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六旬,人生进入晚晴之境,这个时候,经历过春夏秋冬的人,心里更加明白:简单平和才是最好的幸福。
有句话说,岁月静好,不过是内心安稳。所谓“低欲”,并不是让自己苦行清贫,而是把控住内心的欲望,学会知足常乐,让自己活出一份自在与自洽。
都说“心宽一寸,受益三分”,很多时候,生活的痛苦往往来自想要太多,计较太多,得失放不下。
所以,到了一定年纪,越要学会守住内心那份淡然和节制。
不为物质所困,不为欲望所累,才能在岁月中活得轻盈坦荡。
想想身边的人和事,那些到老还忙忙碌碌、追名逐利的,反倒很难安享晚年;而真正活得通透的人,早就学会了“低欲”二字,把心放平,把脚步放慢,让日子归于简单。
这就像古人说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63岁以后,这“低欲”其实说来简单,也许只需要六个字——‘不攀、不比、不贪、不争、不怨、不惧’。这六字诀,是晚年保持心灵宁静的钥匙,也是生活中的一盏明灯。
人到老年,别再去和谁攀比了。
年轻时或许想着“别人家的车大房大”,可到这个年纪,你会发现,身体健康,一日三餐踏实,亲情和睦,才是最踏实的福气。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每个人的路不同,生活也各有甜苦,攀来比去只会劳心伤神。
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能理解其中的滋味,守着本分,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最重要。
常有老人抱怨:“看旁人孩子有出息,孙子念名校,看看自己,心里窝着堵。”
其实,香花也好,野草也罢,各有各的命数。
儿孙自有儿孙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盲目比较,只会让自己陷进烦恼的泥潭。
如《增广贤文》里有句:“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把自己的脚泡在暖水盆里,管什么世事风雨?留给孩子们空间,也给自己一份轻松。
年纪越大,越应学会收敛欲望。
钱财,有吃有用就好,多出来的,不过是个数字。
对名,对利,对各种东西彻底放下,才会活得自在。
《菜根谭》有云:“无求到处人情好,不拣何妨日日闲。”
不贪心,不乱求,哪怕坐在屋檐下晒太阳,也能觉得温暖美好。
逢人处世,面子争不过,嘴上争不过,但如果什么都争个输赢,剩下的只有孤独。
与亲人争、与邻居争,其实到头来都没意义。
晚年,更要懂得克制脾气,退一步海阔天空。
正如老话讲:“忍得一时之气,免却百日之忧。”
凡事能让则让,该闭口则闭口,人际关系也就顺畅多了。
不少老人容易抱怨,子女不孝、收入不够、身体不行……可是日日怨气缠绕,人也变得越来越刻薄。
“既来之,则安之。”想开一点,很多事都能柔软以待。
记得有名诗人说:“一蓑烟雨任平生。”
用豁达的心,慢慢体会晚年的安静时光,大事小事都不过眼中的尘埃。
一觉睡醒,阳光照进门,自己高兴最重要。
最后,就是不惧。
不要害怕衰老,不要害怕孤单,不要害怕疾病。
人到晚年,终需坦然接受自然的规律,我们该做的,是珍惜当下每个日子,善待自己。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到了一定年纪,最重要的是精神的寄托——或读书、或垂钓、或养花、或陪伴老友,都是不错的选择。
活着一天,高兴一天,尽量让心情舒畅。
其实,低欲的生活从来不等于无趣,而是内心丰富更知足。
很多老朋友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打打太极、锻炼身体,这样的日子悠闲令人向往。
人生,归根结底不过是“求一个随遇而安”。
年岁渐长,愿我们都能放下那些沉重的包袱,守住一颗纯净的心,如明镜止水,静观世界沧桑,淡看流年烟云。
低欲而为,心中自有余香,处处皆是好风景。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