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食鉴 | 一半是荷花蝉鸣,一半是舌尖清欢


枕湖纳微凉

小暑意渐盛


温风至,盛夏始

民谚“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正是对全年最闷热气候的生动描述

今天

北京的空气里都是慵懒的暑气

什刹海的荷叶层层叠叠

粉白荷花在晨光中舒展

早起的老人摇着蒲扇漫步湖边

正午的胡同里

蝉鸣穿透槐树叶

川流不息的路上蒸腾着热浪

喧嚣的都市里

炽热的节气与醇厚的民俗交织

勾勒出一幅独特的夏日风情画

在越来越浓的暑气里

怎么吃清热解暑更健康?

商小编这里有良方


吃出夏日元气

1

黄鳝:暑天人参,补气养血

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黄鳝性温味甘,可爆炒或炖汤,适合体虚乏力者,但湿热体质宜少量食用。

玉华台以善烹“全鳝席”闻名京城。烹制好鳝菜,首先就得是一个“鲜”字,据介绍,店里的鳝鱼都是当天到货,必须鲜活,几百条活鳝都得由经理和厨师长亲自检验。而炝虎尾、软兜长鱼、响油鳝糊三道菜肴,占到店里鳝菜销量的九成以上,是小暑打卡的热点。此外长椿街马凯餐厅的腊肉鳝鱼煲、曲园酒楼的响油鳝糊也是不错的选择。


2

鸭肉:清热解暑,营养滋补

鸭肉是小暑时节的首选肉类之一。它性凉,味甘咸,具有清热解暑、滋阴润燥的功效。在炎热的夏季,适量食用鸭肉,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热量,缓解暑热带来的不适。


天福号酱鸭是特色酱香口味,鲜香透骨,甜咸适宜,具有鲜、香、酥、嫩的特点,佐餐下酒或者炸锅加热,酥脆诱人。


3

莲藕:清热生津,凉血散瘀

鲜藕含水量高,可凉拌、清炒或榨汁,搭配绿豆煮汤,能缓解暑热烦渴,熟藕则健脾养胃,适合脾胃虚弱者。7月一到,早一批的鲜藕就要成熟上市,《本草纲目》中记载:“六、七月采嫩者,生食脆美”。洁白莹润、爽口清甜,如同一捧白盈盈的雪团。一口下去,齿颊间留下清凉,令人暑热全消。


丰泽园风味炝油莲藕丁保留藕的原味清香,美味又营养,是夏日必点菜蔬。齐鲁苑的微山湖脆藕,清甜脆爽,把小暑的荷田诗意都端上了桌,咬下一口,仿佛嚼碎了整个夏日的清润。


4

冬瓜:利水消肿,清热解暑

冬瓜含96%水分,且低热量高纤维,可做冬瓜老鸭汤、清炒冬瓜片,或榨汁加蜂蜜饮用,帮助排出体内湿热。


南京大牌档的小葱板鸭冬瓜汤将板鸭与冬瓜加入小香葱煨汤,慢火细炖出,冬瓜软烂,板鸭酥香,汤味清鲜,是一道避暑除烦的夏日美味。


穿越冰凉旧时光

蝉鸣山海/夏令悠长


1

西瓜酪

民国时期,老北京流行一种平民消暑饮品“雪花酪”——其实是一种粗制冰激凌,跟现在的“沙冰”或“绵绵冰”有点类似,已经难寻踪影了,但要试试另一个叫“西瓜酪”的传统消暑小食,马上就能出发。


富华斋饽饽铺西瓜酪色泽红润透亮,宛如一颗红宝石,一勺下去,块状果肉在勺里摇摇晃晃,就像果冻一样,入口即化,既有西瓜的香甜,又比直接吃西瓜多了Q弹。


2

杏仁豆腐


杏仁豆腐也是夏季正当“食”,但值得说明一下,杏仁豆腐中没有豆腐,只有杏仁。《食宪鸿秘》中记载了做法:“京师甜杏仁,用热水泡,加炉灰一撮,入水,候冷,即捏去皮,用清水漂净。再量入清水,如磨豆腐法带水磨碎,用绢袋榨汁去渣,以汁入锅煮熟,加白糖霜或量加牛乳。”


德和斋的杏仁豆腐清清凉凉,淳朴的杏仁味悠悠远远,时隐时现,不会浓烈黏腻,浇上桂花糖汁,清淡雅丽,一口下去绵软细腻,沁人心脾,还带有一点点苦味和涩感,反而更添几分清爽。


3

酸梅汤

酸梅汤生津解暑,是夏日的标配饮品。《燕都小食品杂咏》有咏酸梅汤的诗一首:“梅汤冰镇味酸甜,凉沁心脾六月寒。挥汗炙天难得此,一闻铜盏热中宽。”


老北京喝的酸梅汤,据说是清宫御膳房根据古籍中“乌梅饮”的方子略加改动后为皇帝制作的消暑解渴饮料,后来流传到民间。久负盛名的老字号当属西单牌楼“路遇斋”,东安门丁街“遇缘斋”,前门外“九龙斋”,琉璃厂路南“信远斋”,相传旧时许多文人墨客在琉璃厂淘书访古时,都要顺便去信远斋喝一口酸甜爽口、祛暑润喉的美味酸梅汤。



盛暑伊始,万物郁葱

今日小暑,夏日安康


END


文章综合整理自新华网、北京发布、北京老字号、气象北京、TimeOut北京及各老字号官方微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0

标签:美食   小暑   舌尖   杏仁   酸梅汤   冬瓜   夏日   北京   琉璃厂   西瓜   暑热   豆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