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让你看懂,否定日军细菌战的历史教授曹树基,为何无人管

电影《731》的推迟上映。

让很多往年的旧闻又被自媒体翻了出来。

上海交大的曹树基教授5年前否认侵华日军发动细菌战的言论再次被人关注。

五年前曹树基接受《新京报》的采访,介绍了当时他的一些研究。

曹树基说了哪些“奇谈怪论”

曹树基的研究领域是人口和疾病史,所以他研究中国鼠疫史必然要涉及抗战期间的种种鼠疫案例。主要涉及云南地区、浙江衢州、金华、湖南常德等地的鼠疫问题。

曹树基经过研究,认为这些地区的鼠疫是自然鼠疫,并非人为故意传播,也就说并非日军投毒。

这些言论自从见报之后五年来一直被持续抨击,曹树基被骂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严重挑战了大众的固有认知,尤其在这个牵动民族情感的话题里。

曹树基是一位专业学者,他不可能毫无根据信口开河讲这种话,比如云南西部的鼠疫,他对比了当年鼠疫的传播路线和80年代自然鼠疫的传播路线,认为两者是同一类型的传播方式。

曹树基认为抗战时期口口相传的各种日军投毒的资料并不可信,包括日军自己的记录日记很多也是传闻。他例举了一位侵华日军的自述,证明了这位日军关于常德鼠疫是日军飞机散播细菌的记录是错的。

如果按照曹树基的看法,鼠疫战并不存在,如此多的事实是怎么构成的呢?

曹树基认为:

简单地说,在战争期间,浙江、常德的疫情分别有两个报告,一个是A报告,另一个是B报告更严谨,更权威,作者的身份不一样,证据也不一样,B报告说A报告错了。但是今天外面所有人用的是A报告,不用B报告。战时的民族主义和战后的民族主义共同造成这一结果。

在回答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的问题时,曹树基是这么说的:

我想不管在什么时候,实事求是,不说假话严谨治学,比什么都重要。尽管在十多年前,中国的细菌战官司在日本打赢了,但对我来说,所有的证据都经不住推敲。今天我们采用正确的方法,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并不会损害中国人民的利益。这是我的想法。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我并不赞同曹树基的一些关于鼠疫战并不存在的观点,比如他举出了两个日军自己的记录并找出里记录里不真实的破绽。

但是日军自己记录过的相关信息并不是只有这两个人,日军的记录甚至都不局限在中国,比如在缅甸等东南亚地区也曾在水源地投放杆菌。

但无论如何,曹树基的一系列研究文章并不是没有论据和材料证明的信口开河,这些研究可能不严谨甚至结论是错的,但它依然没有脱离学术讨论的范畴,也是发表在需要严格审核的学术期刊上的,比如《近代史研究》。

我写这篇文章是想告诉大家,一些问题的研究可能会挑战大众的固有认知,甚至会伤害大众的朴素情感,允许相关专家的研究是学术繁荣必须付出的成本,有时候甚至有现实利益。

比如东北那一块的历史疆域问题就很复杂,有一些事实对我们是不利的,国内相关的研究如果拿出来给大家看,可能很多作者要被骂的狗血淋头。

但是这些问题必须要研究,有利于我们的事实要写出来,不利的也要写出来,提供给相关方面做参考研究,万一在将来什么时候,有争议的对手提出了对我们不利的事实,而我们还不知道,这就很被动。

所以学术研究的自由度其实比我们普通人想象的要宽松的多,曹树基的相关研究可以发表在社科院的期刊上,也没有受到官方的批评处罚,就是这个道理和原因。

研究无限制,公布需谨慎。

曹树基是否应该接受《新京报》的采访,并把他的研究直接传播给大众,我想这才是一个真正需要讨论的话题。

信源:曹树基接受《新京报》采访完整原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4

标签:历史   细菌战   日军   教授   鼠疫   报告   常德   大众   事实   中国   严谨   信口开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