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日本东京。半导体行业的年度颁奖典礼上,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天岳先进,摘得了“半导体电子材料”类金奖。
这是该奖项设立31年来,首次由中国企业夺得这一荣誉。
摘得这项殊荣的企业,来自山东。
说到芯片,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光刻机、麒麟处理器。
但有一类芯片材料,叫做碳化硅,它耐高压、耐高温、高频特性好,性能比传统的硅材料更优秀,是制造功率器件和射频器件的关键材料。
比如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光伏逆变器、5G基站,甚至未来的AR眼镜,都要用到碳化硅器件。
和传统的硅基器件相比,碳化硅器件尺寸更小,能量损耗却能大大降低70%。
这意味着使用碳化硅器件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可以更长,充电速度可以更快,通信基站的效率可以更高。
正是因为这些优势,碳化硅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的核心材料。
天岳先进就是专门做碳化硅衬底材料的,这是芯片制造最基础的环节。
而且他们已经连续多年在全球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市场保持前三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碳化硅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着。
美国公司Wolfspeed是这方面的领头羊,他们早在1991年就推出了全球首片商用碳化硅晶圆。
中国企业在碳化硅领域起步较晚。天岳先进2010年才成立,天科合达也是2010年后才进入碳化硅产业。
那时候,国外企业已经在这个领域深耕了近20年。
但是起步晚不代表永远落后。通过政策支持和科研攻关,中国企业开始逐步突破技术壁垒。
天岳先进在2015年实现了4英寸碳化硅晶圆的量产,2019年实现了6英寸碳化硅晶圆的量产。
到了2023年,天岳先进实现了8英寸碳化硅晶圆的量产,虽然比美国Wolfspeed公司晚了8年,但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2024年天岳先进成功开发了12英寸晶圆,一举实现全球领先。
碳化硅产品过去价格昂贵,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企业的加入,改变了这一局面。
2020年时,每片6英寸碳化硅衬底的价格还要7100元,到2024年已经下跌至4200元,而且价格还在跌。
价格下降让碳化硅器件能够应用到更多领域,促进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中国碳化硅企业的崛起,彻底改变了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2024年,Wolfspeed的市场份额从60%骤降至33.7%。
到2025年5月,这家曾经全球最大的碳化硅生产企业甚至启动了破产保护程序。
不只是Wolfspeed,西方国家的其他碳化硅生产企业如意法半导体、住友电工、瑞萨电子等也暂停了对碳化硅新生产线的投资,甚至退出了碳化硅产业。
与此同时,中国的碳化硅生产企业仍在继续扩张。天岳先进、天科合达、三安光电等企业继续扩大对碳化硅的投资。
根据日本富士经济发布的报告,天岳先进2024年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22.8%,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碳化硅材料的突破,为许多新兴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比如Meta就提到,生产100万副AR眼镜需要30万片8英寸的碳化硅晶圆。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碳化硅器件已经成为提高续航里程、缩短充电时间的关键部件。
2024年,电动汽车领域已经成为碳化硅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占全球市场的73.1%。
除此之外,在光伏发电、智能电网、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碳化硅都有广泛应用前景。
随着碳化硅成本的下降,智能技术的普及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碳化硅衬底市场规模达到92亿元,较上年增长24.32%。
预计2025年全球碳化硅衬底市场规模将达到123亿元。
天岳先进崛起的背后,是中国整个碳化硅产业的蓬勃发展。
2023年中国具备6英寸碳化硅晶圆量产能力的企业就达到15家之多,6英寸碳化硅晶圆产能已经大幅超过西方国家。
中国碳化硅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终于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頭條深一度#
—END—
参考资料
1.网易新闻:《2025年中国碳化硅(SIC)行业市场分析:全球市场规模将达123亿元》
2.大众新闻:《山东天岳先进荣获半导体国际金奖》
3.星海情报局:《中国碳化硅产业是如何赶超发达国家的?》
4.搜狐新闻:《天岳先进:揭开12英寸碳化硅时代的序幕》
5.碳化硅功率半导体技术:《CREE(Wolfspeed)的垄断与衰落及国产碳化硅衬底崛起的发展启示》
6.新材网:《中国碳化硅市场深度分析:2025年进入洗牌阶段》
(小可 老A)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