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皮子糖葫芦

商家推出的“奶皮子+果干”“奶皮子卷”等产品

千层奶皮
今年冬季,一款融合内蒙古传统奶食与北方街头小吃的创新产品——奶皮子糖葫芦意外走红。这场“甜蜜风暴”在引发消费市场狂欢与原料价格剧烈波动的同时,也为地域特色农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课。
奶皮子糖葫芦的核心原料——手工奶皮子的价格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波动。在呼和浩特,奶皮子价格从每张十几元一度飙升至近30元,甚至出现“一皮难求”的局面。随着近期供应端持续发力、市场热度趋于理性,奶皮子价格已明显回落,逐步稳定在每张15至18元区间。
“前两个月根本拿不到货,拿着钱也得排队等。”赛罕区一家传统奶食店的经营者刘女士回忆道。奶皮子糖葫芦的走红,促使作为原料产地之一的内蒙古订单激增,手工作坊产能一度严重吃紧,推动价格水涨船高。
面对骤增的市场需求,本地生产商迅速响应。玉泉区一家奶制品工坊负责人许志敏告诉记者:“我们加快生产节奏,并协调多家小厂合作供货,目前供应链已基本顺畅,能满足订单需求。”这表明本土供应链在面对市场突发性需求时,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与快速响应能力。
奶皮子糖葫芦的走红,正是“地域特色+口感创新”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近年来,从奶皮子酸奶到奶皮子拿铁,奶皮子这一传统奶食品正通过各种形式完成市场培育,为其爆红奠定了基础。
当短期价格波动逐步趋缓后,市场焦点将转向如何将“网红”流量转化为持久的“品牌”价值。记者注意到,本地商家已开始行动,不再局限于单一爆品,而是围绕奶皮子推出“奶皮子+果干”“奶皮子卷”等新品,丰富产品矩阵,提升消费体验。
产业融合的趋势也在显现。回民区一家文旅融合体验店负责人透露,他们正计划将奶皮子制作过程开发成旅游体验项目,结合本地饮食文化讲解,打造深度美食之旅,实现从“卖产品”到“卖体验”的升级。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奶皮子糖葫芦引发的价格波动,揭示了地域特色食品在“破圈”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呼和浩特作为重要的奶源基地,应以此为契机,继续深挖传统美食的现代价值,推动奶皮子、奶酪等特色产品走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将因“网红”产品而引发热度,真正沉淀为驱动地方特色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从“一皮难求”到供应趋稳,奶皮子市场的这段经历,不仅是一次单品爆红的商业案例,更折射出当前消费市场对创新、健康、特色食品的旺盛需求。对于众多拥有独特物产资源的地区而言,如何讲好品牌故事、稳定供应链、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或许是这场“甜蜜风暴”带来的更深层启示。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杨彩霞 文/图)
丨编辑:张英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王伊蕾
更新时间:2025-11-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