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新高到跳水,这一轮黄金牛市还能走多远?

一、金价 “疯涨 - 暴跌” 全记录:3167 美元到 2980 美元的心跳之旅

史诗级突破与高台跳水

2025 年 4 月,黄金市场犹如坐过山车,行情惊心动魄,让投资者们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定。4 月 4 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强势突破 3167 美元 / 盎司,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这一消息瞬间点燃市场热情,投资者们纷纷为黄金牛市的强劲表现而欢呼。然而,市场的变化总是令人猝不及防,仅仅 3 天后,4 月 7 日收盘时,黄金价格报 2980.85 美元 / 盎司 ,单日跌幅超 5%,创下 5 年来最大单日波动。这一 “高台跳水” 式的暴跌,让不少投资者措手不及,刚刚还沉浸在金价创新高的喜悦中,转眼间就陷入了对资产缩水的担忧。

这场戏剧性的行情转折,不仅让投资者的心跳急剧加速,更在金融市场中引发了轩然大波。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黄金市场的投资逻辑,对黄金牛市的持续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一些原本坚定看多黄金的投资者,此刻也陷入了迷茫。

国内金饰价格同步震荡

国际金价的大幅波动,如同蝴蝶效应一般,迅速传导至国内黄金市场。国内品牌金饰价格也随之经历了一场 “四连跌 + 三连涨” 的过山车行情。周大福、周生生等知名品牌的金价在 4 月 3 日 - 10 日期间,波动幅度竟高达 47 元 / 克,如此剧烈的价格起伏,让消费者们直呼 “买金如炒股”,原本看似稳健的黄金投资,如今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黄金回收市场,更是出现了 “不敢持金过夜” 的奇特现象。部分回收商面对金价的大幅波动,内心充满了恐惧与担忧,生怕一夜之间金价再次暴跌,导致手中的黄金资产大幅缩水。为了规避风险,他们甚至要求当天出货,无论当天收到多少黄金,都要在当天尽快出手,以确保自身资产的安全。这种谨慎的操作方式,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黄金市场的极度不稳定性。

二、驱动金价暴涨暴跌的 “四大引擎”

这一轮黄金价格的剧烈波动,并非偶然,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操控着黄金市场的起伏。

关税风暴与避险情绪

特朗普政府将亚洲大国关税骤升至 125%,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全球市场引发了强烈的震动,恐慌指数爆表。投资者们对全球经济前景充满了担忧,纷纷疯狂抛售股票和工业商品,寻求更安全的投资避风港。在这种情况下,黄金凭借其传统的避险属性,成为了投资者的首选。大量资金涌入黄金市场,推动黄金价格单日涨幅达 3.67%,创 2020 年 3 月以来最大盘中涨幅 ,成功登上了避险王座。

然而,市场的变化总是迅速而难以捉摸。随着关税政策边际缓和,投资者的恐慌情绪逐渐平复,避险资金也开始迅速撤离黄金市场。这导致黄金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逆转,供大于求,金价随之回调。这种因关税政策引发的避险情绪波动,对黄金价格的影响十分显著,充分体现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敏感性。

美联储政策转向迷雾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一直是影响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美联储 “抗通胀优先” 的鹰派立场与市场降息预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博弈。4 月,受美联储政策预期调整的影响,美元指数反弹近 3%,直接对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形成了压制。因为当美元升值时,黄金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相对变得更昂贵,这会抑制投资者对黄金的购买需求,从而导致黄金价格下跌。

与此同时,全球最大黄金 ETF 持仓单日减少 5.3 吨,这一数据显示出机构获利了结的迹象明显。当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走向存在不确定性时,机构投资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资产调整。在这种情况下,黄金作为一种投资资产,也成为了机构投资者调整投资组合的对象。他们通过减持黄金 ETF,实现获利了结或者规避风险的目的,这进一步加剧了黄金价格的波动。

