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反对开放?1956年毛主席预言,我们将来会和全世界做生意!

说到毛主席的经济思想,有人总觉得他是“闭关锁国”的代名词,认为他反对开放,主张中国自己闷头搞建设。其实,这是个大误解。1956年,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里就说了:“我们将来会和全世界做生意!”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有根有据、有远见的。

1956年,新中国刚成立7年,日子不好过。国内正在搞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农业都得从头起步;国外呢,美国带着一帮西方国家对中国封锁,技术不给,贸易不让,日子紧巴巴的。1950年朝鲜战争一打,美国直接下场,中国也被卷进去,国际形势更紧张了。这种情况下,毛主席要是真反对开放,那中国不就彻底憋死了?可事实是,他不仅没关门,还一直在找机会跟世界打交道。

新中国刚站稳脚跟,美国就带头搞封锁,想把中国摁死在摇篮里。朝鲜战争后,封锁更严了,西方国家连个螺丝钉都不卖给咱们。1950年代初,中国只能靠自己,或者跟苏联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抱团取暖。不过,到了1956年,情况有点缓和。苏联开了二十大,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也开始在国际上露脸,比如1955年的万隆会议,毛主席派周总理去,咱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里有了点名气。

这时候,毛主席看得很清楚:封锁是暂时的,世界总会变,中国不能老憋着,得找机会跟外边联系起来。他不是那种“老子天下第一,谁也不用”的性格,而是很务实,知道中国缺技术、缺设备,得向外学。

1956年4月25日,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了《论十大关系》,这可是个大事件。这篇讲话里,他专门谈到“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说:“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这话啥意思?就是不关门,不排外,啥好的咱都得拿来用。

他还特别提到,学外国不是照抄照搬,得动脑子。比如苏联设个电影部,中国跟着设,后来苏联改成文化部,中国也改,他觉得这没啥主见。毛主席说:“我们要学习外国的长处,也要了解他们的短处。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同时,也都有短处。我们要批判地学,不能照搬。”这态度很明白:开放不是当跟屁虫,而是要挑有用的学。

最关键的是,他还放了个大招:“我们将来会和全世界做生意。”1956年这话一出,真不算小事儿。当时中国连外汇都没多少,跟谁做生意?可毛主席就是有这个眼光,他相信中国迟早会冲出封锁,跟全世界搭上线。

《论十大关系》不光是讲开放,它是毛主席对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的全面思考。当时苏联模式很火,但毛主席觉得不能全抄,得走自己的路。这篇讲话不只总结了中国的经验,还反思了苏联的教训,算是中国开始独立摸索发展道路的标志。里面关于开放的思路,后来改革开放不就接上了嘛。

毛主席的开放思想不是光说不练,他真干了不少事儿。虽然那时候条件差,封锁严,可中国对外经济活动从没停过。咱看看他是怎么带着中国跟世界做生意的。

新中国刚成立,毛主席就知道得找个靠山。1949年12月,他顶着零下几十度的寒风跑去莫斯科,见斯大林,签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之后,苏联给了中国156个大项目,鞍钢、长春一汽这些,都是那时候打下的底子。到后来,149个项目建成了,成了中国工业的脊梁。

不过,毛主席不是傻乎乎啥都学。他1956年就说:“苏联的经验是宝贵的,但我们不能照搬,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自己的道路。”比如苏联有些官僚作风、管理僵化,毛主席就提醒别学这些毛病。学苏联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中国自己站起来。

除了苏联,中国还跟其他国家搭上线。1952年,中国跟斯里兰卡签了个协议,咱拿大米换他们的橡胶,双方都赚了。1952年到1955年,中国跟日本民间组织签了三份贸易协议,上海港的货堆得跟山似的。1962年,中日又在东京签了“廖高协定”,民间贸易更顺了。

到了1960年代,虽然跟西方关系紧张,可贸易也没断。1973年,中国搞了个“四三方案”,花43亿美元从西方买化肥厂、钢厂设备,硬是把工业水平提了一大截。这些事儿说明啥?毛主席压根儿没想关门,他一直在找机会跟外边做买卖。

咱总结一下,毛主席的开放思想有这么几点:

啥都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只要有好东西,就得学。技术、管理、科学,统统不放过。

挑着学:不是啥都拿来,得看对中国有没有用,不能当“抄作业”的学生。

自己说了算:学归学,但主权不能丢,合作得在独立的基础上,不能当人家的附庸。

这思想跟后来的改革开放多像啊。1978年邓小平搞开放,不也是继承了毛主席的思路嘛,只不过那时候条件更好了,步子迈得更大。

毛主席1956年的预言,后来真实现了。中国从一个被封锁的国家,变成跟全世界做生意的经济大国,这背后少不了他当年打的基础和眼光。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了,改革开放正式启动。这不是凭空来的,毛主席时期的开放思想就是理论基础。谷牧后来回忆说:“毛主席、周恩来他们为国际合作开了头,改革开放是接着干的。”《论十大关系》里那些话,不就是改革开放的先声嘛。

1980年,中国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谷牧是“特区设计师”,他在深圳那片荒地上画蓝图,没几年,高楼就起来了,工厂机器响个不停,外资企业跟开了花似的。这不就是毛主席说的“跟全世界做生意”嘛。

到了21世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跟全球经济绑得更紧了。2023年,中国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冲到19.47万亿,占外贸总额快一半了。这数据多硬核啊,毛主席1956年的预言,愣是成了真。

毛主席的开放思想,不光是给中国指了条路,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胸怀。他的预言,不只是说中国要发展,还透着对世界和平的期望。现在中国搞“一带一路”,提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就是把这思想发扬光大了嘛。今天,中国站在世界舞台中央,靠的不光是硬实力,还有毛主席当年种下的开放种子。

毛主席反对开放?那是瞎扯。1956年他就预言中国会跟全世界做生意,后来改革开放、加入世贸、“一带一路”,哪一步不是在兑现这话?谷牧这些老前辈用行动证明了毛主席的眼光。想聊聊这段历史,或者说说改革开放的感想,欢迎留言,咱们一起唠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4

标签:历史   将来   全世界   中国   苏联   改革开放   思想   关系   美国   这话   世界   长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