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风裹着潮湿的暑气,从半开的窗缝里钻进来,轻轻掀起窗帘的一角。7月1日凌晨三点,我躺在床上,数着天花板上摇曳的光影——那是楼下夜市未熄的霓虹灯,在闷热的空气里晃成一片模糊的橘色。
手机屏幕亮起,03:00,日期显示“7月1日”。这个数字像一颗小石子,投入记忆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去年的今天,我站在毕业典礼的礼堂里,学士帽上的流苏被风掀起,和此刻窗外的风一样,带着点不安分的躁动。而今年,我躺在出租屋的床上,听着空调外机“嗡嗡”的运转声,突然意识到:原来一年可以过得这么快,快到连“改变”都来不及留下清晰的痕迹。
起身倒水时,水壶与玻璃杯相碰的清脆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水流入杯中,泛起细小的气泡,像无数个未说出口的疑问,在舌尖打转。我捧着杯子走到窗边,夜市的喧嚣还未完全退去——烤串的焦香混着啤酒的泡沫味飘上来,穿背心的男人正和摊主讨价还价,笑声刺破夜色。
“老板,再来五串!”
“得嘞!您稍等!”
这样的对话,在白天会被淹没在车水马龙里,此刻却像被放大了十倍,清晰得能听见每个字的尾音。我忽然想起大学时,宿舍楼下的夜市也这般热闹。我们常在考试周的深夜溜出去,蹲在塑料凳上啃烤鸡翅,油渍沾在课本上,被教授点名时还理直气壮:“老师,这是知识的味道!”
可现在,那些一起啃鸡翅的人,早已散落在不同的城市。有人成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有人在考研的教室里熬到脱发,还有人……像我一样,躺在出租屋的床上,数着凌晨三点的光影,想不明白“长大”到底意味着什么。
手机突然震动,是母亲发来的消息:“睡了吗?今天热,记得开空调。”我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指尖在屏幕上悬了半晌,最终只回了个“嗯”。母亲大概不知道,此刻的“热”早已不是问题——空调开到最低,被子还是被汗水浸得发潮。真正让人烦躁的,是那种“明明在生活,却像在漂浮”的无力感。
楼下传来收摊的声音,铁板铛的“哐当”声,塑料凳的“吱呀”声,还有摊主踩着三轮车远去的“嘎吱”声。夜市的灯光一盏盏熄灭,像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合上了眼睛。我回到床上,拉高被子,却闻到枕头上残留的洗衣液香——是上周新买的,薰衣草味,据说能助眠。可此刻,这香味却像一根细针,刺得人鼻尖发酸。
窗外的蝉又开始了鸣叫,此起彼伏,像一场无声的竞赛。我闭上眼,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和蝉鸣混在一起,分不清哪个更急促。突然想起小时候,夏夜总爱躺在院子里的竹席上,数星星。奶奶摇着蒲扇,说:“每颗星星都是一个愿望,等它们亮了,愿望就实现了。”
可现在,我抬头望向窗外,只看到被霓虹灯染成粉色的天空,连一颗星星都没有。
手机屏幕再次亮起,03:47。日期还是“7月1日”,但我知道,当太阳升起时,这个日期会变成“昨天”,变成记忆里又一个模糊的片段。而此刻的凌晨三点,会像一滴水,消失在时间的河流里。
可我依然愿意记住它——记住这个7月1日的凌晨三点,记住潮湿的风、未熄的霓虹、楼下夜市的喧嚣,以及那个躺在床上,数着光影、想着“长大”的自己。
因为有些夜晚,注定是用来失眠的。它们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让我们在喧嚣中,听见自己真实的心跳。
我翻了个身,把脸埋进枕头里。窗外的蝉鸣渐渐弱了,夜市的灯光彻底熄灭,整个城市陷入一片温柔的黑暗。而我知道,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我会带着这个凌晨三点的记忆,继续向前走——哪怕不知道方向,哪怕依然会迷茫。
因为这就是生活
:在失眠的夜晚里,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在黎明的曙光中,和世界重新拥抱
更新时间:2025-07-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