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能源发展清洁能源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挂牌活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
川观新闻记者 文露敏 彭瑀珩
11月24日,四川省属监管企业“走进深交所”暨四川能源发展清洁能源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挂牌活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伴随着洪亮的钟声,全国首单水电资产持有型不动产ABS正式挂牌上市,填补了水电领域此类融资产品的空白。
持有型不动产ABS是以运营类不动产为底层资产,通过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的标准化权益型融资产品。此前,西南地区还没有成功上市的持有型不动产ABS;全国范围内,清洁能源类持有型不动产ABS也仅有一单,底层为风电资产。
那么,全国首单水电资产持有型不动产ABS,为什么诞生在四川?
资产优质
水电大省以“水电”破冰
“持有型不动产ABS是一种以不动产持续收益为支撑的融资工具。”诺德基金FOF投资总监郑源形容,这一过程,就像把不动产打包成一个独立的“资产池”,再将未来“池”中产生的现金流通过结构化设计,转化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和交易的有价证券,也就是ABS(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
此次挂牌上市的四川能源发展清洁能源持有型不动产ABS项目发行规模25.45亿元,期限44年,发行期间,获得38家投资者的踊跃认购,认购倍数高达15倍。
为何反应如此热烈?
从政策层面看,持有型不动产ABS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明确支持。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该政策旨在通过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与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以提升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合理扩大有效投资以及降低政府债务风险、降低企业负债水平等。其中提到,积极探索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近年来,持有型不动产ABS发行数量与规模稳步增长,产品类型不断丰富,涵盖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租赁住房、数据中心等领域。而今年8月,全国首单清洁能源持有型不动产ABS破冰,更是一个鲜明的信号:在“双碳”目标推动下,我国持续优化绿色金融体系,资产证券化市场也在向清洁能源领域扩展。
另一方面,市场也很看好能源行业乃至水电资产。
四川以水电资产叩开持有型不动产ABS大门,并不意外——四川是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目前发电总装机约1.5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约1亿千瓦,占比达三分之二。
而四川能源发展清洁能源持有型不动产ABS项目的底层资产为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控制的横江流域5座梯级电站,电站总库容接近8000万立方米,总装机规模27.8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合计超13亿千瓦时。
“5座电站运营成熟,2024年共实现收入2.4亿元。”四川能源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投资人收益来源于底层5座电站资产运营产生的现金流,“电站是项目的核心,是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压舱石’。”
实际上,水电资产具有稳定收益特征与强抗风险属性。比如,与风光类资产相比,水电站设计使用寿命长、单位运维成本低,还能通过水库蓄水调节机制,精准匹配电网负荷需求,受天气等外部因素干扰较小等。
土壤深厚
增强国有资产流动性蹄疾步稳
好的项目,想要落地扎根,还要有深厚的土壤。
近年来,四川坚持金融和实体产业协同发展,锚定“做优做强”目标,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推动省属国企探索走出了一条“产业筑基、资本赋能”的特色路径。
实际上,四川国资国企已有不少有益尝试:先后落地全国首单停车场PPP储架式资产证券化项目、中西部首只国企改革ETF、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ETF等一系列标志性创新产品,推动全省上市国企总市值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37万亿元。
以四川能源发展集团为例,其一直积极对接资本市场,自主培育孵化了4家上市公司,参股长江电力、宁德时代等优质上市企业,控、参股上市公司的市值近2000亿元、资产证券化率达到44.6%,先后发行了应付账款ABS、PPP项目专项资产支持计划等资产证券化产品。
“四川能源发展清洁能源持有型不动产ABS项目是统筹国有资产、资源、资金‘三资’并推进资产化、证券化、杠杆化‘三化’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为四川国有资产的盘活和提质增效提供了新的经验借鉴。”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就在9月11日,省委召开专题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通过资源要素改革解决资产闲置、投入不足的问题,重点推动国有资源资产化、国有资产证券化、国有资金杠杆化,增强国有资产流动性,让沉睡的资产变为增收的活水,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经济建设。
“不少国有企业拥有大量优质不动产,但这些资产往往流动性不强。”郑源指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具有资金投入量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过去主要依赖信贷和债券融资,形成了重资产、高杠杆、低周转的特征,持有型不动产ABS恰恰激活了大量“冻结”在砖头水泥中的价值。
国内一家头部券商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持有型不动产ABS能够在不增加企业负债规模的同时有效盘活沉淀国有资产,还构建起“资产盘活—运营提质—价值增值”的长效机制,能够有效提高国企引入市场化运营标准与专业化管理的能力,提升资产运营质量。此外,募集资金使用灵活,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新基建投入、存量资产改造或主业升级等,能够形成回收资金反哺发展、提高收益的正向循环。
存量变成增量,资产变成资本。四川能源发展集团通过持有型不动产ABS发行,建立起资本运作平台,未来将利用资本的力量引入更多优质清洁能源资产,实现“存量资产盘活—增量投资反哺”的良性循环。
钟声回荡,标志着企业持有的优质清洁能源资产,已成功转化为资本市场高度认可的标准化金融产品。
“下一步,我们将确保资金高效利用,将募集资金精准投入新的清洁能源项目,巩固主业优势,同时强化运营管理,确保底层资产持续稳定产出收益,以良好表现回报投资者信任。”四川能源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此为契机,他们还将系统梳理集团旗下更多优质资产,积极筹备后续证券化产品,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运营—证券化—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一子落,满盘活。
“当前,我们正全面推进全省闲置低效国有资产资源盘活利用,一批重大项目正加速布局,千亿级融资需求将持续释放。”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还将系统梳理全省资产清单,大力推动同类资源整合,组建专业化平台,夯实资产化基础,全力支持有资源的省属企业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打造资产证券化标杆,强力撬动社会资本。
(省国资委供图)
更新时间:2025-11-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