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的王兴兴今天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露面了,不知道会不会给这摊水里扔个石头,激起什么浪花?
人形机器人这事儿,最近有点闷。
从高点往下走了4个多月,市场资金跟抽风似的,要么往银行钻,要么往微盘股跑。
银行股现在估值高得离谱,近10年里97%的位置都算低的;中证2000的市盈率一百四十倍,放全球看都是“异类”。
但有人盯上了人形机器人。
马斯克和黄仁勋都说过,未来这玩意儿需求能到几十亿台,每人可能有好几个。
这市场比汽车大好几倍,以后说不定能冒出万亿、十几万亿市值的公司。
现在全球有220家人形机器人公司,中国占了一半多,美国才46家。
咱们不光公司多,还是全球唯一全产业链国家,以后的头部公司大概率在中国——高盛也这么说过。
为啥说中国行?
不光是厂家多。
咱智能汽车跑在前面,人形机器人和汽车技术好多是通的。
赛力斯、小鹏这些新能源车厂,已经在捣鼓人形机器人了。
说白了,不就是把四个轮子换成两条腿嘛?
那机器人身上啥最值钱?成本占比直接决定了哪些公司能赚钱。
驱动系统是大头,占35%-50%。
里面伺服电机又占了15%-25%。
国内有家伺服电机龙头,早进了特斯拉供应链。
要是机器人市场真爆了,这公司业务得涨成啥样?
减速器是机器人“心脏”,能让电机转速降下来、力矩提上去,动作才稳当。
这部分占20%-30%。
国内有家做谐波减速器的上市公司,全球市场份额排第二,精度够硬,还跟特斯拉合作。
丝杠成本也不低,占15%左右。
秦川机床的子公司汉江机床,是国产丝杠老大。
他们做的行星滚柱丝杠已经小批量生产,精度到了P1-P0级,机器人高负载需求都能满足。
传感器是机器人的“眼睛”和“触觉”,占10%-15%。
国内有家应变式传感器生产商,做的六维力传感器能用在机器人关节力矩检测上。
机器人越聪明,越需要这些“感觉器官”。
控制器是“大脑”,占10%-15%。
兆易创新是国内MCU(微控制器)龙头,产品能给机器人控制系统当核心,稳得很。
电池是能量来源,占5%-10%。
宁德时代锂电池规模和技术都顶,机器人对能量密度要求高,它家产品能扛住。
现在问题来了:王兴兴今天露面,会不会给这行添把火?
市场资金现在在银行和微盘股之间晃悠,会不会转头盯上人形机器人?
中国人多、产业链全、技术底子厚,智能汽车又打好了基础。
以后要是满大街都是咱自己造的人形机器人,那得多“爽”?
这事儿现在还在调整期,但趋势摆这儿了。
就像当年智能手机刚出来,谁能想到现在人手一台?
人形机器人说不定就是下一个“手机级”风口。
你说,这摊水里要是真扔了石头,溅起来的浪花,能有多大?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