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行情来了之后,大家连黑周四都不怕了!
今早,A股大盘窄幅震荡,创业板指继续踩5日线稳步上行。午后,大盘和创业板指的涨幅同步扩大,大盘重新站上5日线完成了弱转强,而创业板指则收出了光头阳线,离年内新高只有一步之遥。考虑到创业板指的做多动能并未释放完,所以明天上行突破年内新高的概率非常大。
港股方面,虽然今天恒指和恒生科技股指表现平淡,但这也是在昨天大涨之后出现的震荡,上行趋势并未松动。同样,恒指离3年新高也不远,这几天仍有基础去破前期高点。
对于一些新股民来说,看到这种单边上涨行情会觉得非常兴奋,但老股民现在最担心的是行情会不会戛然而止?
在继续分析行情走向之前,旌扬先给大家一颗定心丸。旌扬认为,未来一两周,整个市场快速转弱的风险并不大。
熟悉旌扬的朋友都知道,旌扬会综合基本面、消息面、资金面与技术面等多个维度,来分析中短期市场走向。当你考虑的要素越多时,得到的结论自然就越准确。
从基本面来看,前几天,统计局刚刚发布了二季度和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成绩单。今年一季度GDP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综合下来上半年GDP增速为5.3%。而在该数据披露之前,市场普遍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在5.07%左右。也就是说,二季度和上半年的经济增速,都超出了市场预期。
现在的问题是,上半年经济增速不低,下半年还能不能延续强势?毕竟上半年的数据已经是过去式了,而资本市场更看重的是未来的增长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旌扬注意到,在统计局披露了上述经济数据后,至少有9家美资和国际投行上调了对我国2025年全年GDP增速预测。其中,摩根士丹利将今年中国实质GDP增长预测从4.5%上调至4.8%,高盛将增长预测由4.6%上调至4.7%,瑞银将增长预测由4%上调至4.7%,巴克莱将增长预测上调至近5%,澳新银行则将增长预测上调至5.1%。
旌扬查阅了这几家国际投行的最新研报,它们上调我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全球对中国产品和服务的强劲需求,在出口增速加快带动下,化学品、电脑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产量增长提速,令6月生产增长显著回升;二是出口和国内消费表现强于预期,抵消了房地产板块持续疲软的影响;三是中国政府推出积极贸易政策以及中国企业盈利水平上升等等。
从这些国际投行给出经济预测可以看出,只有少数机构认为今年我国经济增速将超过5%。这就意味着,今年下半年,这些机构还会不断上调对我国经济增速的预测。
由于经济基本面是影响A股中期走势的最关键变量,在上半年和下半年经济增速会持续超预期的情况下,A股市场恐怕很难大幅转弱。
从消息面来看,本周国新办、国常会连续召开新闻发布会,多个中央部委都释放出了重要信号。
最开始是央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强调,下半年还会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开展了14000亿的买断式逆回购,这也是央行连续两个月大手笔净投放了。不仅如此,央行还特意强调,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位即将得到改善。这就表明,今年9月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后,我国央行也可能再次降息。
昨天,高层也主持召开了国常会,这次会议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二是,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旌扬认为,这次会议定调了今年下半年,乃至未来几年的宏调政策的大方向。
过去几十年来,我国的各项宏调政策都更加注重生产端,而不是消费端。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政策体系,主要还是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最典型的就是货币政策与物价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央行不断放水时,物价会上涨。但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央行持续放水,CPI却一直走不起来。说到底,这是因为资金流向了制造业而不是消费。当企业拿到了大量资金后,不断扩大产能,导致产品价格持续走弱。而居民消费能力保持不变时,物价就会持续承压。
所以这次国常会的主要内容,一是反内卷限产能;二是扩内需振消费。这也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政策导向。由于反内卷的相关政策尚未大面积落地,扩内需的相关政策同样不能停。所以旌扬认为,三季度这两类政策还会陆续出台,这也会对实体经济与A股市场带来支撑!
相对于基本面和消息面大概率持续向好来说,资金面对整个市场的支撑要薄弱一些。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现在A股市场仍然是存量资金博弈格局,增量资金尚未大规模进场!
A股市场中的几路主力分别是游资、私募、主动基金、被动基金和险资。旌扬每天分析的交易数据,主要是游资和主动基金,从交易数据上看,这段时间游资与主动基金并未大幅加仓,流入流出一直是持平状态。
私募方面,今年上半年私募备案量超过去年同期一倍,说明有不少资金在通过私募入市。目前私募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普通私募,这类私募现在的仓位普遍较高,百亿级私募仓位超过9成;另一类是大家最深恶痛绝的量化基金,这部分资金以超短操作为主,不存在持续减仓或加仓的问题。
被动基金方面,今早旌扬在【A股猛料】中已有提示,2019年至今,中国资产ETF规模从1万亿暴增至4.4万亿。今年4月到7月,ETF规模就增加了4000亿。尽管ETF涉及的规模较广,但权益类ETF的规模同样保持高速增长,这也是A股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此前旌扬很少提到险资,是因为此前险资的规模不大。但是这一两年,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要求下,险资必须加大入市比例,新增保费的30%都要用来投资A股。因此,现在险资也是A股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唯一遗憾的是,险资比较喜欢买银行股。所以险资加大入市规模以来,银行股一直在单边走强。
旌扬简单和大家介绍了一下五大类主力资金的整体动向。不难看出,私募、被动基金和险资,是现在A股市场的主要增量资金来源。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增量资金的大部队尚未大规模进场。而旌扬所指的大部队,其实就是我们普通散户。
最容易观察增量资金调仓动态的是三十年期国债期货,最近国债期货的价格基本保持横盘震荡,没有因为A股大盘走强而下跌。
反应到A股市场中来,成交量最能说明问题。去年9月底10月初,当大量增量资金入市时,A股的成交量可以冲破2万亿,甚至是3万亿。但现在却只有1.5万亿左右。
在增量资金尚未大规模进场的情况下,A股市场就还是以存量资金博弈为主。而在存量资金博弈的格局中,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热点轮动走强。
在最近几天的文章中,旌扬反复和大家提到,资金正在从银行股中外逃。比较典型的是中国人寿清仓式减持杭州银行。除此之外,作为全市场首只发布2025年二季报的红利主题基金,中欧红利精选以“十大重仓股全换血、银行股彻底退出”的大幅调仓,宣告着“更加关注市场化红利方向”的策略转变。这就表明,现在不只是险资在减持银行股,公募基金也在减仓。
那么,减仓银行股后,主力又将资金加到哪里去了呢?毫无疑问就是科技股!
这几天CPO、PCB、机器人、AI智能体,都有被主力机构加仓。尤其是CPO,强两天板块龙头中际旭创,就被机构席位买入超过8亿。
考虑到科技股是A股市场的人气风向标,银行是人气反向指标。当银行股高位震荡,科技股反复走强时,场外资金就有希望加大入市比例。进而推动创业板指持续走强,并带动A股大盘震荡上行。
至于技术面,只要大盘和创业板指不破5日线和10日线,上行趋势就不会松动。从压力位上看,大盘下一个要挑战的窗口是3674点,离目前位置还有一定的空间。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