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牺牲都是不朽的
所有的无名都是应该被祭奠的

近期,一部现象级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横空出世,它应该是我看过的纪实性描写昔年中共对台情报工作的第二部电视剧(首部为《红蔷薇》,我个人认为是参照了另一位牺牲在台湾的红色女特工萧明华为原型写的)。其较为真实的记录了昔年在台中共隐蔽战线的斗士们如何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展开情报工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包括张志忠,林英杰等烈士的事迹让人可歌可泣。

同样,别忘了,还有一群昔年和他们素不相识,但为了同一个理想而战斗,直至牺牲的战友们。很多至今都埋于历史尘埃中,荣耀不应该沉默。
戴龙,原名戴云门,出生于1908年12月7日。原江苏阜宁海河(现属江苏射阳)戴家圩(现属跃华村)人。1951年6月,因隐蔽战线工作被出卖就义于台湾)

戴龙烈士
他是中共隐蔽战线上的杰出战士。他隐秘的革命生涯可以说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跨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对台情报斗争,其充满传奇色彩,但公开资料因为工作关系,并不多。但隐秘而伟大,充分诠释了中共隐蔽战线上无名英雄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戴龙自幼聪慧,6岁入私塾开蒙,13岁考入阜宁沟墩高级学堂,后考入阜宁中学(在今天,这所百年学校依然是名校-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高中)。这种学历在当时来说,已经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了。

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江苏省政府裁撤旧有省警务处,全省水陆警务由省民政厅分股办理。
1927年10月14日,江苏省政府通过《全省水陆公安管理处组织条例》,并于11月正式成立江苏省水陆公安管理处,隶属于省民政厅,处长由省民政厅厅长兼任,管理全省水陆公安机关。
1928年6月,江苏省水陆公安管理处被裁撤,水陆公安事宜仍由省民政厅管辖。后该机构后改称为“江苏省警官学校”。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为加强警察教育,颁布《警官学校章程》,允许各省设立警官学校。据不完全统计,在“九一八事变”前,包括江苏在内的14个省份建立了警官学校原被撤裁的“江苏省水陆公安管理处”便成为“江苏省警官学校”。

戴龙烈士便是从“江苏水陆公安教导大队”和“江苏警官学校”走出来的学生。
在求学期间,他向往进步,经中共地下党员李璞介绍秘密入党。开始在组织的指导下,开展了隐秘的红色斗争工作。并在毕业后,凭借着出色的学业成绩,顺利的进入了国民党地方军政组织。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国民党军事和民政部门积极于转战浙闽一带,参与对日作战。凭借出色的军事素养和管理能力,先后被委任为丹阳警察局长、靖江县长、华东警校校务处长、三市(江阴、无锡、常州)联防主任等职,在维持地方治安、支援抗战前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争跌宕起伏和中共秘密工作复杂而多样,让戴龙烈士一度与组织失去联系。
1947年,经过长时间的寻找,戴龙终于与组织重新建立联系,在敌营再度开始隐蔽战线工作。
1949年,他与要塞少将司令戴戎光攀认同乡本家,深得戴戎光的信任。并得以担任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在这个关键的位置上,其深入国民党军内部积极开展策反、统战,情报收集事宜。在他与打入江阴炮台的隐蔽战线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要塞官兵暗中调整炮台部署,控制关键岗位,为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立下了汗马功劳。

渡江战役后,戴龙烈士正式归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员,被调入华东军区海军部,继续从事情报收集工作。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伊始,戴龙烈士脱下了才穿上不久的解放军军装,告别了妻子王家轩,告别了年仅4岁的孩子戴筱萍,化名“王恭陶”。奉命带领自己的秘密使命,义无反顾的踏上赴台之路,谁又能知道,这成为了他在大陆的最后时刻。
而他以后并肩作战的战友,并先期赴台的王瀛成烈士却连儿子王道元、女儿王道乾都没有见上。王瀛成烈士原是潜伏于国民党空军,是国民党空军飞机修理厂检验科二级检验员,一直跟随国民党军在上海。

王瀛成烈士
1949年上海解放后,当王道元、王道乾赶到上海,以为能和父亲团聚,以为能感受到久违的天伦之乐,却再也找不到父亲的踪影。
后来,他们才知道父亲去了台湾。很后来,他们才知道父亲是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就义了。
戴龙等人经香港辗转抵达台北,借住在同乡亲友(如时任国民党台北党部秘书的戴培之)家中,他还通过关系取得了测量学校教官的身份,以“访友问旧”为掩护,联络先期潜伏的王瀛成等人,组建和运作其情报小组。在台期间,他冒着极大风险,与王瀛成曾试图策反一名电台人员,但此方案未能奏效。但戴龙等想出了一个更为巧妙的方法,通过挂号密码的方式,虽然颇费周折,但依旧将情报传递出去。先后五次将台湾海陆空军事情报(包括美军驻台顾问资料、基隆军港布防图等)经香港送达大陆,为大陆研判台岛政治、军事和民生局势提供了关键支持。
1950年,面对着军事上已经完全碾压,政治上正如日中天的中共军事力量及中共领袖群体,在台湾的蒋介石当局惶惶不可终日。

