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小时候经常对妈妈说:“妈妈,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敬你,给你买好多东西。”
那时候妈妈总是会笑一笑说:“那个时候妈妈就老了;”
“不会的,妈妈永远不会老的……。”
不论你我愿不愿意,当我们到了中年,父母都已经双鬓斑白了,有时候总是在问自己:“不知道是谁偷走了时间,让我们都来不及后悔。”感觉有很多事情都没来得及为父母做,父母就已经老了。
每当自己想到此,总想着为父母做点什么,可是有时候又很难让父母听从自己的建议,让人很沮丧。比如,我总是提醒父母,要带他们去体检,可是父母总是说:“人好好的去什么医院?去医院的话,没病也给你检查出毛病来,浪费那个钱干嘛?”每当此时,建议就很难被听进去。
不仅仅是我遇到这些问题,相信有不少朋友也遇到类似的问题,最近我一个朋友阿丹说:“自我的父亲走了后,我把母亲从老家接到自己身边已经七年了,现在她一个人住。近几个月来,她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吃饭是我送过去解决。半月前,老人自己在家摔跤,现在早晨起床有点困难,上周末去看望时,建议她去医院做个检查,怎么说都不愿意,让人很难办。”
父母不听从我们的建议,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认知差异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和父母的认知会产生比较的差异,尤其在信息无死角传递的互联网世界,我们认知的更新变化速度比较快,而父母很难发生改变,容易固守自己的认知区间,对外来的思想容易产生排斥。
其次,子女缺乏方法
子女有孝心,这是好事,但是也要注意方法,如果老人的情绪价值得不到满足,一旦观点有差异,老人很难会听从子女的建议。
最后,担心给子女带来不便
可怜天下父母心,有些父母看着孩子日子过的鸡飞狗跳,偷偷的躲起来抹眼泪,更不会因为自己的事情给孩子增添更多的麻烦,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当然,办法永远比问题多,面对这些问题,还是有不少解决方法的。
一、换时间、换空间
当你在某个时间、某个场合劝说父母听从自己的建议而父母不听时,不妨赶紧闭嘴,等到哪天父母的心情比较好,同时又抹不开面子的场合,试着再给父母提建议,大概率会成功。比如:有一次爱人的妈坚决不肯去医院做体检,爱人没有继续劝她,而是在她最喜欢的邻居来家里串门时,顺势提了一句“咱们一起去体检嘛,现在体检还能抽奖呢!”邻居一听觉得新鲜,立马附和说“是啊,我们都去了,你也赶紧安排一下吧。”结果那次,她妈居然真的就答应了。
二、找第三人劝说
有时候,当我们劝父母受阻时,可以考虑找中间第三人进行沟通斡旋,父母可能会听一些被自己认可的亲戚或朋友的话。比如:朋友小李的爸爸以前血压一直偏高,死活不肯吃药,说吃药是“药罐子”的开始。后来小李找了他爸最信服的老战友来聊天,他拿自己的亲身经历劝小李爸吃药:“我就是不听话才差点进了ICU。”小李爸爸听完连连点头,那天晚上就主动说想去医院看看。
三、打情感牌
我爸爸是个比较固执的人,一般他认定了的事很难改变他,有一年,他从楼梯上摔下来,有几个小时他的记忆力是丧失了的,后来恢复了正常,但是,处于安全考虑,我就建议他去医院检查,刚开始他死活不肯去,后来,我就直接跪在他的面前,说:“你不去,我就不起来。”后来他看我这样,立马拉我起来同意去医院检查。
父母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虽有代沟,但并非不可跨越。理解他们的固执,尊重他们的感受,换个方式,换种角度,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智慧,或许,就能在他们的余生里,悄悄地替他们筑起一份更坚实的守护。我们终将长大,而他们终将老去。在时间还未彻底偷走他们的健康之前,多一些努力,多一分陪伴,也许就是最好的“孝”。
作者简介:原名王金,六分之一原创社群作者,持续创业者,愿我的文字给你带来温暖。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