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星黄某生连遭打击!湾省遇电诈、返港开店倒,英国认亲还被冷落

提起黄某生,不少看过港片的观众都有印象。

他曾是金像奖影帝,在《无间道》等经典作品里贡献过精彩表演,巅峰时住着几千万的豪宅,是圈内公认的实力派大咖。

可如今再提起他,只剩下"落魄"二字——跑到湾省遭遇电诈,偷偷回香港开餐厅倒闭,甚至远赴英国认亲都被冷落,人生境遇的反转让人唏嘘不已。

这一切并非命运捉弄,而是他亲手种下的苦果。

01.

黄某生的人生转折,完全源于他一次次触碰底线的言行。

2014年,本应专注演艺事业的他,突然公开支持非法活动,还领唱相关主题曲,作为公众人物,这样的举动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可他并未收敛,2019年风波中,更是明目张胆地力挺暴徒,甚至与反华头目合影并散布照片。

当时港大教授就直言:"艺人公开发表分裂言论,必然会遭到公众和市场的双重抵制。"

这话一语成谶。

2020年国安法实施后,文娱圈的价值导向愈发清晰,爱国题材作品广受追捧,而像黄某生这样的劣迹艺人,直接被市场彻底抛弃。

失去舞台的他很快陷入财务危机,在香港欠下巨额外债,不得不卖掉住了20年的豪宅抵债。

离开香港时,他收拾行李用的还是港人常用的红白蓝塑胶袋——这种在港剧里频繁出现的袋子,曾象征着普通市民的日常,如今却成了他从云端跌落的见证。

据说当时他曾感慨"几十年白活了",可再后悔也没用,没人愿意帮他,更没有工作机会,只能灰溜溜地逃往湾省。

跑到湾省后,黄某生本想靠着过去的名气东山再起。一开始确实有电视台愿意给他机会,邀请他参加综艺节目。

可他改不了口无遮拦的毛病,节目里的言论很快引起湾省观众不满,收视率一路下滑。

更让网友愤怒的是,有消息曝出他申请了当地的就业福利优惠,不少人直言:"这里不是垃圾回收站,凭什么要给全世界都不要的人发福利?"

舆论压力下,节目组果断将他除名,他在湾省的"翻身计划"彻底泡汤。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他处境艰难的时候,又成了电信诈骗的目标。

02.

他收到一条陌生短信,对方以常见的套路要求他提供密码,他竟不假思索地按流程操作,最终被骗走一笔钱。

事后有人问他,是否担心骗子黑进通讯录,用AI技术欺骗他通讯录里的娱乐圈大咖。

黄某生的回答透着心酸:"我已经没有什么大咖朋友了。"

这话虽无奈却也是事实,自从他立场出问题后,圈内老友都刻意与他保持距离,社交媒体上几乎零互动,所谓的"人脉"早已随着他的口碑一起崩塌。

要知道,湾省本就是电信诈骗的高发地,类似的短信诈骗案例层出不穷。

骗子往往通过简单的话术诱导受害者泄露信息,得手后迅速转移资金,等受害者反应过来时早已为时已晚。

可即便如此,作为公众人物的黄某生还是中招,足见他当时的状态有多慌乱无措。

在湾省待不下去后,黄某生又偷偷回到了香港,想靠着开餐厅赚点钱维持生计。

可他忘了,香港观众对他的所作所为记忆犹新,餐厅刚开业就遭到强烈抵制。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没人愿意为他消费,店里长期门可罗雀。

撑了不到一年,餐厅就彻底倒闭,不仅没赚到钱,还额外亏了数十万港币。

这笔亏损对当时的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毕竟他还得承担孩子的抚养费,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走投无路的他曾在网上发视频卖惨,诉说自己的生活困难,可网友并不买账。

有人留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初高调站队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后果?"

市场更是用脚投票,即便他曾是影帝,也没有导演敢找他拍戏——谁也不想因为用了劣迹艺人,导致作品无法上映,最终血本无归。

此时的他才真正明白,自己早已被行业彻底放弃。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助理早已跑路,想做点小生意也处处碰壁,从万众瞩目的影帝到无人问津的落魄汉,不过短短几年时间。

03.

眼看在华语圈彻底没了出路,黄某生又想到了自己的身世。

他是混血儿,有英国血统,在走投无路之际,他远赴英国,高调宣称找到了同父异母的兄弟,想借着"认祖归宗"重塑形象。

其实早在2018年,他就曾公开寻找英国父亲的下落,当时确实与英国家人有过接触,甚至还晒过合影。

可这次他带着"重塑形象"的目的上门,英国家人却并不买账。双方联系没多久就断了往来,所谓的"亲情"根本没能成为他的救命稻草。

港媒得知后纷纷嘲笑他"自作多情",有报道直言:"三观不正的人,走到哪里都不受待见。"这话戳中了要害。

黄某生一直以来都有瞧不起大陆的言论,彻底毁了自己的基本盘,如今在英国也得不到认可,可谓是"两头不讨好"。

黄某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圈内不少立场出问题的艺人,最终都落得相似的下场。

比如杜某泽,当年放话"不要大陆市场,去湾省也能混得风生水起",结果在湾省好几年都接不到像样的戏,只能在小综艺里插科打诨。

后来拍戏还要演间谍,普通话都说不利索,频繁NG,彻底成了圈内笑柄。

女歌手何某诗更是如此,曾经拿奖拿到手软,如今连开演唱会都成了奢望。

之前她想在香港开演唱会,结果因抵制声太大被迫取消,只能改成线上小直播。

她自己也承认,现在租不到场地,无法出镜巡演,收入锐减,连房租都快付不起了。

有人说他们是"时代的牺牲品",可看看现实就知道,这根本是借口。

华语文娱最大的舞台明明就在祖国大陆,这里有庞大的票房体量、众多的平台资源和海量的观众,别说香港艺人,就连湾省艺人都纷纷来大陆发展。

黄某生们偏偏要往湾省、英国这些"窄巷子"里钻,最后怪路不通,这本身就是个笑话。

反观刘德华、陈百祥等三观正的港星,却一直站稳脚跟。

刘德华顶着失去国外高额代言的压力为华为代言,多年来德艺双馨,粉丝横跨几代人;陈百祥七十多岁还活跃在荧幕上,靠的就是端正的立场和过硬的人品。

同样是香港艺人,有人被观众托举,有人被市场抛弃,差距全在"立场"二字。

结语:

明星和公众人物拥有比常人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成千上万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

所以他们的价值观从来不是"个人自由",而是一种公共责任。

立场正,就能给粉丝传递力量;立场歪,就是给社会添乱。

2020年国安法落地后,市场规则更加明确,立场端正的艺人资源不断上涨,而劣迹艺人则会被全链条否决——观众抵制、院线不排片、平台不购买,这不是"封杀",而是市场的自然淘汰。

爱国从来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作为中国人,心向祖国是基本底线;作为艺人,尊重国家和观众是职业操守。

一个忘根忘本、发表分裂言论的艺人,根本不配站在聚光灯下,因为他们传递的不是正能量,而是错误的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娱乐   港星   英国   艺人   观众   立场   香港   市场   劣迹   圈内   影帝   公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