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卖蜜雪冰城成流量生意,别因博眼球踩到规则边界

极目新闻记者 黄永进

实习生 曹亚丹 李秉坤

近期,转卖蜜雪冰城产品的现象持续引发关注。从一位湖南男子背着80斤饮品上武功山售卖的“创业故事”,到山西长治音乐节现场翻倍售价的争议摊位,蜜雪冰城的低价饮品正成为网友转卖热潮的焦点。4元柠檬水在特殊场景身价暴涨至15元,网友对两件事的态度截然不同。其背后折射出在流量经济裹挟下,不少人干着打规则擦边球的买卖。

这场热潮始于今年5月,一位博主在景区倒卖柠檬水的“战绩”意外走红,低成本、高溢价的“神话”迅速点燃效仿热情。有人视其为“低成本创业”,有人把它当作生活体验,更有人用“汗水赚钱”叙事收割流量。剥离包装可见,转卖核心是供需差牟利。当景区、音乐节等封闭场景的商品短缺,与消费者对平价饮品的需求,共同构成溢价空间。

值得警惕的是,当转卖从个体偶然行为演变为群体跟风,风险正被流量泡沫掩盖。食品安全是突出短板,多数转卖者缺乏专业储运设备,饮品易在高温下裸露、挤压,发生漏液、破损等情况,可能导致污染、变质,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风险。

人民日报5月23日发文称,创业值得鼓励,但相关风险需要关注。一旦出现问题,究竟谁来承担责任?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丽红律师指出,若转卖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如过期、变质),消费者可向实际销售者(即摊主)索赔,摊主需承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退赔责任,而商品品牌方则无需承担责任。

规则模糊地带的问题更需深思。多数转卖者未办理营业执照或临时摊位许可,违反《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关于商标的使用问题,马丽红律师表示,如果转卖者合理说明商品来源(如“本摊销售蜜雪冰城柠檬水”),未对品牌造成负面影响,一般不构成侵权;但如果转卖者仿制招牌、使用官方Logo或误导消费者认为系授权点,则可能触及商标法的红线。山西长治音乐节摊位被撤,正是监管部门对越界行为的警示。当“创业”成为规避监管的借口,“辛苦钱”成为违规的遮羞布时,市场秩序的公平性将受到实质性的损害。

更深层的担忧是品牌价值透支。蜜雪冰城以“平价亲民”立足,转卖催生的高价乱象稀释其品牌定位。为流量摆拍的“伪创业”视频,用刻意设计的艰辛制造焦虑,扭曲商业逻辑,可能误导更多人投身短期套利。

创业初心虽好,但需在规则框架内运行。转卖者应守住食品安全与法律合规底线,社会舆论也应引导创业回归本质,让真正有价值的服务与创新得到认可,如此才能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美食   边界   眼球   流量   生意   规则   柠檬水   饮品   音乐节   长治   摊位   消费者   商品   摊主   溢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