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大伯患脂肪肝,常喝玉米须水,复查时医生直呼:5点做得很好

66岁这个年纪,说实话,很多人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查出些问题,尤其像脂肪肝这种“听起来不疼不痒”的毛病,更是常见得不能再常见了。

可偏偏就是这种被忽略的状态,拖着拖着,很容易演变成真正棘手的病,比如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说句不太中听的话,真到那一步,后悔都来不及。

说回正题,脂肪肝这事其实不少人都有误解。

有的人觉得自己不喝酒,就跟脂肪肝八竿子打不着;也有人觉得自己只是吃得多了点,胖了点,哪能真叫病。

但事实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早就已经成了慢性病里的“大户”,在城市里,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体里,发病率已经突破了40%。

换句话说,每两三个60岁以上的人里,可能就有一个脂肪肝。

但也不是说得了脂肪肝就一定没救了。有研究指出,只要在早期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可以逆转的。

关键在于坚持。而坚持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那真是每一步都得靠点自觉,不能光靠医院、靠药。特别是饮食这一块,不调整几乎没可能好。

有些人其实也不是不想调理,就是没找对路子。

比如有的人就天天喝各种保健茶,想着能清肝护肝,结果三个月过去,复查发现脂肪肝不但没好,肝功能数值还升了,白瞎了那几百块的茶包。

其实,中老年人调养身体,讲的不是新潮或者花哨,而是适合自己,简单管用。

近来,关于玉米须水这个话题,在一些圈子里慢慢火了起来。

说实话,它原本是很多人扔掉不要的“废料”,也就是玉米外面那些金黄色的毛毛,谁会想到,它竟然被不少人拿来煮水喝,还说什么“消肿排湿、降脂护肝”。

有点听起来不太靠谱是吧,但仔细查了查,发现其实它背后还真有一些科学依据。

首先,从中医角度来看,玉米须性味甘平,有清肝利湿、利尿消肿的作用,这点在很多本草书籍中都有记载。

而现代研究也发现,玉米须中含有黄酮类、皂苷、多糖等活性成分,这些物质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和降脂作用。

不过光靠玉米须水肯定不够,很多人喝了几次没效果就开始说“没用”,但其实真正见效的是“生活里一整套的改变”。

举个最现实的例子,有位66岁的老人,原本体检发现中度脂肪肝,医生建议他控制饮食、减点重、增加运动,当时他也没太当回事。

可三个月后复查,脂肪肝还是中度,甚至比之前还略重了些,连转氨酶都开始往上飘。这一下子才把他吓住了,开始真正认真起来。

从那之后,他开始每天泡玉米须水喝,一天一大杯不间断,但也不仅仅是喝水那么简单,他还做了五个关键的调整。

后来再去医院复查的时候,医生看了化验单,说“变化挺大,这几个月做得确实很好”。

从原来的中度脂肪肝降到了轻度,转氨酶也回到了正常值。

关键是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白天不打盹,晚上睡得香,走路也比以前有劲。

很多人好奇,他到底都做了啥?说到底就是五个点,但每一个都不马虎。

第一是控制主食,但不是节食。

以前吃饭的时候米饭总是满满一大碗,而且还喜欢吃点面条、馒头这些高碳水的东西,结果热量堆积太快,肝脏先吃不消。

这次调整后,他把晚上的主食减到了半碗,改成粗粮和杂粮为主,比如小米、燕麦、玉米糁这些,既能提供饱腹感,又不会让血糖一下子冲上去。

很多人以为不吃主食就能减脂,但其实不吃反而容易导致身体代谢紊乱。

第二是保证每天吃够优质蛋白,这点特别重要。

脂肪肝患者很多时候肝细胞受损,需要蛋白质来修复,而不是靠节食瘦下来。

他每顿饭至少都会吃一份豆制品、鸡蛋或者鱼肉,尤其是深海鱼类,富含DHA和EPA,对肝脏非常友好。蛋白质吃对了,肝功能才能稳住。

第三是控制油脂摄入,尤其是减少动物油和反式脂肪。

以前吃炒菜特别喜欢放猪油、鸡皮不舍得扔,煎炸食品也常吃,现在这些基本戒掉了。

用的油改成了橄榄油或者菜籽油,每顿菜炒得比较清淡。

这个看起来不难,但要长期坚持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第四是坚持每天快走40分钟以上,哪怕再忙也不落下。

脂肪肝本质上是代谢紊乱,运动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还能帮助肝脏代谢掉多余脂肪。

快走这件事不用器械,也不用花钱,只要人不偷懒,基本上都能做到。有人问为啥不是慢走?

慢走其实也行,但快走强度更合适,心率稍微提高一点点,燃脂效果会更好。

第五点,就是心理调整,不焦虑,不急于求成。

他刚开始的时候也担心脂肪肝恶化,每天翻来覆去睡不好,后来医生跟他说,“别想着一天变好,一点点来”,他才慢慢放下心。

压力大会让身体皮质醇升高,对肝脏恢复反而不利。每天保持稳定作息、适当午休、晚上少熬夜,这些细节说出来简单,但能做好的不多。

再说回玉米须水,其实它不是药,作用也不是立竿见影那种神效。

但它作为一种天然利尿降脂辅助品,长期坚持下来,确实有助于肝脏减轻负担,特别是对于水肿体质、脂肪代谢偏慢的人来说。

取一小撮干净的玉米须,洗净后用沸水冲泡或小火煮十分钟,早晚分两次喝,坚持个把月后,再结合前面那几点生活方式的调整,大多数人会看到变化的。

总的来说,不管是哪种方式,关键不在于喝了什么水、吃了什么补品,而是有没有把整个生活节奏重新拉回来。

脂肪肝本质上是生活方式病,治得好不好,不在于医生开了什么药,而在于自己愿不愿意从根儿上改变。

如果只是想着靠一个偏方就一劳永逸,那基本上都是在浪费时间。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陈冯梅,许晓敏,李莉蓉,等.7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肥胖和代谢健康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44(2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3

标签:养生   玉米须   大伯   脂肪肝   医生   肝脏   脂肪   主食   生活方式   转氨酶   发现   都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