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系统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名中位列第四。
欧洲首座E级超级计算机JUPITER于当地时间9月5日在德国于利希超算中心正式启用。该系统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名中位列第四,其理论峰值算力超过每秒1 ExaFLOP/s。
作为欧洲首台达到E级标准的超级计算机,JUPITER的硬件架构堪称豪华。其核心计算单元由24000块英伟达Grace Hopper GH200超级芯片组成,通过InfiniBand高速网络构建起强大的"JUPITER Booster"加速系统。与此同时,基于SiPearl公司Rhea芯片的CPU集群模块作为协同计算单元,为系统提供了多样化的计算能力支持。这种异构架构设计使JUPITER既能处理传统科学计算任务,也能高效应对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需求。
在能效表现方面,JUPITER创造了新的行业标杆。于利希超算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该系统在保持1 ExaFLOP/s算力的同时,实现了每瓦特计算性能的显著优化,成为目前全球能效比最高的E级超算。更引人注目的是,其搭载的FP8精度AI计算单元可提供高达40 ExaFLOP/s的算力输出,这一指标使JUPITER在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任务中稳居世界首位。
从建设周期来看,JUPITER项目展现了惊人的推进效率。该项目自2023年12月正式启动到揭幕运行,实际建设周期不足两年。这种快速部署能力背后,是欧洲多国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协作,包括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英伟达、SiPearl等30余家单位的联合攻关。
于利希超算中心负责人表示,JUPITER的投运将为气候模拟、新材料研发、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提供前所未有的计算支持。据了解,于利希超算中心计划将25%的算力用于创新项目,其中至少5%专供商业应用,为德国企业提供十倍于现有的人工智能算力支持。初创企业可通过EuroHPC的“产业创新通道”或即将启动的于利希人工智能工厂(JAIF)申请算力。明年中期,“Jarvis”云模块将投入使用,支持从文本生成到复杂计算的人工智能应用。
截至今年6月,科研企业已开始使用JUPITER 机器测试科学计算。例如,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参与开发的Destination Earth数字孪生项目。该项目是地球系统的复制品,用于监测、模拟和预测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Hadade 团队对大气状况和天气进行了基于物理的观测,分辨率达到 9 公里以上。该团队正在利用 JUPITER来揭示引发深对流和湍流的过程。JUPITER 能够以700米或更精细的分辨率显示物理现象。
在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物理学家 Jörg Schumacher 正在通过可视化复杂的热羽流来研究对流和湍流,这种热羽流可以在云层中发现,或者在更剧烈的状态下在太阳表面发现。高度非线性的细丝、涡旋和涡流开始形成图案和结构化网络。此前,Schumacher团队在于利希超级计算增强模块JUWELS上运行了这些可视化结果,呈现出令人惊叹的细节。但目前该模块已经无法完成更大规模的任务,团队将利用JUPITER进行进一步探索。
不过,JUPITER商业化进程仍存在挑战,德国人工智能协会主席约尔格·比纳特指出,前代系统“Juwels”的算力申请流程繁琐,仅训练了小型语言模型,暴露出协调不足的问题。还有分析认为,需配套安全的数据空间以训练可信模型,否则难以满足健康、能源等领域的需求。初创企业Seedbox AI创始人丹尼斯·迪克曼呼吁简化算力申请流程,称速度比成本更关键。他与斯图加特高性能计算中心合作,为保时捷、梅赛德斯等企业训练模型,但仍感流程缓慢。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想要获取半导体产业的前沿洞见、技术速递、趋势解析,关注我们!
更新时间:2025-09-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