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野心暴露,砸下700亿搞稀土要超越中国,却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而在这些高科技产品的背后,往往都离不开一些材料的支持。

而在这些材料当中,有一种东西就叫稀土永磁体,这是一种特殊的稀土材料,也因为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在也慢慢的演变成了在工业生产当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

虽然全世界都知道稀土很重要,但是稀土的生产和供应,却只是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其中我国更是控制着差不多90%的市场份额。

面对这样的局面,再加上我国今年出台的稀土管控政策,导致现在的各国对于稀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作为一个拥有丰富稀土矿产资源的印度,也想要在这一领域实现自主生产,于是砸下了700亿卢比,准备布局稀土产业。

就在最近这段时间,印度的经济事务委员会刚刚批准了一项计划,而这个计划就是专门针对稀土的。

印度政府决定将“稀土永磁体制造激励计划”的规模,从之前的2.9亿美元,上调到700亿卢比,也就是大概7.88亿美元。

那为什么是印度现在会突然开始“加码”稀土产业呢?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国在今年4月份实施的稀土管控政策。

这个政策对我国的稀土矿产,以及衍生产品实施了更加严格的出口管制,虽然在国际规则上,我们这样做是属于合法合规的。

但还是引起了全球供应链的震动,而在这场震动当中,印度是感受最深刻的国家之一,有新闻报道称,当时有一家印度的知名汽车厂商,正准备进军电动车领域。

但是由于我国突然发布的稀土管控,导致稀土的供应突然卡壳,这也让这家印度车企不得不调整自身的电动车生产计划。

而正是这突如其来的“意外”,给印度打清醒了,要知道,在印度梦的广阔蓝图里,印度可是要成为“世界工厂”的!

而且,还要搞“印度制造”,“国防自主”等,但是现在这最核心的材料——稀土却被别人攥在手里,那这印度梦还咋做下去呀,难道最后就只能是梦了吗?

这对于自诩“世界第三”的印度而言,是完全无法接受的,于是就有了这700亿卢比的“大手笔”。

根据从印度那边曝光出来的方案显示,这次的“稀土永磁体制造激励计划”可不仅仅只是“撒钱”这么简单。

而是选择“资本补贴+运营补贴”这样双管齐下的方式,目标就是在印度本土扶持出来5家左右,具有潜力的厂商。

然后,就这样“凭空”打造出来一个从核心加工,到组装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条,同时还鼓励“同步磁阻电机”这种不需要稀土的替代技术的研发。

但是稀土产业链真的就是只需要“砸钱”就能解决的吗?

其实答案很明显,在工业领域,尤其是像稀土这样的化工领域,可从来都不是靠钱就能堆出来的!

不过不得不说,印度的野心很大,但是再大的野心也得面对现实,而现实就是在印度的面前,有着三座难以逾越的“鸿沟”。

这第一道鸿沟就是印度有稀土,但没技术,很多不了解稀土的人就有一个误解,那就是稀土就是一种矿产,挖出来就能用。

但实际上稀土是17种元素的总称,而开采出来之后,还需要将这些矿石进行筛选和分离,而印度也确实是有矿。

而且印度不但有稀土矿,而且还以约690万吨的储量,位居世界第五,但是却没有一点作用,因为稀土产业真正的技术壁垒从来都不是挖矿。

而是在于挖出来该怎么去筛选,怎么去分离,最后又如何将这些元素给提纯,看着很简单吧,但是17种稀土元素混合在一起,会有多少种组合方式呢?

在不考虑其它变量,比如每次组合在一块的质量的时候,就单纯将这17种元素进行随机组合,那将会有355687428096000种不同的排列组合。

虽然现在实际上了解到的稀土元素的组合方式可能没有这么多,但是却是有可能的,而这些稀土元素的分离过程,是一个高污染、高技术、高投入的复杂的化学过程。

毕竟你挖出来了,但是却没法分离成单一的元素,那它就基本上算是“废土”,而我国是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并且付出了巨大的环保代价。

这才建立起现在这样在全球独一无二的“分离—精炼”的霸权,但是在这方面,印度几乎是一张白纸,根本不知道要如何去分离、精炼,所以说有矿也白搭。

第二道鸿沟,就是“有钱”,但是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我国现在控制着全球差不多90%左右的稀土市场份额。

而这90%靠的可不只是某一两个工厂就能做到的,而是背后有着一个庞大的、精密的、高效的、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这个产业链条当中,有着最顶尖的冶金工程师、还有着成千上万名熟练的技术工人、完善的配套化工原料,以及被规模化压缩到极致的极低成本。

但是印度的这700亿卢比,能买工厂、能买设备、能请工人,但是却买不来这完整的产业链条。

钱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催熟”一个产业的,高端的制造业是需要有人在前面“引路”的,是无数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停的“试错”积累出来的。

而印度竟然还妄想快速走完中国花了几十年才走完的路,这不就是在痴心妄想嘛!

而第三道鸿沟就是外部的合作,印度在推进国内的计划的同时,也在寻求“外援”,像印度的那个塔塔集团,现在都已经在和澳大利亚的矿商谈合作了。

他们想要绕过中国,然后从挖矿就开始建立自己的“小圈子”,但是现实却是绕来绕去,始终都绕不过中国。

于是就出现了印度为了拿到中国的稀土许可,还专门做了保证,保证自己进口的这些稀土仅用于印度国内生产和使用,不二次出口给第三个国家。

当然这第三个国家当中,也包括美国,而这一招也是在告诉印度,我们可以卖给你,帮你暂时度过难关,但是决不允许你印度变成美国打压中国的“白手套”。

而我国的这个做法,既控制了印度获取稀土元素的渠道,又非常精准的打击了印度想要“借势美国”的想法。

所以印度的这次豪掷700亿卢比,虽然从本质来看的话,属于是一次国家战略级别的计划,但是其核心却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能摆脱中国的限制。

当然也是为了在今后的大国博弈当中,不至于因为一个稀土就被我国“一巴掌拍死”。

虽然野心很大,但现实就是现实,我国的“稀土长城”,那可是靠着几十年的经验和积累,再加上无数资金 投入,这才慢慢做大做强的。

而印度不过是刚刚起步,所以对于印度来说,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长跑。

信源:新浪财经 印度拟将稀土磁铁激励计划规模扩大近三倍

信源:澎湃新闻 欲削减对特定国家进口依赖,印度计划砸700亿卢比加速建稀土产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8

标签:财经   稀土   中国   野心   实力   印度   稀土元素   我国   计划   永磁   组合   鸿沟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