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37度暖爸
对于所有上初中的孩子而言,内卷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山河四省的孩子压力更大。
我和所有家长一样,那种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未来的弥散性焦虑,也时常袭扰我们的家庭生活。
当儿子第一次月考成绩下来,看着班级第十五名,让我悄悄松了一口气。
不是因为他的成绩有多优异,而是因为他的眼里有光,一种“我能行”的笃定。
我知道,他开始进入了内驱的轨道,和半年前那个对着作业本发呆,一首古诗能背两个小时的中等生,判若两人。
小升初的暑假去补习,好像成了本地约定俗成的“规矩”。
在妻子极力主张暑假报班时,我却唱了反调。
因为补习,只能解决“学不会”的学习能力问题,无法解决“不想学、没有内驱力”的学习态度问题。
回想孩子的小学阶段,刚上一年级就赶上疫情,当时我开玩笑说:“会不会从寒假放过暑假?那孩子可就爽坏了。”
没想到一语成谶。
在该养成学习习惯的小学前三年,在居家网课的日子里蹉跎。
除此之外,小学阶段,我们对孩子管得也很松,没有好的习惯,成绩始终在中游飘荡。
所以,小升初的这个假期,我需要帮孩子解决的不是成绩问题,而是态度、内驱力、习惯的问题。
去年年底,给孩子买了一台学习机,里面有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版本的课程。

我主张让孩子自己在家预习,学到多少无所谓,关键是把学习的感觉,以及对于学习这件事儿的自主性还给他。
虽然,妻子在我的极力游说下,同意了,但是每天仍然紧盯着孩子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
我想,她的焦虑总要有个出口,如果让她什么也不管,恐怕她也受不了吧?
时间就这样来到9月份,孩子开学了。
当儿子的第一次月考成绩下来,班级第十五名,还有历史、地理、政治,单科成绩拿到了前三,我知道这3个多月的时间,没白费。
其实,在整个假期,我没有一个很详细、具体的计划,基本是走一步看一步,根据孩子的情况动态调整。
但是,有两件事,是我所坚持的:
1、赋能:让孩子感觉自己长大了,塑造和以前不一样,我能行的感觉。
2、尊重:真正地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
第一,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监督孩子的学习,而是选择相信。
事实证明,自控力比起之前提升了大约有60%-80%,我比较满意,毕竟成人也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为啥非要让孩子做个超级自律的人呢?
第二,购买了新的山地车,告诉他:你已经长大,可以自己上学了,开学后爸爸妈妈不再接送你,你自己上下学。
因为市内没有专卖店,购买当天,孩子自己骑行20公里回家,这是他第一次这样大运动量活动。
后来,我们父子俩,又有了多次20公里的骑行。
运动,可以让孩子获得身体的掌控感、力量感,这些感受都会转化为自信。

第三,吹彩虹屁,真真假假地吹,持续不停地吹。
“爸爸的背诵速度很快,你还记得那次考试,我用13小时背了76页A4纸吗?你叔叔上学时也很厉害,所以你肯定也没问题。”
我从来不愿意让孩子从基因上获取优越感,因为这是一把双刃剑,但是我破例了,并且还持续不断地加强他对自己基因的信心。
例如:“你很聪明,只要你努力,你能够干掉90%的人,剩下的10%拼的不是智力,而是谁更努力。”
还有更夸张的:“初中的知识都很简单,不怕学不会,就怕你不努力,就你这脑子,只要认真听讲,一定没问题。”
夸奖孩子,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因为他必然会在学习上遇到挫折,也会对家长的各种花式彩虹屁产生质疑。

例如,有两次周考,语文和数学成绩都很差,满分60分,他只考了不到40分。
这时候,我会说:“人生没有失败,要么成功,要么成长!咱们拿卷子来看看,哪儿出了问题?把这次考试当成你下一次的垫脚石。”
如果说,我的各种花式彩虹屁是点燃孩子内驱力的第一桶油,那么成长型思维就是孩子可以奔跑起来的持续燃料。
第四,让孩子帮忙做家务,我会拽着他和我一起买菜、择菜、做饭。
别觉得这种事,会耽误孩子!
赋予责任,反而会让孩子加速成长,因为责任,同时也意味着被信任、被肯定。潜台词是:我相信你可以把这件事做好,所以才会交给你来做。
第五,开学前一个富有仪式感的聚餐。
虽然只有我们一家三口,聚餐的场所也并非高档餐厅,但爸爸妈妈一起为他加油,桌上的寻常饭菜,因爱与期待,成了他最丰盛的佳肴。
当三个杯子碰在一起的清脆声响,就是为他下一次出发披上的最暖铠甲。
因为这个简单的开学仪式,不仅让孩子看到父母对自己的支持,还能提升孩子对于初中生活的重视度。
第六,耐心地支持,从监督者角色向支持者转变,不是思考“他为什么不做”而是“什么阻碍了他”。
刚开学时,面对史地生政这些新科目,孩子没有基础的学科认知,理解不够,背诵起来相当费劲。
我只好按照背诵题目,一点点给他讲解,遇到我们都不知道的内容,就去找AI帮忙。
最开始,半小时连一道100多字的简答题也背不过,现在半小时他能完成5-10道题的背诵。

孩子的变化,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知道他已经进入了一个不断上升的通道。如果保持下去,按照这所初中往年的升学率,进入省重点高中不是问题。
结语:其实,每一个中等生背后,都藏着一个渴望被点燃、被信任的灵魂。当小升初遇上青春期,我们最该给孩子准备的背包,不是塞得满满当当的补习笔记,而是一颗强大的心脏和一个自我驱动的引擎。
这一切,都始于父母的观察、思考和更有技巧的介入。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