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牛市的主线,是以AI应用和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股,半导体和芯片板块,作为硬核科技的代表,作为一条暗线贯穿其中,陆续轮到炒过算力芯片、存储芯片、端侧芯片、光刻机等,但聚焦度不够,整体涨幅也有限。924以来,最大涨幅为91%,远逊于人形机器人板块指数160%的最大涨幅。半导体板块指数,整体还处于一个横盘振荡格局,图形上比人型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板块的形态要好,箱体震荡时间已经持续了5-6个月,一直处于蓄势过程之中。本轮受关税冲击回踩震荡箱体下档支撑后,快速拉起来,周五已经回补掉跳空缺口,展示了极强的弹性。
半导体芯片,作为人型机器人和AI算力与应用的基础,是绕不开的硬核科技主线。随着关税战、贸易战的开打,对抗升级,脱钩断链的巨大风险可能逐步演化为现实威胁,其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逻辑得到进一步强化。市场是有记忆的,川普1.0开打的第一轮贸易战,及其随后19-21年的结构性牛市,当时市场的主线就是半导体芯片和新能源,涌现了批量的五倍股、十倍大牛股。时过境迁,经过这些年举国体制的攻坚和努力,我们的半导体芯片已经今非昔比,28纳米及以上成熟制程国产化率提升至35%,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大量出口。2024年中国芯片出口金额达1595亿美元(1.15万亿人民币)。中国成熟芯片凭借成本优势冲击国际市场,导致美国企业(如德州仪器)毛利率从55%降至38%,并加速日本、荷兰设备供应商的市场份额流失。但我们仍然需要大量进口芯片,尤其是先进制程的高端芯片,2024年中国进口芯片金额为3856亿美元(2.8万亿人民币),逆差达2261亿美元,高端芯片进口依存度仍超85%,其中主要为英伟达为代表的算力芯片、高端手机芯片、高端车用芯片等。高端和先进制程芯片的技术突破和对外依赖的降低,仍然需要时间,必须进口来解决,但一些中低端芯片,国内可以生产和进口替代的,则需要进一步减少进口,本轮关税战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
周五引爆半导体芯片板块的大涨的是原产地认定新规。半导体协会关于将原来认定原产地的封装标准,改为以流片作为认定标准。封装是芯片制造的最后一个环节,可以在美国封装,也可以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封装,比如中国、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封装。如果以封装作为认定原产地标准,那么这些美国产的芯片就会逃脱对等高进口关税的反制。采用流片地(晶圆厂)来认定,美国本土制造的芯片,出口中国时,必须缴纳目前125%的高额关税,进口成本将成倍增加。美国本土生产芯片或集成电路的厂家,包括因特尔、格芯、美光、德州仪器等。其中仅德州仪器2024年在中国区的收入就超过30亿美元。现在美国的伎俩是,高端芯片禁止或限制向中国出口,但低端成熟芯片则向中国倾销。关税战的结果,将美国本土制造的模拟芯片、射频芯片等低端芯片挡在国门之外,有利于迫使国内企业改用国产芯片,加速成熟制程芯片的全面国产替代进程。此外,美国芯片企业要绕开关税壁垒,继续保持中国市场,或许会找中国晶圆厂做代工,这也是周五港股的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大涨的原因。
无论从产业趋势、自主可控与关税反制受益逻辑,还是近期公布的芯片半导体业绩很多超预期等几个维度,芯片半导体的大级别趋势性都是可以值得期待的。因为担心大盘连续反弹后回调,本来已经大幅降低了仓位的,周五还是冲进去加了一些芯片股,包括纳芯微、华虹半导体、科创芯片ETF等,紫光国微、北方华创继续持有,端侧芯片减持了一些。其实,端侧芯片的泰凌微和炬星科技1季报业绩大超预期,并出现净利润断层,等回撤后再做切换。陶博士发文说,半导体决定国运,一点不为过,这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底层逻辑,也是大国科技战的最核心战场。现在科技战胜利的天平已经向我倾斜,其中带来的巨大红利,必定会在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股价上得到反映,芯片半导体板块的牛市也不会缺席。在人型机器人和AI算力应用步入中期调整之际,已经横盘半年之久的芯片半导体板块,很有可能扛起趋势性进攻的大旗。所以,未来几个月在大盘和机器人主线进入中期震荡调整之际,更值得操作的科技板块,非芯片半导体莫属。其中不少个股在长期平台调整后,刚开始突破创新高,技术形态很完美,不仅安全边际高,而且可以买在起跳点,例如下图的思瑞浦,就是经典的杯柄状形态突破。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