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YU7 续航实测第一!”
前阵子,雷军在多个平台转发三大汽车垂媒的测试报告,字里行间满是自豪。
易车网的测试里,小米 YU7 后驱标准版跑了 784km,比官方 CLTC 续航 835km 仅少 51km,把第二名小鹏 G6 远远甩在身后;
汽车之家更夸张,超长续航后驱版跑了 756km,续航达成率 93.9%,Max 版也有 682km,达成率 92.6%,包揽前两名。
那会儿网友评论区一片欢呼:“果然没让人失望,这续航太能打了!”“准备入手,再也不怕长途焦虑了。”
可谁也没想到,短短几周后,搜狐汽车的一篇测试报告,让小米 YU7 陷入了续航争议。
他们测的是小米 YU7 Max 版,官方 CLTC 续航 750km,搭载 101.7kWh 电池。
结果呢?在纯高速测试中,这车跑了 492km 就彻底趴窝了,续航达成率只有 65.5%,和小米宣传的 80%-90% 差了一大截。
更让人揪心的是测试细节:
那天最高气温 30℃,不算极端天气。表显续航到 483km 时突然归零,之后又勉强撑了 9 公里,等于实际续航比表显 “提前结束”;
低电量提醒也很迷:11% 的时候第一次提醒,之后到 8% 就进入 “静默期”,直到只剩 2% 才再次警示,驾驶员根本没法判断真实剩余里程;
最关键的是,表显归零后的应急续航只有 9 公里,还不到去年测试小米 SU7 时的一半,说好的 “冗余电量保障” 呢?
有读者看完测试报告,在后台留言:“这差距也太大了吧,要是跑高速突然没电,多危险啊!”
网友 @老司机阿明 也吐槽:“我之前开朋友的 YU7 Max 跑长途,总觉得表显不准,原来不是我的错觉。”
不过平心而论,小米 YU7 的充电表现还是延续了 SU7 的优势。
用 400kW 超充桩,从 0% 充满只要 37 分钟;5%-70% 这段,能以 300kW 的功率补能,14 分钟就搞定,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继续赶路。
但充电数据也暴露了个小问题:用户端实际电耗是 22.1kWh/100km,比车机显示的 20.2kWh 高了不少。
这意味着,车机显示的续航里程,可能比实际能跑的要 “乐观” 一些。
这下网友们吵翻了:
支持者说:“高速本来就费电,65.5% 的达成率在同级别里不算差了,别太苛刻。”
反对者反驳:“宣传的时候吹得天花乱坠,实际测试差距这么大,这不是误导消费者吗?”
还有人理性分析:“不同机构测试标准不一样,高速和市区路况也差很多,不能单看一个数据就下定论。”
其实啊,492km 的高速续航,在同价位车型里确实算中规中矩,应付一般的长途够用了。
可问题出在 “宣传与实际的差距”。
消费者买车时,看的就是官方数据和测评报告,要是这些信息 “掺了水”,很容易做出错误判断。
就像有位准备买车的读者说:“我本来冲着高达成率选 YU7,现在有点犹豫了,怕实际开起来不是那么回事。”
说到底,买车是件大事,不能只看单方面信息。
不同机构的测试标准不同,高速和市区的续航表现也天差地别,甚至天气、驾驶习惯都会影响最终结果。
与其纠结 “谁对谁错”,不如多找些真实车主聊聊,看看他们的实际续航;或者自己去 4S 店试驾,亲身感受一下车机显示和实际续航的差距。
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你身边有开小米 YU7 的朋友吗?他们的实际续航怎么样?评论区聊聊,给准备买车的人做个参考~
更新时间:2025-07-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