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三星堆论坛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孙华介绍了三星堆城址的研究成果。
孙华表示,中国古代有两种都城规划,分别是“法地”和“法天”思想,而“法天”思想的都城规划可追溯到三星堆城。并且,三星堆在筑城时,充分利用了鸭子河和马牧河的水系,形成了巧妙的引水、排水系统。
三星堆遗址发掘区
“三星堆现在看见的是一大三小,早期只有一个小城,然后才有大城和西南小城。”孙华说,过去我们只知道大城西北还有座小城,现在通过考古工作,发现三星堆不只有一座小城,西北、西南、东北各有一座小城,共有一座大城三座小城。
三星堆人筑小城的时候就有饮水工程,因为要灌输城壕,还要解决城内的用水问题。筑大城的时候,又有饮水工程,并把水引入围绕大城的护城壕。引水和排水是一个体系,而且这个体系还比较巧妙。
早期的时候,三星堆人利用了鸭子河的一个拐弯从上游引水。筑大城时,又利用了马牧河的“V”字型,从上游段引到下游段。
孙华说,由于筑大城引水横过城市东西,就形成了城北区、城南区。北城区可能是人的世界,是行政区;南城区是神的世界,是宗教区。
后面的金沙遗址也是这样的城市格局。金沙城址中间也有一条河隔开,祭祀区就在河的南面,在河的北面一段距离才是它的宫殿区。再往后看开明氏的成都城,仍然是这种格局。再往后就是秦灭巴蜀以后到秦统一之间,可能受到了巴蜀的影响。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所筑新咸阳,把城扩展到渭河以南,中间就有一条河象征着“天河”。
孙华介绍,中国古代有两种都城规划,一种是《考工记》中“法地”的思想,都城象征大地,是缩小了的九州,其代表就是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另一种都城规划是“法天”的思想,在这种都城中有一条河象征着“天河”,帝王居住在天河以北象征着天上紫微垣的小城中,天河以南有祭祀场所和神庙,可以和天帝发生联系。
孙华认为,过去人们老是认为,是咸阳影响了成都,实际上是相反,是成都影响到咸阳。“法天”都城规划起源于三星堆,然后从秦咸阳推广到中原,最后的一个典型代表是隋唐的东都洛阳。
红星新闻记者 王明平 杨灵
编辑 邓旆光
审核 王光东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