很简单,这种设计并非艺术化地“正视身体”,而是通过图案与视觉误差的结合,制造了一种“似露非露”的观感。

特别是在浅色材质的衬托下,这种错觉被进一步放大,导致许多网友表示“没看到自由,只看到了哺乳期母亲的尴尬”。

在当前注意力经济的背景下,一件充满争议的衣服能够迅速引发海量讨论,自然会带动曝光和点击。

但“争议即流量”的逻辑背后,是对服装最基本属性——得体与尊重的漠视。

当设计开始打擦边球谋流量,当品牌将女性身体转化为视觉噱头,这种创意本身就已经偏离了价值中轴线。

而这次“贝壳风波”,不过是长年积累的女装设计“尺度失衡”的一个缩影。

红人女装电商,正在退潮

正所谓,“黑红也是红”,被骂只是一时的,但争议款式带来的曝光与转化却不会骗人,放眼行业,类似的“博眼球”设计正变得越来越多;

而究其根本,或许是品牌们在女装电商退潮的趋势中,不得已而为之。

电商天下必须指出,从2024年开始,女装电商就迎来了一波“大撤退”。

到了2025年,这场撤退依旧在继续。

就在前阵子,坐拥300万粉丝的网红女装店铺“任小艺Lite mode”宣布闭店清仓;

再往前,今年三月,粉丝46万、月销过万的网红女装店“李大米Lidami”也在微博发布闭店通知,宣告了15年长跑的终结;

事实上,从2024年下半年至今,就有超20家知名淘宝网红女装店先后传出闭店消息,

就连初代网红张大奕的“吾欢喜的衣橱 ”、网红周扬青的“GRACE CHOW”、超460万粉丝的“大sim小sim”等都没能幸免。

这些品牌在巅峰期风光无限,有的粉丝超几百万,有的获奖无数,甚至一度被视为淘宝女装的“中流砥柱”。

任小艺的闭店公告语气平静:“身心都熬不住了,想换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既像是离别感言,也像是行业的共同写照。

要知道,这些红人店铺大多靠微博、小红书等内容平台起家,通过“人设+穿搭”迅速聚拢一波忠实粉丝。

她们懂选品、懂叙事,也深谙平台规则,一度凭借“同款变现”叱咤风云。

但今天,她们选择退场,理由却出奇一致:市场竞争激烈、客单价低、毛利微薄、流量难转化,而最致命的,莫过于“退货率飙升”。

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电商平台普遍退货率已高达60%左右;

还有主打高端女装的创业者表示,退货率一度飙升至95%,基本上一上新就要面对“七成以上打水漂”的结果。

这背后,是一整套电商生态的变化:

平台推出“退货运费险”权益,消费者拥有“不满意无理由退货”的试错空间,而商家则被迫在高昂的广告费、运营费、快递费、售后成本中苦苦挣扎。

可以说,“越火越亏”成了许多红人店铺的现实写照。

闭店之后,她们去了哪里?

不过,从近年趋势来看,离开淘宝并不等于彻底退出江湖,许多品牌主或网红正在进行新的布局。

具体来看,红人女装们大致有三个选择:

其一,转型高端化。

张大奕关掉“吾欢喜的衣橱”后,在淘宝重新开设了新品牌“the vever”,

服装单价直线上调,秋冬装价格动辄几千元,显然想通过提高毛利对冲平台压力。

类似的还有雪梨,她关闭“钱夫人家”后开设“Lilylikes Online”,不仅上新更谨慎、定价更高,还迅速杀入成交榜TOP1。

其二,转战其他平台。

目前来看,抖音店播、达人种草、小红书穿搭笔记、直播引流等,成为了女装带货新趋势。

不少从淘宝出走的红人女装品牌,将主阵地搬到了抖音直播间,组建起自己的带货团队,借助短视频生态实现复活。

第三就是回归私域,走微商路径——在视频号、小程序等开设私域渠道,也是不少女装玩家的选择。

在电商天下看来,这些路径无不指向一个共识:

传统女装电商的“性价比逻辑”正在坍塌,未来要么比专业、比供应链效率,要么比创意、比审美能力,要么比服务、比用户粘性。

写在最后

今天的消费者,已不像过去那样轻信“博出位”的设计。

她们更理性、更挑剔,也更善于识破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流量套路。

从“贝壳T恤”争议中,我们看到,时尚的边界不在于图案多离谱、尺度多大胆,而在于它是否考虑穿着者的处境、是否尊重消费者的感受。

真正能穿越周期的服装品牌,从来不是靠一次次“博出位”博来的,而是靠稳扎稳打地打磨款式、洞察市场、经营信任。

也正因如此,女装电商的下半场,拼的不再是流量,而是节奏、审美与对用户的长期尊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7

标签:时尚   女装   淘宝   贝壳   红人   流量   粉丝   平台   品牌   图案   消费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