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寒露,遍地冷露”。今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此时节,昼渐短,夜渐长,寒气渐生,尤其是早晚的凉意已带着十足的“穿透力”。老祖宗常说“寒露脚不露”,这正是在提醒我们,养生重心必须从“秋凉”转向“秋冻”,但“秋冻”绝非“瞎冻”!身上有几处关键的“健康开关”,一旦受寒,极易引发疾病,整个冬天都可能不好过。
第一处:头颈部——诸阳之会,最忌风寒
我们的头颈部被称为“诸阳之会”,是人体阳气最为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风邪寒邪最容易入侵的通道。这里有我们重要的经络和穴位,如脑后部的“风池”、“风府”穴,顾名思义,就是风邪容易入侵的“府邸”。寒露时节,若此处被冷风直吹,很容易导致头痛、头晕、颈椎不适,甚至引发感冒。
防护秘诀: 出门时,尤其是早晚,最好戴上一条轻薄的围巾或丝巾,保护好脖颈。风大的时候,戴上帽子,避免头部直接被寒风侵袭。简单的一招,就能为身体守住第一道“防风线”。
第二处:腹部——脏腑所在,保暖为要
腹部,是我们身体五脏六腑的“住宅区”。这里一旦受凉,会直接刺激到我们的脾胃肠道,容易引起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问题。对于女性而言,腹部保暖更是至关重要,能有效预防宫寒和痛经。
防护秘诀: 告别露脐装,及时换上能遮盖住腹部的衣物。夜晚睡觉时,一定要盖好被子,防止腹部着凉。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让全身都暖起来。
第三处:足部——寒从脚起,保暖根基
脚被称作人体的“第二心脏”,分布着众多反射区和经络。同时,脚部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脂肪层薄,保暖能力差,是真正的“怕冷部位”。“寒从脚下生”,脚部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毛细血管收缩,导致抵抗力下降,让病毒有机可乘,引发感冒、咳嗽。
防护秘诀: 坚决收起凉鞋,换上能包裹住脚踝的鞋袜。坚持每晚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20分钟左右,水中可以加入少许生姜或艾叶,效果更佳,能有效驱除寒气,温通经络。
寒露至,秋意浓。学会“精准保暖”,护好头颈、腹部和足部这三个关键部位,就是为整个冬天的健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顺应天时,温暖过秋,健康迎冬!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