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以122-113击败亚特兰大老鹰,迎来季前赛开门红。这场比赛不仅是火箭新阵容的首次亮相,也让球迷对球队的未来充满期待。由于核心控卫范弗利特赛季报销,火箭的进攻体系面临严峻考验,但年轻球员的出色发挥,尤其是申京和戴维森的亮眼表现,为球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杜兰特推迟首秀,预计将在下一场对阵爵士的比赛中首秀,球迷们对他的回归充满期待。主教练乌度卡也是大胆启用了全新首发阵容:内线由申京和史密斯搭档,三号位是防守悍将伊森,后场则由阿门担任控卫,谢泼德出任分卫拉空间。
这套阵容完全由火箭近年选中的年轻球员组成,展现了球队重建的决心和对自家青训的信心。然而,范弗利特的缺阵让火箭的进攻组织雪上加霜,尤其是传统的挡拆战术失去了往日的威力。阿门汤普森作为控卫,缺乏稳定的外线投射能力,对手直接收缩防线,放任他投篮,这让火箭的挡拆策略效果大打折扣。为了应对这一困境,乌度卡果断调整战术,将球权更多交给申京,让他从高位发起进攻。申京不仅展现了出色的组织能力,还能在对手夹击时精准分球,或者在单打中强硬得分。
更令人惊喜的是,申京在三分线外的表现愈发自信,敢于出手且命中率不俗。欧锦赛的历练让申京的球场视野和自信心显著提升,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撑起了火箭的进攻体系。数据显示,申京、仅半场就砍下19分5篮板6助攻2盖帽,成为球队当之无愧的核心。申京的表现堪称现象级。他在高位持球时展现了极高的球商,面对夹击能冷静分球,单打时又能强硬攻框,甚至在外线命中三分。
老鹰对申京的防守策略显得束手无策:夹击他能找到空位队友,不夹击他就用个人能力得分。申京的存在让火箭的进攻有了主心骨,尤其是在范弗利特缺阵的情况下,他的组织能力弥补了球队后场控球的不足。可以说,当申京在场时,火箭的进攻流畅且充满威胁;而当他下场后,球队的进攻立刻陷入停滞,显得杂乱无章。申京的成长不仅体现在进攻端,他的比赛影响力也肉眼可见。无论是内线强打、篮板保护,还是防守端的盖帽,他都展现了全能中锋的潜质。半场比赛,火箭领先老鹰4分,申京的个人表现功不可没。
如果说申京是火箭的基石,那么戴维森(球迷戏称“东北雨姐”)则是本场比赛的最大惊喜。作为一名五星高中生,戴维森的天赋毋庸置疑,但此前因投射能力不足被凯尔特人放弃。然而,这场比赛他用实际表现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全场贡献17分3篮板4助攻,投篮9中6,三分球7中5,正负值高达+13。无论是接球三分、持球强投,还是突破篮下造杀伤,戴维森都展现了超乎预期的全面性。他的崛起为火箭后场提供了新的选择,尤其是在范弗利特缺阵的背景下,戴维森的双向合同很可能成为球队的宝贵财富。
特别是下半场,戴维森接管了比赛节奏,他的突破和传球撕开了老鹰的防线。尤其是在末节,他一次强杀篮下后高吊球助攻卡佩拉暴扣的镜头,展现了他破坏对手防守阵型的能力。相比之下,谢泼德在比赛中略显平淡,14分钟仅得7分3篮板1助攻,却有3次失误,正负值为-1。作为分卫,谢泼德更像是一名定点射手,缺乏攻框的侵略性和组织能力,这让他在后场的竞争中稍显逊色。另外史密斯在本场比赛中展现了进步,尤其是跳投能力有所提升,但他仍需在进攻多样性上进一步突破。
伊森则延续了防守端的强硬作风,篮板保护也十分给力,但他的球商和进攻选择仍有待提高。阿门作为控卫,虽然防守端表现尚可,但进攻端的局限性暴露无遗,他的投射威胁不足让对手敢于收缩防线。谢泼德在防守端有所进步,但进攻端的表现过于单一,更多依赖外线投射,缺乏主动攻框的勇气。老鹰方面,特雷杨有限时间就贡献9次助攻,展现了顶级的组织能力,但整体比赛强度不高,双方更多是在试探阵容。火箭在下半场依靠戴维森的爆发和团队配合锁定胜局,但进攻端的“便秘”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申京下场后,球队缺乏稳定的进攻发起点。
下一场对阵爵士,杜兰特的复出无疑是球迷关注的焦点。作为球队的进攻核心,他的回归有望缓解火箭在进攻端的压力。申京的出色表现为球队提供了内线支柱,而戴维森的崛起则为后场注入了活力。然而,谢泼德和阿门需要在进攻端展现更多侵略性,尤其是谢泼德,不能仅仅满足于底角投射,而应尝试更多突破和造犯规。总的来说,这场季前赛胜利为火箭新赛季开了个好头。
更新时间:2025-10-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