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农历四月的北京城依然是初春时节,谷雨节气刚过不久。花草树木刚开始发芽。四九城的西侧帅府胡同的一处宅院内十分安静,此时正是傍晚时分。
宅院的主人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此时老者刚用过晚膳,一个人在花园里赏夜景。忽然一阵风吹来。老人咳嗽了几声,旁边侍候的婢女早把衣服准备好,说道:“老爷,快回屋吧,这时候天还是挺凉的”老人回道;“好吧”说罢披上递过来的衣服慢慢走回屋内,和侍女说道:“你们下去吧。我一个人安静一会”侍女退下。老人一个人坐在宅院的书房内,看着四下的书籍,其中有好几本是编写的《西林遗稿》
老人陷入了深思。。。
这个老人就是我,我老姓西林觉罗,叫鄂尔泰,满洲镶蓝旗人。我的姓氏在八旗里不算大姓,属于边缘化的,虽说也带有觉罗,但别说和皇家的爱新觉罗比不了。就是在其他的觉罗也是没人注意。和满洲有名的八大姓更是差远了。家族所在的旗也是下五旗。我能坚持到现在也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了。
我的家族中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跟随太祖太宗一起征战沙场算是立下了一些功劳,被赐给小爵位,也给了一些差事。祖父图彦图还做过户部侍郎。可惜阿玛两岁时祖父就战死沙场甚至没来得及入关,朝廷给了些抚恤。阿玛才撑到长大成人。
阿玛叫鄂拜,从小就知道自己没有任何靠山和那些八旗子弟比不了于是开始非常要强的读书,阿玛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尤其是太宗登基后更是非常注意文化。阿玛于是凭借凭借着自己读书硬生生的是读到了国子监祭酒的位置。
这个位置是主管学子们学习的。一个满洲出身的学子能够和汉人一样主管学政本身就挺不容易。阿玛对我也非常严格,从我三岁开始教我读书认字,六岁入私塾学习四书五经。阿玛这个人平时也是一丝不苟的,很少应酬。空闲时间就是读书。所以阿玛也影响了我。我也是这样。
我有几个同胞兄弟,但是他们不是早夭就是不愿意读书,所以阿玛对于我要求就更加严格,尽管我排行第四,但是阿玛在我这下的功夫最深。我的童年就在父亲的督促读书中度过了。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次朝廷派来检查教育的大学士李光地李大人来我读书的地方,看到我的作品和诗文后非常高兴。
就在我准备要继续读书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让我不得不放弃科考的路。这件事是因为阿玛身体不好,得病然后突然驾鹤西去了,家里一下子就失去了顶梁柱,也失去了经济来源。我放弃了继续学习的路而是选择了一个可以照顾家人的差事。进宫当侍卫,每个月可以领一份可以糊口的俸禄。
没想到侍卫这个差事我一当就是十多年。这十多年里我虽然每天都是一样的当差巡逻但是有一件事我没有忘记那就是读书,在别的侍卫去应酬喝酒,赌钱逗蛐蛐鸟虫的时候。我都随身带着一本书,有的时候是经书,有的时候是史书。虽然我放弃了读书科考的机会但是我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把我的弟弟鄂尔奇供养出来让他参加了科举,他也没让我失望,考上了进士也当进到了翰林院。算是帮我圆梦了。
就在我以为自己一生就要这样下去的时候,我的机会来了,有一天圣祖仁皇帝偶然来到了我当差值守的翰林院,他打算考考这批翰林的诗文水平。还说在场的所有人都可以参加。我觉得这可能是个机会于是也参加了。圣祖仁皇帝康熙爷非常开心,说:“看来我朝人才确实是多,如今连朕的侍卫也要参加比赛。好你来试试吧”我用了一炷香的时间写了篇文章交了上去。圣祖皇帝先拿我的文章来看,看完后很激动的说:“爱卿这么有才学。当侍卫太浪费了。还是当文官吧。”于是我被调到了内务府慎行司当员外郎。
未完待续
更新时间:2025-04-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