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至,秋意浓,
晨起草尖露珠盈,
正是「晒秋」好时节。
晒秋,是源自农耕的传统习俗。
这一天,秋高气爽,
日光充足,不再毒辣。
南方人家晒出红椒、黄菊、玉米稻谷。
北方院落晾起南瓜、地瓜、山楂核桃。
沪上百年茶号黄隆泰的老师傅
却端出一盏茶,笑言:
「白露晒秋,不如以茶收秋。」
茶香里的晒秋智慧
当晒秋与制茶碰撞,
“晒茶”这一工艺也就应运而生。
而这“晒茶”
是茶叶制作中的一种干燥工艺,
尤其多见于
红茶、部分白茶以及普洱茶的加工过程。
其特点是通过阳光自然晒干
而非机械烘干
在晴朗天气下
适度摊晒茶叶,
去除水分的同时激发茶香,
为后续发酵奠定基础。
这一「晒茶」工艺,
既呼应了秋日晒秋的农俗智慧,
亦延续了老字号
对自然时序的敬畏与利用,
让茶味沉淀时光之美。
白露茶香里的节气密码
老茶人常言:
「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
白露饮茶,
亦有依时令而饮的讲究,
创于1918年的
上海茶叶老字号「黄隆泰」,
以经营西湖龙井闻名沪上,
就白露饮茶,他们有推荐:
白茶·高山寿眉
茶汤杏黄清澈,
滋味甘润如山间清泉
青茶·传统铁观音
秋茶香气高扬,韵味悠长
「春水秋香」之说正源于此
白露雅事
除开品茶闻香,这些习俗亦有趣:
收清露
传统中医认为白露晨露有润燥之效
吃番薯
民间认为白露食薯可免胃痛
祭禹王
太湖地区渔民祈求平安丰收
白露习俗之所以能穿越千年仍生机盎然,
正因有老字号守护
以工匠精神将时节之美凝于茶盏之中,
让现代人在一盏白露茶、一块茶糕里,
触摸到生生不息的节气智慧。
记者 / 王龑君
编辑 / 黄骞文 刘韫文
视频 / 成子锴
制图 / 蔡嵩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