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超市碰见老同学,她边挑苹果边叹气:“闺女现在去姥姥家,待不了半小时就闹着要走,小时候可是赖着不回的。”
这话让我想起邻居王奶奶,她总把外孙的乳名喊成孙子的,孩子低着头不说话。
其实孩子疏远姥姥家真不是“白眼狼”,里头藏着三代人跨不过的坎儿。今天咱们掏心窝子聊聊,那些没好意思说破的大实话。
老家有句老话:“外孙是门前的客,孙子是炕头的热。”这话听着伤人,可现实里总打人脸。
朋友小敏儿子去年考上重点高中,姥姥给孙子包了2000块红包,外孙只拿到800块。
孩子捏着薄薄的红包问:“妈,我是不是姥姥捡来的?”
饭桌上更明显。姥姥给孙子夹菜用筷子,给外孙夹菜用公勺。孩子不是傻,五年级的侄女有回跟我说:“小姨,姥姥家洗手间有两套毛巾,粉色的是表弟的,灰色的才是我的。”
老人总埋怨:“来了就知道玩手机!”可孩子捧着手机是在躲尴尬。
上次家族聚会,姥姥拉着孙子聊学校趣事,转头问外孙:“你妈还总加班吗?”孩子盯着屏幕“嗯”了声——他上周刚拿了奥数奖,可姥姥连他读几年级都记混了。 更扎心的是代沟。
姥姥兴奋地翻出孙子幼儿园画的太阳,外孙手机里存着建模大赛作品。老人眯眼看半天,嘟囔着:“这铁疙瘩哪有我乖孙画的日头好。”
姥姥不是不爱,只是爱得笨拙。
同事姥姥临走前塞给她一布袋,里头装着外孙女小时候掉的乳牙,每个都包着红纸。老人攒了十年退休金想给外孙买钢琴,临了却换成金镯子给孙子当聘礼。
孩子不懂这些弯弯绕。表弟有年死活不肯去姥姥家,后来才知道——他听见姥姥跟邻居说:“外孙终究是别人家的。”
这话像根刺扎在孩子心里,可姥姥说这话时,手里还攥着给他织了一半的毛衣。
看着孩子躲闪的眼神,别急着骂他没良心。
试着把老相册翻出来,让孩子教姥姥拍抖音;把压岁钱换成手写信,说说那些年攒着糖霜不刷锅的日子。
要是你也为这事头疼,点个关注,下周五我教你怎么用三块绿豆糕哄好一老一小。有些爱啊,得嚼碎了、咽下去,才能品出甜味儿。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