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老窖:喝到嘴里的历史

放眼华夏,一山一水,一城一县,皆是历史。

泸州老窖就是活着的历史,而且是能喝到嘴里的历史。

泸州老窖1573国宝窖池群,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作为白酒界的文化遗产,历经岁月发酵,直到如今依然令人沉醉。

元泰定年间,有一位叫郭怀玉的酿酒师傅,他被后世称赞为“制曲之父”,是他酿造出了第一代泸州大曲。

什么叫做匠人精神,在郭怀玉身上便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现在我们轻描淡写地说一句,郭怀玉经过数十年研究,才有了甘醇曲。

可这数十年,是十个春秋才换来的,泸州城的叶子都黄了十年,可以想象他是用多大的热爱与坚持才换来如今的酒香满城。

郭怀玉创造了泸州老窖酒传统的酿制技艺,开创了中国大曲酿酒的新时代。

披荆斩棘的第一代奠定了泸州老窖的基础,到70年代,泸州老窖酒又融合了南北酿酒技艺,这才有了泸州老窖如今的味道。

“酒好全凭窖龄老”,一句话道出了白酒酿造的关键因素。

而1573国宝窖池有着448年的酿造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酿造从未有过片刻的停歇。

窖池中的微生物在窖泥里,持续不断地进行着驯化和富集。

每一年、每一季的酿酒过程,都像是一场微生物的盛大聚会,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微生物体系。

这个微生物体系犹如一个充满活力的微观世界,每一种微生物都在其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共同为美酒的酿造贡献着力量。

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酿造环境和悠久的酿造历史,1573国宝窖池群成为了中国酿酒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唯一连续不间断使用的“活文物”。

1996年,这个对于1573国宝窖池群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

1573国宝窖池群,凭借其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独特的酿造意义,成为了行业内首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不仅仅是酿酒的场所,更是一部生动的、活着的中国白酒酿造史,承载着无数酿酒工匠的智慧结晶,见证着中国白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蒸馏酒在世界酒文化的版图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

与西方的威士忌和白兰地相比,中国蒸馏酒的酿造技艺有着鲜明的独特性。

西方的威士忌和白兰地,其酿造方式有着它们各自的特点,而中国蒸馏酒,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多菌种的固态发酵模式。

这种独特的发酵模式,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中国蒸馏酒独特风味的大门,铸就了中国白酒独具一格的酒体特征。

中国蒸馏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流淌着千年的酒文化。

其酿造技艺历经了岁月的洗礼,一代又一代的酿酒师们,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将其传承下来,至今已经延续了千余年之久。

这千余年的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匠心。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各地的物产丰富多样,不同地区所采用的原料存在差异,再加上各个地方有着各自独特的生产工艺,这使得中国蒸馏酒发展出了多种香型。

每一种酒香都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其中最主要的是浓香型、清香型和酱香型这三种香型。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口感和香气,满足着不同消费者的味蕾需求。

在众多的中国白酒品牌中,泸州老窖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泸州老窖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在中国酒业的星空中独树一帜。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传承了2000余年,当酒友们端起酒杯感叹岁月时,可否想过,在千年前,也有一个人,举杯邀明月,感叹岁月悠长。

这漫长的历史,沉淀着多少故事,发酵了多少心情。

在这2000多年的岁月里,泸州老窖的酿造技艺不断发展、完善,凝聚着无数酿酒师的心血和智慧,见证着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泸州老窖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渊源,它最早发源于古江阳。

自秦汉以来,川南地区的酒业蓬勃发展,犹如一颗种子在肥沃的土壤里开始萌芽,泸州老窖酒的酿造技艺,就在这种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

到了唐宋时期,文化繁荣,经济昌盛,泸州老窖兴盛起来,酒坊林立,酒香四溢,弥漫在大街小巷。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酿造技艺在元、明、清三代经历了更为重要的发展阶段。

元代时,郭怀玉开创了泸州大曲的先河,创造出了“甘醇曲”。

明代时,继续改良,逐渐呈现出雏型,一些独特的酿造环节和工艺标准开始形成。

到了清代,经过无数酿酒师的智慧传承与经验积累,泸州老窖酒的酿造技艺最终得以定型,并且达到成熟的境界。

这一路走来,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一代又一代的酿酒人坚守传承,口口相授,心心相印,形成了独特而举世无双的酒文化。

据对泸州出土文物的深入考察发现,泸州的酒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秦汉时期。

从泸州出土的汉代陶角酒杯造型独特,记录着千年前人们饮酒作乐的情景。

汉代饮酒陶俑那微醺的神态,举杯的姿势,生动地展现出当时饮酒文化的盛行。

公元1324年,制曲之父郭怀玉于泸州发明“甘醇曲”,改良后制成大曲,距今680年。

清《阅微堂杂记》载,元泰定年间,郭怀玉14岁学艺,48岁制成“甘醇曲”。

陈铸在《泸县志》中记载了曲母制作方法,“初麦面一石,高粱面一斗浇水和匀,模制成砖,置于隙地上,以物覆之,数日发酵,再翻之覆如故,听其霉变,是为曲母……

解放后,小作坊走向私私联营、公私合并……

九十年代后,泸州老窖建起大规模制曲生态园,年产量上万吨,有楼盘制坯等功能。还开发出系列曲药品种,推动了浓香型大曲酒酿酒技术的进步。

一瓶泸州曲,半部酿酒史,酒能独醉,也能共饮。

诗仙李白醉酒写诗,秀口一吐盛唐在;苏轼把酒问青天,一醉上千年;杜牧清明寻酒,杏花村的酒香至今还在流淌……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必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泸州   老窖   香型   甘醇   历史   国宝   技艺   白酒   中国   嘴里   独特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