央行购金与供需博弈

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大环境下,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策略也对黄金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一季度全球央行购金量同比减少 15%,但中国央行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连续第五个月增持黄金,累计储备达 7370 万盎司。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中国央行对黄金价值的认可,也反映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黄金作为一种稳定的储备资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高盛等国际知名机构预测,亚洲央行未来可能将黄金储备比例从 8% 提升至 20%-30%。这一预测如果成为现实,将极大地增加对黄金的需求。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看,需求的大幅增加将为金价提供长期的支撑。因为在黄金市场中,当需求持续增长而供应相对稳定时,价格往往会上涨。央行作为黄金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购金行为对市场供需平衡的影响不容忽视,是推动黄金价格走势的重要力量之一。

技术面与市场情绪共振

在黄金价格突破 3200 美元 / 盎司后,技术面发出了强烈的信号,市场出现了超买现象,这引发了技术性抛售。当黄金价格在短期内上涨过快、过高时,根据技术分析理论,市场会出现回调的需求。投资者会基于技术指标的提示,选择卖出黄金,以锁定利润或者规避风险。

与此同时,部分对冲基金因美股下跌被迫减持黄金,这一行为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引发了市场的连锁反应,形成了 “踩踏效应”。在市场情绪的带动下,更多的投资者纷纷跟风抛售,导致黄金价格加速下跌。这种短期市场情绪波动与技术面因素相互作用,往往会放大黄金价格的振幅,使市场走势更加难以预测。

三、历史视角:这轮牛市与过往有何不同?

回顾过去十年的黄金价格走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轮黄金牛市与以往有着诸多不同之处,它正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结构性特征。

十年金价走势对比

2020 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迅速席卷全球,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为了应对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各国央行纷纷采取了激进的货币宽松政策,大规模印钞、降低利率,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在这种背景下,黄金作为一种传统的避险资产和对抗通胀的工具,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大量资金涌入黄金市场,推动黄金价格一路飙升,成功突破了 2000 美元大关,创下了当时的历史新高 。

时间来到 2024 年,黄金市场再次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这一年,黄金价格走势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美元与黄金竟然同步走强。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投资者的避险情绪高涨,对黄金的需求大幅增加。同时,各国央行持续加大黄金购买力度,全球央行购金量同比激增 63%,创 55 年新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动黄金价格全年涨幅高达 27%,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中的一大亮点。

进入 2025 年,黄金市场的热度依旧不减。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贸易市场的剧烈动荡,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避险情绪再次升温。在这种情况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价值进一步凸显,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流入,推动金价突破 3000 美元,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

结构性牛市特征显现

与 2020 年的 “疫情牛” 相比,本轮黄金牛市的驱动因素更加复杂和多元化。它不仅仅是受到短期的突发事件影响,如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还叠加了一些长期的结构性因素,如 AI 技术革命、人口老龄化等。这些长期因素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推动着长期通胀预期的上升。

AI 技术革命的兴起,带来了新一轮的科技变革和产业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包括黄金。同时,AI 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变了经济运行模式,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则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社会保障压力的增大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对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黄金作为一种保值资产,其对冲通胀的属性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

从机构持仓结构来看,本轮牛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 年央行购金量的大幅增加,表明各国央行对黄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将其作为重要的储备资产进行配置。这种机构持仓结构的变化,反映出市场对黄金的需求正在从短期投机性需求向长期配置性需求转变,为黄金价格的长期上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本轮黄金牛市在驱动因素、市场环境和机构持仓结构等方面都与过往有所不同,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牛市特征。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在分析和预测黄金价格走势时,需要更加关注这些长期结构性因素的变化,以便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

四、黄金市场新变局:保险资金入场与价格发现机制重构

在黄金市场的发展历程中,2025 年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黄金市场迎来了两大重要变革:保险资金的入场和价格发现机制的重构。这两大变革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黄金市场朝着更加成熟、更加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险资入场搅动市场

