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赐死年羹尧后,是如何处理他那80个妻妾的?手段极其狠辣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彬彬

编辑| 黎莉

前言:

年羹尧曾权倾朝野,一句“谋国之忠”让他风光无限,然而风头太盛,终究惹来杀机。

雍正赐死年羹尧,一道圣旨就将昔日心腹打入地狱。

但真正令人毛骨悚然的,不是他的死,而是之后对他妻妾的处置。

多达80人,原本享尽荣华,一夕之间却命运陡转——雍正下手之狠,远超想象。

这些人并非都涉案,为何也难逃清算?

春风得意马蹄疾

少年才俊初露锋芒 提起年羹尧的家世,就不得不感慨他的显赫出身。

年家是在努尔哈赤时期就投靠后金的旗人,几代人戎马倥偬,为大清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

年羹尧的祖父年克让,曾是清太宗皇太极的贴身侍卫,在大小战役中屡建奇功。

到了年羹尧的父亲年兆坤这一代,更是混得风生水起,官拜工部侍郎,成为朝中数一数二的实权派。

年家门第之显赫,在满洲八旗中也算得上鼎鼎大名。

耳濡目染之下,年羹尧自幼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华。

他饱读诗书,才思敏捷,八面玲珑,很快在世家子弟中脱颖而出。

年仅21岁的年羹尧,就以探花之资高中进士,被誉为康熙朝的翘楚人才。

从翰林院编修做起,短短7年时间,他就平步青云,官至内阁学士,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

在那个文人备受推崇的年代,年羹尧堪称是最璀璨的明珠。

谁能想到,这位春风得意的少年才俊,会有走向覆灭的一天呢?

战火纷飞岁月里

大将军的铁血柔情 然而,真正让年羹尧一鸣惊人的,还是在军旅生涯中。

从康熙48年起,年仅28岁的他便被委以重任,接连出任四川巡抚、进藏督师、四川总督等职。

面对西南地区的动荡局势,年羹尧临危受命,带领士兵南征北战,很快平定了叛乱,稳定了民心。

尤其是在同准噶尔部的恶战中,他身先士卒,以寡敌众,生擒敌酋,威震西域。

此战之后,年羹尧一战成名,朝野上下,无不交口称赞这位文武双全的大将军。

然而,在军营的硝烟战火中,年羹尧也有柔情的一面。

据史料记载,他生有两位正妻,一位是纳兰性德的女儿,一位是辅国公苏燕的千金。

两位夫人皆为满族名门之后,美貌多才,深得年羹尧的宠爱。

在大漠边疆的日日夜夜,是她们的关怀和支持,让年羹尧在战场上无后顾之忧。

然而,战争永远残酷,胜利的背后,也伴随着别离和伤痛。

每当远征凯旋,年羹尧都要面对妻儿的泪眼相迎。

那一刻,铁血将军也会潸然泪下,久久难以释怀。

权力迷醉自我 大帅的盛宠不再

俗话说,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年羹尧在权力的迷雾里渐行渐远。

他开始迷恋上骄奢淫逸的生活,流连于声色犬马之中。

据野史记载,年羹尧的后宫嫔妃多达80人,各个国色天香,连皇帝见了也要惊叹不已。

这在当时可谓是骇人听闻。

就连与皇帝的书信往来,年羹尧也以"亦翰亦教,万一可望"自诩,对君臣之礼视而不见。

雍正皇帝哪里容得下这样的僭越之举?他暗暗发誓,一定要除掉这个目无皇权的蠹虫。

年羹尧却浑然不觉,他正醉心于自己在西北的"王权"。

号称"朕到哪里,哪里就是朝廷",年羹尧在军营里如帝王一般生活着。

就连皇帝派来的钦差,也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这样的专权跋扈,迟早要成为众矢之的。

果不其然,朝中大臣纷纷上书,弹劾年羹尧擅权专断,结党营私,欺君罔上。

流言甚嚣尘上,都说他是第二个魏忠贤,迟早会谋反篡位。

然而,这一切丝毫没有影响到年羹尧的醉生梦死。

他哪里知道,灭顶之灾已经悄然来临。

一朝跌落神坛 多少红颜为谁殇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当年羹尧的权势达到巅峰时,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落得如此下场。

雍正帝再也无法容忍这个僭越的宠臣,他精心策划了一场迎君侧的人事布局,一举扳倒了年羹尧的权力基础。

朝堂上,群臣连番弹劾,直指年羹尧欺君误国,死罪难逃。

雍正帝当即下旨,废黜年羹尧的官职,收缴其家产,押入天牢。

一夜之间,这个春风得意的大帅,就沦为铁窗内的阶下囚。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年羹尧也没能逃脱被诛九族的命运。

