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秋天刚刚开始,美国的农民却欲哭无泪,不是收成太差,而是收成太好!大豆堆满了仓库,却没人买。
更让人着急的,是这些本该装船运往中国的大豆,现在只能烂在地里,有的农户甚至直接把大豆搅碎撒回地里,连卖的心思都没了,这个场面,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坐不住了。
于是,他在白宫公开宣布,要在即将召开的APEC峰会上与中国代表面对面谈谈大豆问题,他说要让大豆再次伟大,要为美国农民讨个说法。
可他真正着急的,真的是农民吗?还是说,那些来自农业州的选票,才是他最怕失去的?
今年2月,特朗普刚上任没几天,就签署了一项新的对华加征关税命令,力度比上一次还猛,中国也不含糊,迅速做出反制,干脆不再买美国大豆。
这一决定看似简单,背后的操作却异常果断,到了5月,美国的大豆出口对华订单直接挂零,这种情况,上一次出现还是在1999年。
曾经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占了四成的海外订单,如今却一单都没有,美豆出口商一开始还抱有一丝侥幸,想着是不是暂时的,可到了8月,他们彻底死心了。
8月那场风波格外热闹,特朗普终于坐不住了,公开表态说希望中国恢复采购,还提出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要求,采购量翻四倍,他说美国完全有能力满足中国的需求。
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大豆供应链早已悄悄完成转场,在特朗普放狠话的同时,中国却在巴西和阿根廷下了大订单,数据显示,8月中国进口大豆接近1400万吨,其中85%来自巴西。
阿根廷更是主动出招,取消了大豆出口税,吸引中国买家,中国立即下了十几艘船的订单。
这还不够,中国还提前锁定了1200万吨南美大豆的全年供应,交付期延长到了10月,这些数字背后,是对美国大豆的实质性替代。
美国农民怎么办?只能干着急。
10月,美国进入收获季,农民们一边收着大豆,一边看着仓库发愁,大豆价格跌得厉害,比巴西贵了近40美元一吨,而且还要多交34%的关税。
在爱荷华和印第安纳这样的农业州,农民的怨气已经压不住了,有人开始在社交平台发视频抱怨,有人则直接给州议员写信,说联邦政府要给个交代。
农业游说团体也开始频繁出现在白宫门口,要求政府出面解决问题。
特朗普这时候才宣布,要在APEC会议上与中方谈判,甚至提出要动用100亿到140亿美元的关税收入给农民发补贴,但这些钱迟迟没有落实,农民们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
白宫内部也开始慌了,特朗普嘴上说不会辜负农民,可实际上他最担心的是这些农民手里的选票,农业州是他上一届胜选的关键票仓,如今这些人要是转向了,可不是补贴几千美元能挽回的。
特朗普公开喊话中国,实际上是把谈判底牌都摊在了桌上。
他希望能在APEC之前拿下点成果,好回去交差,可问题是,他的做法反而让中方看清了美方的急迫,让中国在谈判上更加从容。
中国并不急于恢复采购,反而更强调谈判的前提与对等。
中方已经明确表态,加上去的不合理关税不取消,大豆就免谈,不是因为中国缺大豆,而是因为中国早就不再唯美豆是命。
过去几年,中国花了很大力气去南美投资港口、运输和储存系统,已经构建起一个稳定的非美供应链。
美国想要靠大豆重新打开市场,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特别是现在的国际局势,中国正在加强与欧洲、东盟等地区的合作,外交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会因为美国的一句求谈就改变方向。
特朗普这次谈判,已经陷入被动,他既想保住农民选票,又不愿意放弃对华强硬的人设,这就导致他两边都不讨好,农民不满意,外交也没成果。
而中国看得很清楚,特朗普的急背后,其实是对国内选情的焦虑,是对农业票仓即将松动的恐惧。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贸易争端,而是一场围绕全球供应链重塑的深层博弈。
美国想用大豆换回中国市场,却不愿意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而中国,早已不再是那个依赖某一种商品、某一个市场的中国。
面对全球复杂局势,中国的对外政策始终以稳为主,不急不躁,节奏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一次的大豆风波,不只是一次贸易摩擦,更是一场国际政治的现实写照。
这一切还远没有结束,特朗普还要面对APEC的谈判桌,而中国仍然在南美码头装船,谁能坐得住,谁就能掌控局势。
这场关于大豆的争夺战,表面上是贸易,实则是选票,是规则,是未来全球供应链的主导权。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