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奶饮到零食,健康化食品成食饮品牌破局关键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不难发现,现在的消费者买食品,早已过了“只要能吃就行”的阶段,母婴群体盯着“无添加、钙铁锌”,年轻轻食党认准“高纤低卡、益生元”,高端家庭则追求“有机、珍稀蛋白”。

健康需求的分层,倒逼品牌必须做出精准选择,而不是把“健康”当万能标签贴在包装上,老金发现世研消费指数榜单上的头部品牌,恰恰都在“精准匹配需求”上踩对了节奏,这也是它们能拿下高热度的核心原因。

健康化破局

乳业赛道的选择尤为典型,蒙牛没有跟风笼统的“有机概念”,而是联合M会员店首发A2β-酪蛋白有机鲜牛奶,把核心卖点落在“每百毫升4.0g优质乳蛋白”上。

这步选择特别聪明,A2β-酪蛋白本身对消化功能较弱的老人和孩子更友好,而4.0g的乳蛋白含量,比普通鲜牛奶高出近20%,刚好戳中高端家庭“精细化营养”的痛点。

这类家庭买奶,不怕贵就怕“营养不够实在”,蒙牛的选择直接把产品和需求绑死,自然能收获认可,认养一头牛则走了另一条精准路线,它把选择放在“奶源信任”上。

通过数智化牧业系统,从牧草种植到牛奶产出全程可追溯,反复强化“原生营养”的认知。这戳中了另一类消费者的顾虑。

现在很多人觉得“后天添加不如天生就有”,认养一头牛的数智化牧场,本质上是给“原生营养”做了可视化背书,让消费者买得放心。这种基于消费心理的选择,比单纯说“我们的奶好”要有力得多。

零食赛道的健康化选择,更能体现“精准”二字。三只松鼠的布局堪称教科书级,它没有把所有健康需求混为一谈,而是针对母婴群体推出钙铁锌AD钙奶,针对轻食党上架“7日鲜”坚果,针对养生人群开发五黑沙琪玛。

这些产品都有明确的人群指向,比如母婴款特意去掉了糖盐香精,坚果款强调“7天短保”锁住营养,每一款都对应着某类人群的具体需求。这种“千人千面”的健康选择,让它以1.80的综合热度指数登顶榜单,远超同类品牌。

卫龙的选择则印证了健康赛道的巨大潜力,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魔芋爽、风吃海带这类蔬菜制品贡献了超过60%的营收,谁能想到,以辣条起家的卫龙,如今靠“健康零食”撑起半壁江山。

更关键的是它的后续选择,7月推出高纤牛肝菌魔芋新品,直接进驻山姆超市,这个选择精准判断了山姆渠道的消费者画像。

中高端收入、重视健康但不牺牲口感,“植物基+低卡”的组合刚好满足他们的双重需求,也让卫龙在健康赛道上再进一步。

这些品牌的共同逻辑很清晰,健康化破局,核心是“选对需求”,不是盲目跟风做“有机”“低卡”,而是先拆解不同人群的健康痛点,再针对性地在成分、品类上做选择。

这种精准选择,让健康从抽象的标签,变成了消费者能感知的具体价值,这也是它们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场景营销

如果说健康化是产品的“内核”,那场景营销就是让内核发光的“外壳”,现在的消费者买食品,不仅买它的营养,更买它对应的生活场景,运动后需要补水,夏天需要清火,毕业季需要怀旧,音乐节需要快乐零食。

品牌的聪明之处,就在于给健康产品找到合适的场景,让消费者在特定时刻第一时间想到它。这种“场景+健康”的双重绑定,成了销量和声量双增长的引擎。

运动场景的精准切入,让旺旺的电解质饮料“荟动”迅速打开市场,7月的苏超足球联赛现场,“荟动”的广告牌随处可见,球员下场后拧开一瓶补水的画面,比任何硬广都有说服力。

这个选择的逻辑很简单,运动补水是高频刚需,而且这类场景下消费者对“电解质”的需求非常明确,不会像日常饮水那样纠结。

旺旺没有把“荟动”放在普通超市货架上被动等待,而是主动进驻运动场景,让产品和“运动补水”强绑定,自然能快速占领消费者心智,情感场景的绑定,更能拉近产品和消费者的距离。

