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仍欠外国7.3亿两白银,这笔烂账,毛主席是如何解决的

1840年,英国舰队撞破清政府国门。区区几千人,竟将清帝国击败。这是中国近代史屈辱的开端。

在1842年8月,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至此,列强侵入我国,各种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

一直到了1911年清王朝覆灭,中国仍然欠下来西方列强约7.3亿两白银。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毛主席上台后,向清政府欠下的这些债毛主席是如何解决的呢?

欠债的开端

清政府腐败无能,闭关锁国这事还要从乾隆那时说起。

本来他的父亲雍正在执政期间各方面干的都好好的,国家也有钱,百姓安居乐业,政府也一直在出力谋发展,谋建设。

可是到了他的儿子乾隆继承他爹雍正的位子后,就开始干一些不切合实际的事。比如七次南寻,想打开国外市场。这期间乾隆就挥霍了两千多万两白银,结果呢,钱就像是打水漂一样,回来的时候一文价值都没有。

这一下子,国家的国库空了,那只能想办法补充,不然各方面发展都要乱套。想来想去,那拿百姓开刀就是最好的办法,由此开启了乾隆的剥削压迫之路。

渐渐地,起义开始爆发。内部一旦陷入混乱,国家往往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一方面是大量军队的损失,一方面是经济的损失。

所以到了道光年间,英国军队轻而易举的就用炮火攻开了中国的大门。毕竟这个时候,内部战乱不断,都消耗的差不多了,又怎么可能抵住外部的攻击呢?

因此,面对着英国的炮火威胁,清政府也是无能为力,签订了《南京条约》,清政府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但毕竟中国比较大,清政府手里还是有点积蓄的,由此这笔钱可以拿的出来。

1851年1月,第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爆发了,洪秀全带领着农民攻占了多个省份。清政府派出了大量的军队去镇压,国库一时间几乎被掏空了。

镇压还是要继续着,不然清政府就完了。因此为了镇压起义者,清政府第一次向外国借钱,一共借大约12.7万两白银。

自从清政府第一次借钱尝到甜头后,就开始在借钱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了。在之后的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为了修铁路,但是资金有限,没办法了,洋务派就把目光投到国外了,主打一个借钱。

因此,除了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接近三成的外债都是借钱。一直到1911年清政府覆灭,中国欠下来西方列强约7.3亿两白银。

这其中的原因一部分是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一部分是到了清政府时期本来就不富裕了。这两者结合,造成了清政府这般不堪的模样。

还债的无力到转折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成立。这个时候的列强的态度与太平天国那个时候一样。就是你们这些闹革命的军队必须向我们妥协,不然我们不会承认你们的合法性,并且在经济上进行封锁。

在列强持续施压的条件下,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表现的淋漓尽致。没办法,没有列强的支持,就打不过清政府,因此只好向列强妥协。

1912年孙中山在《告友邦人士书》中表示:“民国政府尊重各国别的在华利益,之前清政府签订的各类条约一律不认。”

西方列强见革命军表明态度了,西方列强公使就与袁世凯相互勾结。由于袁世凯领导下的北洋政府那也是屈服在西方列强之下,因此清政府的那笔巨额债务也继承了下来。

蒋介石执政后,中国那个时候也是处于内战,为了能打过北洋军阀,同样也是需要西方列强的支持,因此这笔清政府的外债也是不敢废除。

从北洋军阀到南京政府,中国前前后后一共向日本与西方列强借了6亿两白银。

西方列强这么做的原因也是看中了潜力无穷的中国市场,但是清政府“闭关锁国”,那只好用炮火打开。

20世纪初期,西方列强在华发展尝到了甜头之后,就为了改善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互利共赢,纷纷放弃了赔款。

但是只有一个国家始终不肯赔款,还坚持索要《辛丑条约》的赔款,这个国家就是日本了。

因此,新中国成立前,这7.3亿两白银中,有一大部分债权人都是日本。

新政权才是唯一真理

新中国成林的时候,西方列强还想用那一套老招式,看看新政权下毛主席的态度,就把晚清政府签下的借条给了毛主席。

表明了要让新中国继续还这笔债务。毛主席看到这张借条后,给出了一个十分坚定的回答:“谁签订的条约,这笔钱就应该找谁去要。

也可以理解为晚清政府不能代表中国人民。新中国政府也不认清政府的这一切行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与以往不同,我们不会向侵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低头。1955年苏军撤离了旅大地区,返回到苏联境内。从此刻起,外国军队驻扎在中国领土的现象已经成为了历史。

2020年,一名美国人拿着一张泛黄的债券,要求中国支付1.6万亿的债务。据爆料称这是来自晚清时期的,这张债券可以说都成为了文物了。

他的这一行为,真不知是出于无知,还是混淆了新中国与晚清政府,确实在国际上也算是一个笑话。

任何一个不平等的条约,背后都是中国的一段沉重的历史。毛主席的这句话代表着维护主权的决心,也代表着新中国已经到来,那个欠外债的晚清政府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参考资料:应俊《俄国退还庚子赔款研究述评》、袁成毅《中国对日庚子赔款述略》、张乐天《美国退化庚子赔款余额决策始末》、苏黎明《庚子赔款的四次变故》、潘君祥《略谈我国近代史上的赔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7

标签:历史   烂账   清朝   外国   列强   清政府   中国   政府   庚子赔款   乾隆   条约   晚清   新中国   英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