为确保自己在弹丸之地栖身,蒋介石将其“特务统治”发挥到淋漓尽致。台湾开始进入了漫长的“白色恐怖”。先后发布了《台湾戒严令》、《惩治叛乱条例》等相关规定,对全社会开展大规模清查,搜捕中共地下党人。台湾,步步荆棘。

1950年1月31日《中央日报》刊发消息。林正亨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而“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让中共隐蔽战线上教训最为惨痛之一的叛徒群体出现,更是让中共在台秘密工作一度陷于“崩塌”。高雄工委李汾被抓叛变供出时任中共台工委副书记的陈泽民,陈泽民叛变,供出书记蔡孝乾。蔡孝乾叛变,直接提供了吴石情报组线索,并交代、指认了大批曾经的战友们。一些意志薄弱的人也成为了背叛者,更有国民党秘密军警特人员渗透进中共在台的组织中。

昔年在台湾白色恐怖中就义的先辈们
这让我想起了中共史上几次相同的惨烈教训,如30年代上海中央局的坍塌,从顾顺章叛变指认时任上海中央局书记的李竹声、秦曼云,秦曼云接着劝降了接任李竹声职务的盛忠良,也成为了叛徒。而李竹声更是向国民党特工总部(时为国民党党务调查科,中统前身)供出了中共上海地下组织藏有苏区黄金的秘密。泄露了中央红军准备西征的军事部署。最令人发指的是,他出卖了方志敏同志率领的北上抗日先遣队。甚至具体到把行军路线、行进节奏,甚至出发时间都一五一十地交代的一干二净。上海仅存的中共隐蔽组织和人员由此进入了相当一段时间的“静默期”,直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前后,才开始复苏。

而戴龙烈士的不幸遭遇,同样也是因其情报小组成员,曾经的老同学焦静秋(被捕后叛变成为国民党特务)叛变后出卖了他并对其进行了诱捕。
1950年7月,戴龙烈士被捕。在狱中,他遭受了非人的折磨,甚至被打断了四肢。根据目前的材料可以证明,戴龙烈士从未屈服,严守了组织秘密。
1950年12月13日,台湾伪“国防部”军法处对“匪华东军区海军部潜台匪谍戴龙叛乱案”作出判决:
指控戴龙、王瀛成等人,从1949年10月至1950年7月,先后5次向大陆密报台湾军情。
经查,《台湾地区戒严时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汇编》中收有《(伪)台湾省保安司令部(民国)三十九年度(1950年度)以侦讯扩大破获重要案件概况摘要表》,共计13案,戴龙“叛乱案”位居第一。
《(伪)台湾省保安司令部(民国)三十九年度以侦讯扩大破获重要案件概况摘要表》上说:
戴龙,时年43岁,籍贯江苏阜宁,职业无,共犯6人,案由为“匪华东军区海军部派台负责搜集海空军情报”。
1951年6月,戴龙烈士、王瀛成烈士等数人被秘密杀害于台北马场町刑场。戴龙烈士时年43岁。他的骨灰被一位阜宁籍工人悄悄收藏,隐埋在台北六张犁墓区(2021号)。

戴龙烈士牺牲后,因为工作的隐秘性,其在上海的家人长期不知其下落。1962年,经过长期寻访、调查,由东海舰队政治部出具了相关文件和证明。上海市人民政府为表彰戴龙烈士对革命事业的杰出贡献,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并颁发了烈士证书(沪烈字第004151号)。

其后人戴筱萍为完成母亲遗愿,历经数十年不懈寻找,终于在2011年通过台湾《宁波帮》杂志刊登的寻亲告示,确认了父亲的墓地。
2014年5月27日,65年过去了,戴龙烈士的骨灰历经辗转,终于从台湾运回上海,随后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其名字被镌刻在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的“台湾地区牺牲烈士纪念墙”上 和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中。

戴龙烈士的一生,是为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奋斗的一生。他在隐蔽战线上的英勇事迹,被后人誉为“余则成式的英雄”。他的忠诚、智慧与牺牲精神,不仅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更彰显了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崇高品格。正如他在民族危难,毅然投入抗战洪流时所写下的诗句“龙儿辞乡闯五洲,不恋悲欢不恋留。忧国忧民痴心在,功名不成誓不休”;正如他在赴台前对家人所说:“此去有死无生,但为了国家,值得!”他用忠诚与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正如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上刻着这样一段铭文:“风萧水寒,旌霜履血,或成或败,或囚或殁,人不知之,乃至陨后无名。”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
你的功绩永世长存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