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已至,“2个坏消息、3个好消息、1个要注意”,提前早准备

处暑啊,好多人可能就看看日历,知道有这么个节气,但问它具体是啥意思,估计没几个人说得清。

天气还是热,但风里开始有点凉意了,特别是早晚,短袖有时候都觉得冷

这时候身体容易出状况,一不小心就喉咙痛、关节酸、胃不舒服,或者老毛病又犯了。

医生说,处暑一过,身体就开始新一轮调节了,别看夏天还没完,其实“换季反应”已经开始了

不过也别太担心。问题是有的,但也有好消息。

谁要是能早点了解自己的身体,知道该注意啥,啥变化是好的,日子就能过得舒坦

反之,总是不注意这些,想着“等天凉了再说”,结果可能就不是健康,而是毛病了

先说说大家容易忽略的两个坏消息。一是免疫力。

处暑这段时间,早晚温差大,白天热,晚上可能要盖被子。这种忽冷忽热对身体是很大的刺激,免疫力差的人更明显。

研究说,气温变化超过5℃,感冒、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啥的就容易发作。

而且免疫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变好的,它恢复慢,所以得提前预防,不然感冒咳嗽很容易拖成慢性的。

二是心脑血管疾病。

可能有人不信,觉得现在还穿短袖,咋会有心梗中风

但数据不会骗人。北京一家大医院的急诊统计说,近三年处暑开始,脑出血、冠心病发作的病例都增加了。

因为早晚冷,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不稳定,特别是本来就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熬夜、吃得太油腻都可能让血压飙升。

很多人这时候还不在意,锻炼还很积极,一跑步就一身汗,然后对着风扇吹、猛喝凉水,结果就出事了。

当然,也别太灰心,处暑也有好消息

一是湿气开始退了。夏天很多人都觉得身上黏糊糊的,早上起不来,动不动就出汗,都是因为湿热太重。

处暑后,空气湿度下降,身体也感觉轻松点了。这时候适当运动,吃得清淡点,状态就好调整了。

二是食欲回来了。夏天没胃口,不想吃饭,吃了就胀。到处暑,特别是晚上凉快了,胃口就好起来了。

而且这时候脾胃也比夏天好,之前身体有点虚、吃不下饭的,现在可以好好调理一下

可以吃点容易消化的蛋白质,比如鸡蛋、瘦肉、豆制品,再配点山药、胡萝卜这种温和的蔬菜,肠胃比较容易接受。

三是心情比较稳定了

夏天热,睡不好,湿气重,很多人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还容易烦躁。

处暑后,气温慢慢降下来,晚上睡得好点,白天也没那么燥热了,人也不容易发火,能静下心来了。

心情好对身体很重要,情绪不好会影响内分泌、免疫力,甚至肠胃。所以心情能平稳下来,对养生来说是加分的。

不过,有好消息也不能大意,有个事要提醒大家,就是别“换季补太猛”

每年这时候,总有人开始进补,特别是老人,觉得要“贴秋膘”,排骨汤、牛肉汤啥的都来了

问题是,刚从湿热环境里出来,脾胃还没恢复,一下子猛补,很容易“虚不受补”。吃完就胀气、睡不好、舌苔厚、口苦、没胃口,都是身体给的信号。

专家说,补要慢慢来。适合温补,像山药、百合、莲子、红枣、黄芪这些都比较合适,别一上来就炖肉,一顿吃三大碗,肯定出问题。

另外,慢性病患者也该趁着处暑调整药物、评估病情

比如高血压的人,发现最近血压比夏天高,可能是天气影响,要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药量

糖尿病的人也要注意,食欲好了,饭量大了,血糖也可能波动,饮食控制不能放松。

还有呼吸系统疾病,像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也容易在这个时候犯,特别是早晚吹风就咳嗽、胸闷,都不能大意。

总之,处暑这个节气,身体变化挺明显的。

谁能照顾好自己,秋冬季就能轻松点。

但如果忽略细节,不听身体的信号,等到真正降温再去补救,就晚了

照顾身体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长期坚持,特别是换季的时候,每个小动作、小饮食、小习惯,都可能带来不同的结果。早点准备,日子也能过得顺心点。

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谁说都没用。与其生病了再治,不如现在就好好过这个处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5

标签:养生   处暑   好消息   身体   这时候   夏天   早晚   免疫力   晚上   胃口   湿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