2025 年 2 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一则重磅通知,允许包括人保财险、中国人寿等在内的 10 家保险公司开展投资黄金业务试点 。这一政策的出台,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黄金市场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3 月 25 日,人保财险率先发力,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系统,成功完成了国内保险行业首笔黄金竞价交易。这一标志性的交易,不仅是人保财险在保险资金运用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标志着保险资金正式踏入中国黄金市场。随后,中国人寿完成了首笔黄金询价交易,平安人寿完成了首笔上海金定价交易,中国太保寿险完成了首笔黄金现货大宗交易 。这些交易的顺利完成,展示了保险资金在黄金市场的活跃身影,也预示着黄金市场格局将因保险资金的加入而发生深刻变化。

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强等特点,其进入黄金市场,将为市场带来大量的长期稳定资金。专家指出,保险资金的长期配置需求,将显著提升黄金市场的流动性。以往,黄金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个人投资者和部分机构投资者为主。保险资金的入场,将丰富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增强市场的稳定性 。

从国际经验来看,保险资金在黄金市场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一些成熟的金融市场,保险资金对黄金的配置比例相对较高,通过合理配置黄金资产,实现了资产的多元化和风险的分散。此次我国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开展,也是借鉴了国际经验,旨在优化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结构,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

更为重要的是,保险资金的入场,有望增强人民币黄金定价权。长期以来,国际黄金市场主要由伦敦金和纽约金主导,人民币在黄金定价方面的话语权相对较弱。随着保险资金加大对人民币计价黄金产品的投资,将增加人民币在黄金交易中的使用频率和规模,推动人民币黄金市场的发展,从而逐步提升人民币在全球黄金市场的定价影响力 。

价格发现机制升级

为了提升我国在全球黄金市场的定价权,增强市场影响力,上海黄金交易所积极创新,推出了 “上海金” 集中定价合约 。这一合约的推出,是我国黄金市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上海金” 集中定价合约采用 “以价询量、数量撮合” 的集中交易方式,在市场量价达到相对平衡后,形成人民币基准价格。这一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公平、公正、透明,充分反映了市场的供求关系。与传统的黄金定价方式相比,“上海金” 集中定价合约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市场代表性 。

“上海金” 与伦敦金、纽约金形成了 24 小时联动的格局。在全球黄金市场中,不同地区的交易时间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几乎不间断的交易环境。“上海金” 的出现,填补了亚洲时段黄金定价的空白,使得全球黄金市场的定价更加连续、完整。这种多市场协同机制,不仅提高了我国在全球黄金市场的话语权,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交易选择和对冲工具 。

投资者可以根据不同市场的价格差异,进行跨市场套利交易,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同时,“上海金” 集中定价合约的推出,也为国内黄金企业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企业可以通过参与 “上海金” 交易,锁定黄金价格,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定经营 。

保险资金的入场和价格发现机制的重构,是我国黄金市场发展的重要机遇。它们将为黄金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黄金市场的地位。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应密切关注这些变化,把握市场机遇,合理配置资产,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

五、未来走势研判:机构观点大碰撞

面对黄金市场的风云变幻,各大机构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观点可谓是大相径庭,形成了乐观派和谨慎派两大阵营。

乐观派:看向 3800 美元

海通证券对黄金市场的未来表现充满信心,十分乐观。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他们构建了黄金定价的数量模型,并基于此模型进行了情景预测。在乐观情形下,他们预计黄金价格有望突破 3800 美元 / 盎司 。这一预测并非毫无根据,海通证券认为,若全球央行年购金量达到 1300 吨,且通胀预期抬升 1%,那么黄金价格中枢将获得足够的支撑,从而突破这一关键价位。这表明,全球央行的购金行为以及通胀预期的变化,对黄金价格走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高盛更是给出了一个令人咋舌的目标价,在极端情景下,黄金价格可能会触及 4200 美元 。高盛的分析师们指出,亚洲央行在黄金市场中具有巨大的增持空间。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亚洲央行有强烈的动机增加黄金储备,以优化其外汇储备结构,增强金融稳定性。这种大规模的购金需求,将为黄金价格的上涨提供强大的动力。如果亚洲央行持续加大购金力度,按照高盛的预测,黄金价格在未来可能会迎来更为惊人的涨幅。