茶饮和零食品牌在场景营销上的选择,同样值得借鉴,蜜雪冰城7月密集上新苹果奶绿、桑葚摇摇奶昔,配合线下打卡活动,把“夏日冰饮”的场景认知刻进消费者脑子里。

夏天走在街上,看到蜜雪冰城的门店,就会下意识想进去买一杯冰饮解暑,臭宝则跨界银河左岸音乐节,用“线下试吃+线上赠票”的方式,把产品和“快乐消费”绑定。

这些案例都指向同一个结论,场景营销的核心是“找对地方”,品牌不再是单纯推销产品,而是给消费者提供“场景解决方案”,运动时喝什么、夏天吃什么、开心时分享什么。

当健康产品和具体场景绑定,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会变得更简单,品牌的竞争力也会随之提升。这种“健康内核+场景外壳”的组合,成了食饮品牌的增长密码。

数据佐证

品牌的选择是否正确,数据是最直观的证明,世研消费指南针系列指数报告,就像一面镜子,清晰照出食饮行业的趋势走向,而站上榜单前列的品牌,无一不是踩对了健康化和场景化的节奏。

这份指数报告由世研指数独家研发,覆盖3C数码、食品生鲜等12大行业,数据结合主流平台公开信息和值得买科技的沉淀,客观性和权威性都有保障,既能帮消费者看清市场,也能给品牌提供参考。

本次监测周期的榜单数据,直接印证了健康化选择的正确性,三只松鼠以1.80的综合热度指数位列第一,蒙牛和伊利分别以1.79和1.76紧随其后。

这三个品牌的共同特点,就是在健康化上做了精准布局,三只松鼠的健康零食矩阵、蒙牛的A2蛋白奶、伊利的原生营养产品,都精准匹配了当下的消费需求。

对比其他品牌不难发现,那些还在靠“低价”“噱头”吸引消费者的品牌,很难出现在榜单前列,现在的消费者,愿意为真正的健康价值买单,这也是榜单传递的核心信号。

世研指数的监测价值,还在于它能帮品牌看清未来的方向,比如报告中提到的卫龙,蔬菜制品贡献60%营收的数据,不仅是卫龙的成绩单,更给整个零食行业指了条明路。

健康化不是小众需求,而是大众趋势。同样,旺旺“荟动”在运动场景的成功,也给饮料品牌提供了借鉴,与其在同质化的产品中打价格战,不如找个精准场景做深做透。

趋势已定

从奶饮区的A2蛋白奶,到零食架的高纤魔芋爽,从运动场上的电解质饮料,到毕业季的联名雪糕,食饮行业的健康化趋势已经非常明确。

这种趋势不是品牌单方面推动的,而是消费者和品牌的双向奔赴,消费者需要更健康、更贴合场景的产品,品牌通过精准选择满足这些需求,最终实现共赢。

对于消费者来说,健康化趋势意味着更好的消费体验,以前买食品要仔细看配料表、查营养成分,现在榜单上的品牌已经帮我们做了一轮筛选。

以前担心“健康的不好吃,好吃的不健康”,现在卫龙的魔芋爽、巧乐兹的联名雪糕,都做到了健康与口感的平衡。

未来,我们或许能看到更多“量身定制”的健康食品,给老人的易吸收奶粉、给减脂人群的高蛋白零食、给孩子的无添加辅食,健康化会越来越精细。

对于品牌来说,健康化是破局的必选项,但不是唯一选项,核心逻辑是“需求驱动创新”:先搞懂消费者需要什么,再在成分、品类、场景上做精准选择。

三只松鼠的成功,在于它看懂了母婴和轻食群体的差异,蒙牛的突围,在于它抓住了高端家庭的营养需求,旺旺的增长,在于它找对了运动场景的刚需。

这些品牌的经历证明,只有把消费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美食   饮品   零食   关键   食品   健康   场景   消费者   品牌   精准   需求   产品   营养   蛋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