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太高!一旦十月不降息,恐重蹈2007年后金融危机覆辙

上周三,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0%-4.25%,这是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降息后,美股主要指数(道指、纳指、标普500)和黄金价格持续上涨,屡创历史新高。

而市场预期美联储今年还要降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下次是在今年10月。

但是,鲍威尔在9月23日公开表示,从多个指标看"股票价格估值相当高",当前美股涨幅集中于科技股,其高估值依赖降息预期维持。

对于下次降息,鲍威尔没有任何暗示,反而强调了关税带来的通胀风险。他强调"无需快速调整利率",且未来路径依赖数据。

这意味着,一旦利率政策不及预期,修正压力巨大。历史数据显示,美股在降息初期虽上涨,但若经济数据恶化(如就业进一步疲软),涨势便不可持续。

2007年,美联储为应对次贷危机萌芽,在9月至12月期间连续降息三次。与当前类似,当时降息也被视为"预防式"措施,但经济下行风险已隐现。

第一次降息后,市场也是不断创历史新高。但12月11日因降息幅度仅25基点(低于市场预期的50基点),引发单日暴跌,这一"买预期、卖事实"的抛售,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序幕。

所以,当前的情况和2007年的确十分相似,一旦10月没有降息,市场将遭遇"预期落空"的冲击。类似情景在2007年12月曾直接导致暴跌。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额外的风险。若国会未能在10月1日前通过预算案,政府可能停摆。历史表明停摆期间市场波动虽小,但会放大政策不确定性。

综合起来看,当前市场与2007年的相似性并非巧合,而是货币政策周期末端的典型特征。美联储的"预防式降息"虽短期提振市场,但经济基本面(如就业走弱、通胀黏性)并未根本改善。一旦10月美联储因数据或政治压力而偏离市场预期(如不降息或释放鹰派信号),高估值美股可能复制2007年12月的单日暴跌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财经   覆辙   金融危机   年后   市场   基点   鲍威尔   单日   通胀   鹰派   风险   数据   经济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