谨慎派:警惕政策转向

中信证券则持有相对谨慎的态度,他们提醒投资者,当前黄金价格已经反映了大部分乐观预期,市场存在一定的回调风险 。在分析黄金市场走势时,中信证券特别关注 4 月中旬美联储议息会议以及美国通胀数据的变化。这两个因素对于黄金价格的走向具有关键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策,如利率调整、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或退出等,都会直接影响美元的强弱和市场的资金流向,进而对黄金价格产生重要影响。而美国通胀数据则是反映美国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胀水平的高低会影响投资者对黄金的需求,因为黄金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抗通胀资产。

如果美联储在 4 月中旬的议息会议上维持鹰派立场,即继续采取加息等紧缩性货币政策,这将导致美元升值,资金回流美元资产,黄金价格可能会受到打压,下探 3000 美元的支撑位 。在过去的市场走势中,我们可以看到,当美联储采取鹰派政策时,美元往往会走强,而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则会下跌。投资者在制定投资策略时,需要密切关注美联储的政策动态和美国通胀数据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降低风险。

各大机构对黄金未来走势的观点分歧较大,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理性看待市场波动,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 。

六、给投资者的三条建议

避免盲目追高

当前,黄金价格已处于历史高位,市场回调风险显著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务必保持冷静和理性,切勿盲目跟风追高。回顾黄金市场的历史走势,我们可以发现,价格的大幅上涨往往伴随着剧烈的回调。当市场情绪过度乐观,投资者纷纷涌入时,往往也是市场风险积聚的时刻。此时追高买入,一旦市场行情反转,投资者很可能面临巨大的损失。

以 2025 年 4 月黄金价格的剧烈波动为例,在短短几天内,黄金价格从历史高点 3167 美元 / 盎司暴跌至 2980 美元 / 盎司附近,许多在高位追入的投资者瞬间被套牢。因此,投资者在面对黄金价格的大幅上涨时,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要被市场的短期热情所左右。

关注关键变量

在黄金投资中,密切关注影响黄金价格的关键变量至关重要。这些关键变量包括美国非农数据、美联储货币政策以及关税动态等。美国非农数据是反映美国就业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市场对美国经济的预期,进而影响美元的强弱和黄金价格的走势 。当非农数据表现强劲时,市场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增强,美元往往会升值,黄金价格则可能受到压制;反之,当非农数据不佳时,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加剧,美元可能贬值,黄金价格则可能上涨 。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美联储的利率调整、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或退出等,都会直接影响市场的资金流向和投资者的预期。当美联储采取加息等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市场利率上升,资金回流美元资产,黄金价格可能会下跌;当美联储采取降息等宽松性货币政策时,市场利率下降,资金寻求更高收益的投资渠道,黄金作为一种保值资产,其吸引力会增加,价格可能会上涨 。

关税动态也是影响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贸易摩擦的加剧会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投资者的避险情绪上升,从而推动黄金价格上涨;而贸易关系的缓和则会降低市场的避险需求,黄金价格可能会出现回调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税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

理性资产配置

在家庭资产配置中,黄金应占据合理的比例。一般来说,建议黄金占家庭资产的比例不超过 10% 。这是因为黄金虽然具有避险和保值的功能,但它本身并不能产生利息收入,而且价格波动较大。如果黄金在家庭资产中的比例过高,可能会影响家庭资产的整体收益,增加资产的波动性 。

同时,投资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杠杆进行黄金投资。杠杆投资虽然可以放大收益,但也会放大风险。在黄金价格波动剧烈的市场环境下,杠杆投资很容

易导致投资者爆仓,血本无归。因此,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选择投资工具,理性进行资产配置 。

投资者在黄金投资中要避免盲目追高,关注关键变量,理性进行资产配置。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黄金市场中,把握投资机会,降低投资风险,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 。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5

标签:黄金   金价   通胀   央行   牛市   跳水   新高   保险资金   投资者   资产   美元   黄金市场   财经   历史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