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九点三十分,巴黎卢浮宫上演了一场堪比电影剧情的失窃案——四名劫匪仅用7分钟,就从这座顶级博物馆盗走包括拿破仑三世皇后欧也妮皇冠在内的九件文物,随后就乘电动自行车逃之夭夭。
案发当日三名蒙面劫匪直奔上图右下角黄色区域,这里藏着他们早已摸清的突破口:一层玻璃设有栏杆难以突破,而二层正处施工期,一辆云梯车恰好停在旁侧。
劫匪身着类似工装的服饰,堂而皇之地借助云梯车攀爬,当时周围人竟误以为是正常作业的修理工,丝毫未加防备。
央视新闻客户端:欧洲博物馆重大失窃案频发 卢浮宫馆长:博物馆成专业走私团伙目标
进入建筑后劫匪迅速从二楼潜入一楼的阿波罗厅,用工具打碎两个展示柜。
要知道这里可是法王路易十四时期打造的王室珠宝宝库,路易十四因自称“太阳王”,便以太阳神阿波罗命名此厅,还请顶级艺术家打造了金碧辉煌的装潢,后来凡尔赛宫镜厅的设计也出自同一批人——就是那个签订《凡尔赛和约》的著名厅堂。
劫匪的目标异常明确:专挑欧也妮皇后的珠宝下手,最终带走九件皇冠、胸针等首饰。
这位1852至1870年在位的拿破仑三世皇后,曾收纳法军从圆明园劫掠的大量文物,专门在离宫设“中国屋”存放,只是这次失窃的并非这些中国文物。
更令人费解的是,他们居然放过了厅内重达140克拉的镇厅之宝“摄政钻石”,这颗源自印度的稀世钻石,是路易十四死后摄政王从英国人手中购得的珍品。
这种“挑肥拣瘦”的作案手法,让警方立刻锁定了两个调查方向:要么是法国境内的专业犯罪集团,要么存在监守自盗的可能。
毕竟卢浮宫早有“内鬼”前科,1911年馆内雇员佩鲁吉亚偷走《蒙娜丽莎》后隐匿两年,直到在意大利售画时才被捕,这幅名画才得以回归。
如今《蒙娜丽莎》享有防弹玻璃等顶级安保,但卢浮宫33000件文物显然无法人人如此“高配”,这成了失窃案的关键诱因,更值得警惕的是这并非孤例。
就在2025年9月3日夜间至4日凌晨,法国中部摩耶日国立博物馆已遭窃,三件明清时期的中国文物:两只景德镇瓷盘和一只花瓶被盗,估价超900万欧元,短短一个多月从地方博物馆到卢浮宫,法国文物安保的漏洞暴露无遗。
有意思的是案发后有新消息传来:劫匪逃离时遗落了部分赃物,其中就包括欧也妮皇冠,只是这件镶嵌1354颗钻石、1136颗玫瑰形宝石和56颗祖母绿的珍宝已出现破损,但截至目前其余文物仍下落不明,四名劫匪依旧在逃。
这场失窃案也暴露出了顶级博物馆安保的“木桶短板”:再严密的系统,也会败给对细节的精准掌握;再珍贵的文物,缺乏匹配的防护也只是“待取之物”。
而劫匪放过天价钻石的选择,更给这起悬案添了层迷雾:是怕钻石目标太大难以脱手?还是背后另有特殊买家指定?答案恐怕要等嫌犯落网才能揭晓。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0 欧洲博物馆重大失窃案频发 卢浮宫馆长:博物馆成专业走私团伙目标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