最令人唏嘘的,还是年羹尧家中那些无辜的女眷。

这80位昔日的妻妾,各个花容失色,身陷牢狱。

她们有的含恨自尽,有的客死异乡,有的沦为官妓,再不复往日的风采。

朝中有人曾为她们求情,希望能从轻发落,然而雍正帝岂容不忿之人?朝廷最终下令,将这些女眷发配充军,流放到大漠边疆,从此不得返回中原。

就这样,数十位花朵般的女子,就这样凋零在茫茫戈壁,埋骨他乡。

她们只是这场权力游戏的牺牲品,却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楚。

正所谓,红颜薄命,多少悲欢离合,都随着岁月流逝,再难寻觅。

这些昔日的金枝玉叶,终究敌不过时间的残酷。

是是非非几度秋 大清朝堂旧事重提

年羹尧覆灭之后,他昔日的恩宠也随之烟消云散。

在那个是是非非的朝堂上,人们对这位亦正亦邪的大帅,又有了新的评价。

有人说,他骄奢淫逸,目无君上,死有余辜;也有人说,他为朝廷征战沙场,功不可没,不该落得如此下场。

更有甚者,指责雍正皇帝过于苛刻,滥用私刑,置大清律法于不顾。

总之,这出人亡政息的戏码,成为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那些被时光淹没的真相,也渐渐模糊不清。

然而,对于年羹尧的家人来说,这场灾难却是切切实实的。

年府满门抄斩,能逃过一死的寥寥无几。

据史书记载,年羹尧的嫡长子年祜,不过15岁,就被斩首示众。

其他几个年幼的孩子,也被发配到边疆,再无音讯。

一个曾经显赫的满族望族,就这样血光一片,支离破碎。

而那些远嫁他乡的女眷,更是下落不明,有的客死途中,有的卖入青楼,从此天各一方,再难相见。

她们昔日的荣光,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盛极必衰兴亡轮转 年羹尧覆灭背后的警示

回看年羹尧的一生,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他少年得志,才华横溢,天资聪颖,前程似锦。

然而,在权力的迷雾中,他逐渐迷失了方向。

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终究抵不过权力的诱惑,堕入了骄奢淫逸的深渊。

他目中无人,结党营私,与君争锋,种种行径,都预示着悲剧结局的到来。

年羹尧的覆灭,绝非偶然。

他的故事,恰恰说明了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当一个人的权势膨胀到极致时,往往也是灭亡的前夜。

历史的车轮,总是无情地碾过那些迷失自我的人。

年羹尧虽然才华横溢,却没能逃脱这个魔咒。

在那个是是非非的朝堂上,他的辉煌就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从宠臣到阶下囚,年羹尧的人生轨迹,成为后世君臣关系的鉴戒。

结语

伴随着年羹尧的覆灭,一个恢弘的时代正徐徐落幕。

这位天之骄子,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

他的故事,是一部关于权力和人性的悲歌。

它警示我们,再高的才华,再大的功绩,都难敌人心的贪婪。

一旦迷失自我,就很难找到回头路。

而那些被权力牵连的无辜者,更是不幸中的不幸。

她们本该在良人的呵护下享受荣华富贵,却沦为权斗的牺牲品,颠沛流离,客死他乡。

这样的结局,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历史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世事的沧桑巨变。

年羹尧的悲剧,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警示。

权力固然令人向往,但稍不留神,就会迷失自我。


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让我们以年羹尧为鉴,牢记权力带来的教训,坦然面对历史的审判。

这才是对逝者最好的缅怀,也是对生者最深的期许。

参考资料: [1] 《清史稿》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六十八 [2] 蔡东藩 《清朝演义》 第二回 [3] 阿桂等修 《八旗通志初集》卷一百十八 [4] 《热河日记》乾隆元年八月初四日 [5] 张廷玉等撰 《明史》卷三百八 列传第一百九十六 [6] 《清宫檔》《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一辑 [7] 赵尔巽等撰 《清史稿》卷二百八十一 [8] 徐珂 《清稗类钞·宫闱记》 [9] 李元度 《国朝先正事略》 [10] 署名纪晓岚 《廿二史札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雍正   满族   女眷   骄奢淫逸   堂上   妻妾   大帅   春风得意   是是非非   昔日   权力   手段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