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名刺客在广慈医院刺杀陶成章,光复会指认是蒋介石所派

1912年1月14日凌晨,位于上海法租界里的广慈医院迎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他们并不是要来这里看病,而是要执行刺杀任务,目标是光复会的副会长陶成章。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在医院周边进行了多天的蹲守,等彻底摸清了陶成章的日常活动后,持枪冲进了医院。

陶成章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刺客会如此猖狂冲进医院行刺,没有防备的他被刺客连开数枪,胸口中弹倒地,经过医院抢救身亡,年仅35岁。

消息一出,全国哗然,革命党人尤为忧愤,孙中山闻讯后痛心不已,公开向报界宣布,这是一起挟私复怨、擅行仇杀的血案,然后下令:

严速究缉,务令凶徒就获,明正其罪,以泄天下之愤。

背后主使人究竟是谁?

革命党内部将矛头指向沪军都督陈其美,而光复会成员更是指认具体策划这次事件和直接派遣凶手的是时任沪军第五团团长的蒋介石。

那么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么样的,如果蒋介石是策划者为何最终却逃出生天?

革命先锋

陶成章自幼家境贫寒,天资聪颖的他有着过目成诵的本事,喜好读书的他,在少年时期偶然接触到了新学,自此萌发革命思想。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陶成章深感忧虑,便决心投身军旅,立志改革封建专制制度,还民众朗朗晴天。

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后,陶成章两次潜入北京想要刺杀慈禧太后,只是他未能进入深宫之中,刺杀之事也就没了结果。

在此之后的数年里,陶成章一直在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而努力。

1904年,陶成章与蔡元培在上海创立光复会,并通过创办大通学堂培养革命骨干,当徐麟、秋瑾等人组织光复军时,陶成章被推举为五省大都督,计划在杭州武装起义。

事情败露后,徐麟、秋瑾等人先后牺牲,陶成章只得流亡日本。

1907年,陶成章在东京结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与孙中山一起共举革命大旗,但是随着革命的深入,两人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这也为他后来被刺杀,埋下了祸根。

陶孙分歧

陶成章与孙中山之间的分歧由来已久,这在革命的道路上是极为正常的现象,毕竟在清政府的围剿下,革命的力量屡次遭到打击,谁又能看到前方的路?

当时孙中山在决心上并不如陶成章大,为了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孙中山觉得有些问题是可以妥协的,但陶成章却认为丝毫不容许有任何妥协。

1909年,陶成章在东京发表《七省同盟会告示》,攻击孙中山革命的目的是为了骗取“总理”,要求开除其职务,这一建议遭到了黄兴等人的抵制。

在此之后,陶成章又多次攻击孙中山,此举让孙中山忠实的追随者陈其美很不满。

1910年2月,陶成章另立门户,率众脱离同盟会,重组光复会。

1911年11月,上海光复之后,新军向光复会投降,陶成章在吴淞积极编练新军,筹备北伐大计。

当时以孙中山为首的力量正在商议南北议和,陶成章的举动让他们认为这是在破坏议和,因此陶成章也被他们视为眼中钉。

不过孙中山自始至终都没有表露出对陶成章有意见,毕竟他的目标是推翻清政府,认为所有革命者的力量都不容忽视。

权力之争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浙江都督汤寿潜调任交通总长,浙人便打算推举陶成章为浙江都督。

陶成章虽然不肯就职,但这也让对浙江都督垂涎已久的陈其美忧心不已。

更何况如果陶成章真的北伐成功,那么孙中山这一派的势力会受到重创,当时作为同盟会中最有希望成为孙中山接班人的陈其美绝对不能容许这种情况。

于是便铤而走险,密令蒋介石指使光复会的叛徒王竹卿在广慈医院将陶成章刺杀。

不过这事在当时并没有留下什么马脚,王竹卿被抓捕归案后,很快被枪毙,虽然时人都将矛头指向了蒋介石及其背后的陈其美,光复会的成员们更是指认他们是幕后凶手。

奈何证据不足,再加上当时国内形势纷杂,此事便不了了之。

王竹卿被枪决后,蒋介石惶惶不可终日,尤其是孙中山大义凛然要求各方严查凶手,给革命者一个交代后,他更加寝食难安。

陈其美也害怕这件事情会牵连到自己,便安排蒋介石前往日本避避风头,这件事就此被慢慢淡化,逐渐被历史尘封。

只是让陈其美想不到的是四年后,他将步陶成章的后尘,同样被刺杀身亡。

参考资料:《蒋介石传》、《辛亥革命》等。

(图网,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9

标签:光复会   同盟会   蒋介石   医院   革命者   都督   浙江   刺客   凶手   分歧   清政府   历史   陶成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