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世界格局,多国达成一致,把枪口对准我国,俄:动手时别心软

贸易风波中,一场看似公平的竞争,却让不少国家露出真面目,他们抱团取暖,矛头直指我们,而老朋友俄罗斯的提醒来得及时:该出手就出手,别犹犹豫豫。

特朗普关税引发多国响应

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美国优先政策,从2025年年初开始,就对全球各国加征关税,声称要解决美国贸易逆差问题。

4月份他暂停了一些高关税,但很快在7月2日宣布与越南达成协议,将越南货物关税降到20%,同时加了针对转口贸易的40%征收条款。条款直奔中国商品而去,因为很多中国产品经越南转出口美国,现在越南海关得严格查验产地证明,避免绕道行为。

越南这么做,换来美国降低关税的承诺,还包括购买美国农产品和能源的义务。外媒报道显示,越南内部对这协议有分歧,但执行起来没含糊,港口检查力度加大,直接影响我们的出口链条。

欧盟也没闲着,中国从2025年4月4日起,对七种稀土元素和磁体实施出口许可制度,这是合法管制资源,保障国内需求。欧盟却大肆渲染,说是用稀土当武器,威胁欧洲工业链。冯德莱恩带头在议会会议上谴责,要求中国取消所有限制。

欧盟议会7月10日通过决议,敦促委员会应对中国出口管制,还把中国企业排除在欧盟公共采购之外,分包比例限在50%以内。法国财政部长公开表示,要在汽车、电子等领域加强关税壁垒,不然欧盟工业就完了。

欧盟20多个国家虽内部有不同声音,但对外统一调门,形成集体压力。不光是经济焦虑,更是想借对华强硬,向特朗普示好,争取在美欧谈判中多要点筹码。美国威胁对欧盟加税,欧盟就拿中国开刀,试图换取宽松待遇。

菲律宾在南海的动作更直接,仗着美国撑腰,从2025年5月起,频频在黄岩岛和仁爱礁附近海域搞事。5月22日,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船只与中国舰艇发生碰撞,水炮喷射导致菲方船体摇晃。

6月份,菲律宾渔业局飞机在斯卡伯勒浅滩巡逻时,被中国海军拦截。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南海争端,但菲律宾这些举动明显是想制造摩擦,借机拉美国下水。美国在背后推动,菲律宾就成了前沿棋子。这些事件让南海局势紧张,但中国海警依法维护权益,没让事态失控。

韩国也面临特朗普的关税威胁,7月7日,特朗普公开说,如果不达成协议,从8月1日起,对韩国货物征收25%关税。韩国出口依赖美国市场,尤其是汽车和电子产品,现在企业协会紧急开会,讨论怎么调整供应链。

特朗普的信函直指韩国贸易顺差太大,韩国政府回应说会寻求对话,但内部压力不小。韩国考虑通过对华立场调整,来换取美国优惠,跟越南和欧盟的路数类似。

全球来看,这些国家不是真心反华,而是把对华强硬当筹码,讨好美国,避免自己吃亏。特朗普的关税战像把火,烧到各国头上,他们就转嫁压力到中国身上,形成一种默契围堵。

各国对华强硬换取美方让步

越南的协议一出,外媒就指出,是特朗普摆了全球一道,越南没完全跪下,但转口贸易条款明确针对中国。越南承诺购买美国大宗商品,还得零关税进口美国货,这换来关税从46%降到20%。

但越南传出消息,要严查中国转口贸易,海关人员加班核对标签,直接堵了我们的部分出口路径。越南一方面怕得罪美国,一方面还想从中美博弈中捞好处。结果美国没完全退让,越南态度就暧昧起来,但对付中国的筹码用了不少。

欧盟的限制更系统,2025年7月10日议会会议上,议员们一致谴责中国稀土管制,说影响国防和汽车产业。欧盟发布声明,禁止中国企业在500万欧元以上医疗器械采购中参与,还限分包比例。

欧盟这么做,一是自身焦虑,中国稀土供应全球大头,他们怕断链;二是对特朗普示好,美国威胁加税,欧盟就拿中国企业开刀,试图在谈判桌上多要点让步。尽管欧盟内部20多国不全同意,但集体表态绑在一起,对中国形成压力。

除此之外,菲律宾的南海挑衅升级,2025年5月23日,中国外交部敦促菲方停止侵权,否则面临坚决回应。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多次接近中国控制区,渔船故意停泊仁爱礁,试图建据点。

美国在印太战略中,拉菲当马前卒,菲律宾就频频制造事件。韩国收到特朗普威胁信后,首尔官员讨论对华供应链调整,考虑限制中国部件进口,来迎合美国。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表态来得实诚,2025年7月7日在联合国大会上,他指责西方是谎言帝国,列举他们承诺不兑现的例子。拉夫罗夫强调,面对挑衅,各国不能退让,否则换来步步紧逼。他回忆俄罗斯经历,多次妥协却被西方逼迫,建议全球国家建公平框架。道理通用。

俄乌冲突后,俄罗斯认清西方真面目,拉夫罗夫的发言提醒大家,动手时别心软。

我国坚决反制维护国家利益

面对这种格局,我们不慌,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过中苏两大国同时威胁,那时都没怕,现在实力更强。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会维护核心利益。

针对欧盟限制,中国迅速反制,2025年7月6日,将欧盟企业排除在4500万元以上医疗器械采购项目外。稀土管制不变,确保资源安全利用。这反制让欧盟尝到苦头,美国也部分解除对华限制,我们贸易空间大了,比那些妥协国家收获多。

历史告诉我们,让步换不来和平,只有强硬维护权益,才能立足。俄罗斯的经验也证明,对西方妥协,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

未来,中国会继续在多边机制下发力,如东盟会议提出合作倡议,避免被动。强硬不是好战,而是守护国家利益。只有态度坚决,才能在国际博弈中占上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财经   枪口   心软   格局   我国   世界   美国   越南   中国   欧盟   菲律宾   关税   韩国   俄罗斯   南海   强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